高中学生课外开展生物再探究活动的研究
2012-12-29徐守跃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2年11期
一、高中学生课外开展生物再探究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其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中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上。课外再探究学习的本质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体现出其主体性,并且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学习而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或者指导。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这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传授———接受”学习方式向再探究学习方式转变,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其主体性,从而落实主体教育思想。
2.优化生物课外教学
在生物课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再探究学习,并适时地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原本单调、枯燥乏味的课外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优化生物课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探究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
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是基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种学习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其主要实施步骤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观察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提出相关观点→教师给予适当评价,这种方式多见于课外实验教学或者具有探究性的理论课教学中。
二、高中学生课外开展生物再探究的具体实施方法
1.再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如,在探究性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中,教师给出探究课题之后其余的环节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学生首先需要根据课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探究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有没有探究价值,能不能通过探究找到答案,其次再针对问题做出假设,提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然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和其他的探究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检验自己的bo9VXr7lo9I6t/JoCyUw5yki4/AEWAr/kI07oWxCvjc=实验结论是否正确。从以上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一定程度上都用到了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
2.组织实施探究式教学
探究有不同的程度,有的探究全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有的探究只有部分由学生完成。在组织实施方面,由于目前班级人数多,课时有限,全程探究延续的时间较长,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它对于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一学段中要有计划地选择1~2个合适的内容开展全程性探究性学习,要想办法通过分组、由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做小老师等方式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部分探究一般可在课堂上完成,然而即使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探究实验,也只有精心地组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高中学生课外开展生物再探究的思考
课外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全有可能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因此,课外开展科学探究要以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为重点。引导学生在不懈追求探究结果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在体验中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学会坚持不懈,享受取得成果时的成就感,增添自信,最终在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上得到提升,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学实验一般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对学生来说,由于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相比较易操作和执行,因此,在此种实验课型中,可以采用“指导———再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实施。但是在探究性实验课型中,此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或探究性学习,自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由于观念和条件的限制,对于探究式教学是否有必要开展及如何开展,教师一直存有疑问和争论。以上通过采取相应的实施方法,可以看出高中学生课外开展生物再探究活动对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是非常有帮助的,生物教师要掌握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更加自主。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汇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