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非感染性发热中的应用

2012-12-29周刚鑫韩雪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23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感染性

周刚鑫 韩雪贞

河南襄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襄城 461700

发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症状,有报道占91.7%[1],约30%病人为低热,多数病人病程中可达中高热。虽然原因复杂,但绝大部分是非感染性,少数为发病后感染或出血本身为感染性疾病所致,发热本身可加重病人头痛,影响食欲,还可因头痛烦躁而诱发再出血。处理好发热,重点是中高热,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段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03—2012-03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有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经CT或脑脊液检查证实,外伤或脑实质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除外。共172例,年龄17~86岁,平均56.8岁;男88例,女84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75例,Ⅲ级51例,Ⅳ级23例,Ⅴ级6例;入院当日发热11例,2~4d开始发热138例,149例伴发热症状的病例中剔除有明显感染,严重心、肾疾病,癫史,精神病,应激性溃疡伴呕血、黑便,空腹血糖≥16.5mmoL者,Hunt-Hess分级Ⅴ级者。入院前4d有2次体温≥38℃的病人为观察对象,共89例。

1.2 方法 按随机化原理将89例病人分为2组,常规组50例,治疗组49例。常规治疗组:绝对卧床4~6周,降低颅内压、镇静、保持大小便通畅、应用抗纤溶止血药物,血压、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头痛剧烈影响睡眠者在48h后给予脑脊液置换,常规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体温≥38.5℃者给予药物降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上述处理体温仍≥39℃时临时给予地塞米松10mg 1次。治疗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处,第5天应用地塞米松5mg静滴,每天上午1次,连续用7d,停止应用2d后对发热、头痛、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进行统计,出院时统计病死率。

2 结果

体温为腋温。头痛分级:(1)轻度:有头痛症状,不影响休息,不服镇痛药能忍受;(2)中度:常需用镇痛药才能平静、正常入睡;(3)重度:因疼痛夜间睡眠受到影响,即使应用镇静止痛药物有时也不能坚持者。结果见表1、2。

表1 停用地塞米松2d后的体温与头痛情况 [n(%)]

表2 2组并发症及预后比较 [n(%)]

3 讨论

地塞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除有抗炎、促进出血吸收、降低颅内压作用外,且有持久的退热作用。SAH病人在中等剂量短期应用后,对发热、头痛有明显缓解作用,在应用同时对血压、血糖、精神病、癫、消化性溃疡、潜在感染的激活、骨质疏松等有不利影响,故在选择病例时一定注意上述问题,谨慎使用。本组病例短时间中等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对发热、头痛有明显治疗作用,对于危及生命的再出血、医院感染、脑梗死、病死率均无明显影响,故只能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曹军等[2]认为再出血预防除绝对卧床4~6周外,止痛、镇静、应用抗纤溶止血药,避免脑压增高,有手术指征时及早手术。柴辉[3]在治疗中应用足量的止痛镇静剂以减少再出血发生。头痛、非感染性发热与SAH出血量、颅内压呈正相关[1]。故在治疗中,头痛发热明显者及早做脑脊液置换或侧脑室引流术。适量补充氯化钠,积极预防低钠血症,不能进食者10~15g/d,本组病例未见低血压情况,也未发现进一步加重的消化道出血。故地塞米松短期应用对缓解发热、头痛效果明显。

[1]张爱萍 .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热的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5(1):213-214.

[2]曹军,常文广,吴景录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2):36-37.

[3]柴辉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65-91.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