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2012-12-29刘桂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23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量表研究组

刘桂玲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商丘 476000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变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震颤性麻痹、运动障碍和肌肉僵直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帕金森病患者超过300万,其中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7%[1]。患者患病后需长期服药治疗,尚无根治的方法,同时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和抑郁发作,抑郁可能促发或加重患者的认知障碍,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达51.7%[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给予全面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01—2011-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4]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5~75岁,平均(65.7±5.6)岁;病程8个月~10a,平均(5.7±1.2)年;学历: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16例,高中8例,大专及以上4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63.8±5.8)岁;病程8个月~10a,平均(5.8±1.3)年;学历:小学及以下13例,初中15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5例。所有入选患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疗程3个月。

1.2.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加之自身疾病情况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恐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逐一解答,最大限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疑虑,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信心和快乐的心情是治疗成功的前提。认真解答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聆听患者的需求并给予帮助。

1.2.2 饮食指导:帕金森病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身体各项功能逐步退化。因此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营养搭配。应增加食物中维生素、纤维素的含量,适当食用蛋白质,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0.8g/kg体质量以下[5]。多吃蔬菜、水果、燕麦、玉米、谷类、豆类等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消化,防止便秘。饮食应尽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食物。早餐和午餐适当食用脂肪饮食,晚餐食用蛋白饮食,可以避免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与左旋多巴竞争入脑,降低治疗效果。每天建议摄入2 000mL水。

1.2.3 健康教育:患者知识匮乏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入院后应适当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发放小册子进行健康宣传,也可以开展讲座、播放录像、与患者交谈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整体认识。

1.2.4 用药指导:入院期间每天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服用药物,仔细交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认真观察、记录,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1.2.5 康复指导:康复指导是治疗的重要部分,也是影响患者康复情况的关键之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并根据计划实行,包括松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日常活动训练、步态训练等。每日按计划进行,避免过度劳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计划,持之以恒。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应用HAMD、SDS、SES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抑郁症状疗效评定:(1)痊愈:减分率≥90%;(2)显效:减分率60%~89%;(3)好转:减分率30%~59%;(4)无效:减分率30%以内。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处理,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有效率65.0%(26/4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 HAMD、SDS得分均有所下降,SES得分有所升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 HAMD、SDS、SE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2组HAMD、SDS、SE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结果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脑神经黑质变性,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进而发生肌肉运动障碍[6]。其病程呈慢性进展,致残率较高,患者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治疗,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会出现以运动迟缓为主要特点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出现流涎、淡漠、语言障碍等,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因此对治疗会逐渐丧失信心,出现自卑、悲观、消极的心理,甚至产生抑郁,影响治疗效果[7]。本组中80例帕金森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经HAMD量表测量得分均>20分,表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

由于帕金森病持续病变的特点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认识治疗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本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疗程3个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逐一解答,最大限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情况制定详细的全面护理计划和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计划实行,包括松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日常活动训练、步态训练等。每日按计划进行,避免过度劳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计划。经过全面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65.0%,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HAMD、SDS得分均有所下降,SES得分有所升高,研究组HAMD、SDS、SE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因此,笔者认为,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心理、饮食、用药、康复等全面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史玉全,周孝达 .实用神经病学[M].4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7-635.

[2]梁炜,张红梅,张红云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血小板与5-羟色胺浓度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7):50-51.

[3]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8:25.

[4]刘思雯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5):391-393.

[5]曹卫国,桑燕,王培芝,等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32(18):2 617.

[6]秦朝晖,陈彪,张丽燕,等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8):514-519.

[7]刘川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00-101.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量表研究组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