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2-12-29朱野
朱 野
江苏泗阳县人民医院 泗阳 223700
本研究收集2010-10-2012-03我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2例临床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找出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尽早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10-2012-03我院住院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起病至住院48h内的各项指标,以2周时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为评估指标。全部病例经CT证实,均为基底节区出血。
1.2 自变量 尽可能的全面反映患者情况,共有15项指标纳入研究,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入院时的意识状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入院48h的最高体温,48h内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糖、肌酐、尿酸、白蛋白、纤维蛋白原。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其中的偏态分布数据,其均数的比较使用非参数检验,显著性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2例,早期死亡16例,生存56例,病死率 22.22%(16/72)。平均 年龄(56.85±12.31)岁,最小28岁,最大84岁,早期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60.04±12.24)岁,生存患者的平均年龄(54.19±12.73)岁,其中<60岁42例(58.33%),≥60岁30例(41.67%),死亡组中≥60岁9例(56.25%),生存组≥60岁21例(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P<0.05)。
男46例(63.64%),女26例 (36.36%),男女比1.77∶1,早期死亡患者中男9例,女7例,生存患者中男37例,女19例,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3,P>0.05)。
患者平均出血量(34.62±25.18)mL,死亡组平均出血量(45.91±22.91)mL,生存组平均出血量(31.49±22.89)mL,36例(64.26%)破入脑室,其中死亡组9例(56.25%),生存组27例(48.21%)。2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P<0.05)。
起病时既有意识障碍31例(43.05%),早期死亡患者中14例,生存组17例,2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P<0.05)。见表1。
入院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8例,其中死亡组手术11例,平均收缩压(170.67±28.20)mmHg,舒张压(97.67±16.46)mmHg,白细胞计数(12.95±14.38)×109/L,尿酸(78.24±62.62)μmol/L,纤维蛋白原(310.32±101.73)mg/dL,白蛋白(48±5.52)g/L。
2.2 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单因素分析 将15个主要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7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年龄(P=0.035)、出血量(P=0.006)、意识状态(P=0.028)、白细胞计数(P=0043)、血糖(P=0.042)、尿酸(P=0.020)、纤维蛋白原(P=0.047)、血清白蛋白(P=0.014)。
和智障小男孩相比,我无疑是不幸的。之所以说我不幸,是因为没有生在省城,又在异物不慎掉到气管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遇到蒋利学。就这样,我在无奈地等待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良机。
2.3 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P=0.047)、入院时有意识障碍(P=0.026)、出血量大(P=0.024)、低蛋白血症(P=0.044)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2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表3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年龄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0岁以下病死率低,60岁以上的病死率高达30%。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各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耐受力下降,容易引起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有关。
3.2 性别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工作压力大有一定的联系。大多数男性有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过度劳累、高脂饮食、社会活动多、压力大、更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脑出血,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不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3.3 出血量 资料显示脑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破入脑室>20mL则预后不良,破入脑室系统范围越大,预后越差[2],主要与脑室出血直接影响了脑脊液循环,使颅内压增高,易形成脑疝有关。但是本研究未表明这一点,可能与血液破入脑室减轻血肿本身对脑组织的压迫以及患者术后反复行腰椎穿刺术引流血性脑脊液有关。
3.4 发病时意识状态 本研究显示起病时是否出现与患者的病死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早期出现意识障碍,预后差。意识水平可以反映大脑功能的损害程度,是推断近期预后的关键因素。患者越早出现意识障碍,说明脑损害越严重,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3.5 血压 有研究[3]指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急性期24h内血压水平,认为24h血压下降斜率是预示脑出血死亡的预测因子。资料显示血压的升高与再出血、血肿扩大和预后有关,40%的病人在发病24 h内血肿扩大,收缩压在24h内缓慢下降至160~180mm-Hg或下降20%左右可降低再出血的危险,预防进一步血管损伤和早期死亡。
3.6 白细胞计数 国内资料显示入院24h内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9个/L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在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时提示此项指标有意义,但是在多因素分析时未体现出区别,可能与早期抗生素的应用、物理降温等有效干预措施有关,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3.7 血糖 有报道认为入院时高血糖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死亡及致残的危险因素[4],但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并没有发现这种独立相关性,可能与对血糖的重视和尽早干预有关。
3.8 尿酸和肌酐 尿酸和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如果入量不足或者严重脱水损害肾功能就会升高,从一个侧面反应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3.9 纤维蛋白原 影像学动态监测发现,许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内仍存在活动性出血,凝血机制异常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远高于凝血功能正常者,因为脑组织富含凝血酶原激活因子—组织因子,在颅脑受损后可大量释放脑出血后3h内凝血系统被激活,其程度与出血量相关,当凝血酶生成不足时血肿易扩大,因此纤维蛋白原做为评估凝血功能的一项指标,可以提示颅内再出血的可能性。
3.10 血清白蛋白 研究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认为低蛋白血症可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大量液体潴留于组织间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导致颅内出血灶周围组织和重要器官灌注下降,从而影响预后,另外,白蛋白下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机会增加,加重病情。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注重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监测,如降低则应尽早纠正。
白细胞计数、血糖、尿酸等在单因素分析时有意义而在多因素分析时无意义,可能是因为它们与其他有意义的因素存在共线性,它们的作用被其他有意义的因素掩盖。
综合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早期生命预后与诸多因素有关,各个危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对确定的、可改变的因素尽早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降低病死率。
[1]魏丽玲,林昆,吴育彬,等 .急性脑出血死亡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3(4):142.
[2]刘艳,高励,张凯,等 .脑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CT与预后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8(5):289-292.
[3]陈黔妹,周翠萍,夏一鲁,等 .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1):59-61.
[4]刘运海,奉俊敏,杨期东,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的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4,11(6):36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