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体系结构的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研究
2012-12-28翟洲燕王兴中
翟洲燕 王兴中
摘要: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的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社区资源的可获性研究已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社区体系结构原理,融合以往关于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研究成果,探索性地总结出社区资源可获性的评价原理以及社区资源可获性相关的评价原则、内容、方法和指标体系。
关键词:社区体系结构原理;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和谐社区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社区资源可获性通过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与“参与”,增加社区主体间相互交往与互动的机会与需求,促进了各种社会网络的形成和社会资本的充分利用,代替传统型邻里交往而实现社区整合功能,进而推动了社区的良性发展,是人本空间公正性的集中体现。城市社会地理学核心观点认为: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的实质是对城市生活行为(对应空间)资源的获取过程,但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获取城市生活行为资源的机会制约和能力制约因素,决定了居民城市生活质量的不平等性特征与城市邻里区、社区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性特征。
1 社区资源可获性研究进展
霍华德1898年提出籽“田园城市”作为城市与乡村居民共同生活的社区,城市资源和乡村资源可以为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集体共享,可以理解为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是最早“广义”的社区资源可获性的体现。随后的邻里单元理论、《雅典宪章》和苏联的“小区”理论等也都提出了包含“社区资源可获性”的规划理念;60年代后,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理论研究重点由微观社区层面逐步深入到居民的社区生活空间质量层面,城市规划和住房设计的重要目标则是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行为对“社区资源”的可获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的空间问题集中到社会空间方面;对社会公平、空间公正的关注与研究成为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其中,社会学从社会公平角度开创了对社会资源的剥夺研究,而地理学则从空间公正角度研究空间剥夺现象。不管是社会学的社会公平研究还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空间公正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对于城市社会地理学而言,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研究已从区域层次深入到城市系统,从而更进一步延伸到城市社区空间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社区环境质量从日常生活空间的角度通过近十年的研究认为:要提高城市社区或邻里区的生活空间质量,就要从提高社区资源可获性入手,目前,国外对不同类型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社区公共空间、社区交通以及社区康体设施的公正性以及社区规划方面的管治公正性。社区资源可获性主要通过社区资源剥夺水平来反映,它可衡量社区生活环境空间是否公正。
社区资源层次的空间剥夺研究主要是从全面衡量城市社区体系的生活空间质量以及对应的社区资源可获性的水平。进而,通过社区规划的资源的配置,达到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质量及城市社区体系的空间不公正现象。目前针对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外城市社会地理学关于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以及健康生活空间的研究前沿之一,而基于社区资源剥夺水平进行社区资源的可获性评价也随之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国内在《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一书中对社区资源可获性做了开创性研究工作,提出并建立了适应中国城市社区资源环境质量的CRAI-GIS评价模式,建立了空间公正理念下城市社区体系的社区资源配置原理。
2 社区体系结构原理
城市生活空间单元及其构成由两大类型组成,即:社会区域构成体系与社会场所构成体系。前者可认知城市特征区域构成,后者可解释区域特征内容。社区资源可获性是社会场所构成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故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原理是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区域是居住分离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空间特征,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空间演化。从解构城市社会居住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规律角度,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居住分离与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的对偶空间结构关系:
(1)前工业化阶段,西方城市的社会居住空间结构是以社会隔离为特征的,形成以社会阶层隔离为主的城市社会区域圈层结构;
(2)工业化时代,由于贫富差距加大,社区阶层多样化产生进一步的细分与聚集,在以前城市社会区域圈层结构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社会区域圈层分离出很多有隔离实体的社会区域,表现为社区类型化;
(3)随着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与更新,城市众多社会因素进一步分化与分离以及人们选择住宅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行为机制变化,在社区类型化的基础上,社区置换或过滤的加快,使原有工薪阶层的社区向“富”或“贫”社区转化,逐渐趋向于形成多样化、阶层类型化的城市居住社区体系。
国外案例研究结论认为,家庭居住的选择主要根据他们的生命周期对房屋的需求(动机)引发、据自己的收入(形成的经济地位)阶层,寻找对应的住房类型与邻里区(或社区)。城市居住分区可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并与城市经济一社会功能区拟有对应关系(表1)。
不同富裕社区(或邻里区)在空间表现上除住宅质量差异以外,其环境构成也有差异,表现在社区资源(体系)提供的机会结构上,这种机会结构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社区资源的可获性水平,进而导致居民健康与健全生活水平的结构差异。因此,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原理是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的核心理念,必须在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资源的可获性评价,衡量不同“富裕程度”居民能否获得健康与健全的生活。
3 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原理
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客观性)剥夺水平原理和机会结构原理的总结认知,从城市社会地理学角度,将社区资源可获性定义为:社区资源可获性是研究不同阶层化社区内是否配置对应等级的社区资源类型,及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程度。
3.1 评价原理
秉持“新人本主义”以社会平等-空间公正、社会价值保护-空间尊严、行为自由-社会空间可进入的普适性发展观,遵循“社区资源可接近性的均等机会”和“城市与社区类型生活场所人本性”的社区资源与社区体系布局理念,以城市社会居住体系结构和居民行为空间结构的社会阶层化为核心,评价城市日常居住社区体系与社区资源类型体系的对偶关系,并衡量社区居民对社区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程度。
3.2 评价原则
(1)人本主义原则
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满足各阶层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对社区资源的需求,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适居生活环境。
(2)公众参与原则
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是对涵盖社区大多数人群对社区资源的利用水平,只有社区居民才是社区资源的实际使用者和受益人,因此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有效。
(3)综合评价原则
立足于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综合运用实证方法和行为方法,反映出不同阶层社区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生活服务设施存在的关键性需求和主要问题,为社区资源的空间配置提供明确的规划方向。
3.3 评价要素
(1)数量评价:
它是最基本的评价要素之一,考察社区生活服务设施体系是否完整、设施的数目能否与涵盖社区大多数人群日常生活行为对设施的需求量相匹配,是居民能否获取健康与健全的生活行为的关键。
(2)质量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区阶层化下,趋向于形成社区空间体系与社区资源的对偶配置发展规律,即:不同等级的社区总是与对应等级的场所耦合。该要素评价主要是考察社区内社区资源的质量与不同阶层社区的耦合关系。
(3)时空评价:
该要素主要是考察社区资源的区位在时空上是否对社区居民具有“物质空间可达性”和“社会空间的可达性”。前者主要是指实地距离,也可用可接近距离来表示;而后者则指经济距离(收入差异),因社区而异,很难选择具体的定量指标。本文主要考察社区资源的可接近距离。
(4)居民满意度评价
该要素主要在以上三要素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行为方法,对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绩效进行感知评价,包括社区居民在使用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整体满意程度,更加体现评价原理的人本性特征。
3.4 评价内容
基于社区资源可获性原理,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综合评价原则,衡量不同阶层化社区内居民(主要以“有小孩的父母及其照料者”家庭人群为主)对日常生活环境(居住邻里区(或社区))中影响与构成居民健康与健全生活行为的6大类32小类社区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程度。并将感知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选取数量、质量、时空、居民满意度四方面进行可获性评价,通过构建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空间量化,运用CRAI-GIS方法和SPSS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得出社区资源可获性地图。
3.5 评价方法
(1)社区资源可获性指数(CRAI)的GIS方法
CRAI的GIS方法基于能扩展对社区资源各要素进行更细微范围的调查,其网络与应用技术分析的可靠性,使对社区资源可获性指数(CRAI)定性定量的刻画更加完善。在此方面形成了三种常用的方法:
①可获性的同等机会测度法
这种方法是在居民有同等机会使用交通工具的假设条件下,认为所有社区资源对居民具有相等的距离和行进接近时间,用社区资源数量多少来探测可获性。这种方法仅能表面揭示社区间环境质量的可比性效果。
②可获性的“时-空”测度法
该方法用居民使用社区设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约束程度来度量“可获性”。此方法仅能判认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空间变化。
③综合的GIS方法
该方法首先对“可获性”定义为:距离每个网区中心最大范围内的生活、服务类设施种类与数量(与质量)的量化总和。这种方法综合了“可获性的同等机会测度法”与“可获性的时一空测度法”的长处,更具可操作性与说服力。
(2)行为方法
以人的内在行为通过外在行为来表现的行为原理为出发点,通过行为地理调查法进行的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又称感知评价。主要有行为图示调查法、行为语言描述法,一些难以描述的非宏观性社会因素均可以用认知因素表示并将其量化。
3.6 评价指标体系
在确定了6大类32小类社区资源后,通过设施的质量、可接近距离、资源选取标准和权重建立案例研究区域评价社区居民生活服务设施可获性的指标体系。(见表2)
3.7 操作方法
(1)建立指标数据库
使用Arcview GIS 3.2软件,应用地理编码将地图坐标和社区资源的位置对应起来,设置地图投影为等距投影,建立研究区域社区资源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运用Arcview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和网络分析模块进行计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对研究区域划分网区。在每一个网区中心临近的公路上设置一个点,作为该网区沿路出口的距离区点;
②每个网区周围要有由公共交通线“路线体系”并围合成的“服务区域”;
③辨别和分别计算每个服务区域的社区资源;
④对不同类型社区资源的量化,应在其对应可接近距离范围内进行数量统计。
这些程序中产生的数据作为文本文件输出,使用SPSS来进行统计分析。
(2)GIS中输出的数据处理
①为了计算每个网区的CRAI分值,对每个指标首先要计算出其网区标准值,通过赋值于相关的距离、质量、权重进行计算,然后对每个指标分值相加就产生一个区域可进入性分值;
②对一级要素分值标准化后,产生了一个0-5之间的分值,然后相加。计算出的网区总分值是判断该网区和研究区域其它网区相比较是资源丰富社区还是资源贫乏社区的标准;
③结果:得出社区资源剥夺模式图
据GIS计算出的数据可作出所研究区域通过社区资源可获性地图,也可称社区资源空间剥夺模式。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社区体系结构原理,融合社区资源可获性的相关理论,探索性的总结出社区资源可获性的评价原理以及评价原则、内容、方法和指标体系,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针对目前阶层化社区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社区资源空间剥夺模式,社区资源可获性评价为社区资源社会公正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1)坚持社区资源配置的空间耦合原则,即不同类型的社区应有对应类型的社区资源,进行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居民认知型的质量的需求差异性、阶层需求性和生活方式的价值性,积极营造具有适居性、舒适性和灵活性的社区生活空间。
(2)坚持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的原则,进行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公平”的空间规划途径,实现不同特征的居民有权利并有条件实现各自不同的正当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或依赖群体,都能够实现对社区空间环境资源、场所服务设施的共同享用、占用和参与。
(3)坚持社区文化生态可持续原则和地方化原则,进行社区资源的差异配置。充分考虑不同社区的差异性,包括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社区营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