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进展

2012-12-23张晨阳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4期
关键词:高钠血症血钠渗透压

张晨阳

海军总医院干部综合科,北京 100048

脑血管病是影响当前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越来越多。重症脑血管病可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高渗血症就是其中并发症之一,患者病死率高达40%~60%。当血浆渗透压超过310 mmol/L时,高渗血症发生[1]。对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进行护理监测,可以准确掌握其体内有效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2-3]。为了探讨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疗效,我院选取30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监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老年患者30例,年龄52~74岁,平均(64.1±10.5)岁,其中,男19例,女11例。脑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梗死9例,其中12例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17例患者体温大于39度,所有患者血浆渗透压均大于310 mmol/L,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都没有肝肾病史。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经头部CT或者MRI确诊为重症脑血管病,排除病前高渗血症患者。

1.2 方法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加入装有肝素的抗凝管内,设定3 000 r/min离心10 min,然后吸取10μL上清液,使用5520型蒸汽渗透压仪(美国WESCOR公司生产)测定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使用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贝克曼公司生产)测定患者血钠、血钾、血尿素氮,使用三诺血糖仪(日本三诺公司生产)测定患者血糖。

1.3 护理监测

护理监测主要内容包括:①电解质监测。电解质主要指机体的血钠、血钾、血糖,每天2~4 h要对患者进行各项电解质监测,准确计算其体内的渗透压,记录患者体内液体出入量,必要时需要监测血尿素氮,保持患者排尿大于100 mL/h。患者血糖平稳后8~10 h监测1次即可,但需要准确掌控患者的胰岛素用量。避免由于患者温度高或过度通气造成其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而造成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发生。由于血钠每上升1 mmol/L,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将上升2 mmol/L,血钠浓度过高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当血钾含量小于4.1 mmol/L且患者还有尿时,需要为患者进行及时补液补钾,对于无尿或高钾的患者不需补钾,控制总量在24 h内不超过200 mmol。②病情观察。详细记录患者呼吸、脉搏、尿量、意识、血压、瞳孔、皮肤弹性等的变化情况,掌握患者24 h的液体出入量,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如果患者神情恍惚、失常、心情烦躁、产生幻觉,且伴有失水发生,失水达到体重15%时,患者会发生昏迷,出现明显的脱水症和低颅内压症,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③补液。为患者补液是降低其血液渗透压的主要措施之一,补液的同时要严密关注患者机体各类电解质的变化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更适合于老年人。持续静滴可以保证患者用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血浆渗透压,严格控制好补液的流速和补液量。使用脱水药物时,控制流速为5~10 mL/min即可,总量为125~250 mL。患者皮肤的穿刺点要注意观察,尽量避免组织水肿的发生。输液速度要均匀且不能太快,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间隔时间不能小于2 h,鼻饲泵持续泵入的患者,要控制1/3的鼻饲补充总液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血浆生化指标比较

所有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血浆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浆渗透压、血钠、血糖、血尿素氮均明显降低,而血钾明显增加,与护理监测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血浆生化指标比较(±s,mmol/L)

表1 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血浆生化指标比较(±s,mmol/L)

时间 例数 血浆渗透压 血钠 血钾 血糖 血尿素氮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30 30 329.8±17.6 301.3±10.5 4.382 0.041 147.9±8.0 138.2±5.4 4.075 0.046 4.1±0.6 4.9±0.7 6.439 0.016 8.7±2.5 7.9±1.8 5.983 0.020 9.6±3.1 7.4±2.3 6.745 0.014

2.2 所有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后住院病死率比较

30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中,8例患者护理监测干预不成功,血浆渗透压尚未降至正常水平就死亡了,住院病死率为100.0%,死亡原因:严重脑损伤患者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例,心脏停搏患者1例。22例患者护理监测干预成功,血浆渗透压降至正常水平,5例死亡,住院病死率为22.7%。死亡原因:严重脑损伤患者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3例,与护理监测干预不成功住院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4.266,P=0)。

3 讨论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钠和高血糖[4]。高血糖可以使患者的血浆渗透压明显增加,渗透性利尿的效果明显。通过监控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保持机体血糖和渗透压的正常运转,严密关注机体的液体出入量,尽量保持尿量大于100 mL/h,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高血钠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形式,过度通气或高热等均可使患者机体水分大量丢失,造成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有时大量的药物使用也可造成患者脱尿或利尿,降低了机体颅内压而发生渗透性利尿,进而发生高钠血症,患者机体渗透压感受器不敏感,导致机体功能大幅下降,也可引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会使得患者血浆渗透压大幅增加而危及生命。血钾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过低时需要进行补液和补钾,但24 h内不可超过200 mmol,相当于15 g氯化钾[5]。心电监护也是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内容之一[6-7]。重度患者的脑细胞脱水极其严重,常伴有脑组织充血和神经细胞的裂解,心电表现异常[8]。

本次研究表明,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浆渗透压、血钠、血糖、血尿素氮均明显降低,而血钾明显增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提高了治愈的几率。降低患者血黏度并改善脑灌注状况,补充体液是关键环节,可以防止脑水肿或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要及时更换穿刺位置,同时使用药物局部湿敷,尽量避免患者的局部组织坏死。护理监测干预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说明患者血浆渗透压是住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原因在于机体细胞脱水皱缩后,功能发生了障碍,使得脑桥静脉受到了破坏,造成局部脑出血的发生而威胁了患者的生命。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重点在于及时严密关注患者病情,积极准确补充其所需的体液,做好应用脱水剂的各项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出院指导。综上所述,对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进而改善患者重症脑血管病病情,降低了住院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

[2]刘芳,韩莹,刚婷婷.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46-348.

[3]邱玉萍.重症脑血管意外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J].医学信息,2010,7(1):1822-1823.

[4]谈新跃.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6):497-498.

[5]胡仙琴,项灵斐.脑卒中并发高渗性昏迷17例的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7(4):223.

[6]李媛,于霞,崔永志.脑血管病病人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6,23(12):25-26.

[7]刘艳云.重症脑血管病50例院前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59-60.

[8]何惠美,刘文青.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914-1915.

猜你喜欢

高钠血症血钠渗透压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内分泌科病房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化基本概念为源头活水
——2017年渗透压相关高考真题赏析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ICU内高钠血症的发病成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蜂蜜中耐高渗透压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