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情感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012-12-18杨磊

新闻爱好者 2012年7期

  【摘要】电视情感节目是近几年较受欢迎的节目,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和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均为2010年开播,自开播至今收视率和口碑都不错。笔者选取这两个节目的主持人为研究视点,分析在此类电视情感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影响力和角色介入的尺度是客观呈现还是主观掌控,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否区别于其他节目而产生变化。同时试图分析性别差异使主持人角色定位的不同,以期对同类节目做出借鉴。
  【关键词】情感节目;主持人;角色介入
  
  近年来,各省的卫视频道纷纷推出自己的情感节目,其中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和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均为2010年开播,《爱情保卫战》的男主持人赵川,对情感节目整体把握较有经验,语言犀利、有锋芒,对话引导恰到好处;《幸福魔方》的女主持人陈蓉,温婉优雅,情感与理智并重,总能适时地以情动人,节奏掌控良好。所以,笔者选取这两位节目主持人为研究视点,分析在此类电视情感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影响力和角色介入的尺度,同时试图分析性别差异使主持人角色定位产生的不同。
  一、电视情感节目的特殊效果
  电视情感节目的界定。目前学界对于电视情感节目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学者提出,这是一种以人物背后的故事包括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人生际遇等为资源,以“煽情”为手段,以动情为目的的一种电视谈话节目形态。也有人称,电视情感节目是专以人物的情感故事(亲情、爱情、友情)为题材的谈话节目形态。[1]我国的情感类电视节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电视节目形态。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主持人是情感节目的重要因素。主持人在此类节目中担当着引出谈话内容,把握起承转合,控制谈话节奏,调节现场气氛等任务。情感类节目有大量感性的内容,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参与嘉宾都有一定的情感堆积,其情绪和语言表达以及身姿动态都不够客观冷静,这就需要主持人有效地引导,在短时间内,使其较为周全地阐述清楚事件始末,同时传递出其情感走向。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便成了很关键的问题,是保持客观公正、静观局势变化,还是投身其中,为情绪引导,主观地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抑或是疾言厉色,大声呵斥,点醒当事人,这就是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问题。
  耐心倾听者。患重病的女孩面对爱情、亲情,这样的故事中主持人更多地充当了倾听者的角色,不过同情与情感并不能影响节目整体的进行,所以主持人必须发问,引导对话。
  例1:《爱情保卫战》(2011-06-25)出现的第一对情侣,女孩患白血病,男友坚持陪伴,女孩想要分手,主持人整个环节以倾听为主,只是适当引导过程的讲述,呈现出两个人的情感发展,知道病情后各自的反应,女孩的心理负担,男孩的想法,专家提建议,主治大夫说病情以及女孩妈妈的表态,主持人的话语只是更多侧面、全方位地呈现出人物的关系、性格、语言等特质,更多的是倾听者的角色。
  客观呈现者。主持人除了倾听嘉宾的谈话,还要适时地引导出整个事件的主线,包括关键的人和事、核心的冲突、当事人的矛盾心理以及性格展现,都是可以通过对话有效地呈现出来的,而这些呈现应该是客观的、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的,所以主持人的姿态和问话的语气、表情都应该有效地控制。
  例2:《幸福魔方》(2011-10-11)“2yXtEaF1ZgGNl2uqe4+/AiQ==3岁袖珍女孩的爱情”,嘉宾的身体异于常人,她要寻找现实的爱情就会困难重重,三个袖珍女孩在节目现场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各自的人生观、爱情观,都是通过主持人陈蓉用不温不火的口吻平稳从容地引导呈现出来的,主持人非常理性,对话也很平静,做到了客观呈现。
  主观驾驭者。例3:《爱情保卫战》(2011-07-02)主题为“一段无法摆脱的恋情,我已不爱你,请你放开我”。
  “她怎么样你才认为她不爱你了?”
  “他还祝福你,他能自己走出来就不错了!”
  主持人一系列的问话以及嘉宾的应答都紧紧把握住了事件的核心,围绕情感的变化主线改变提问策略,时而反问,时而慨叹,始终抓住问题的要害,尽管男嘉宾从心理到现场表现都有些失控,自始至终走不出过去情感的困惑,话语显得缺乏逻辑,但主持人的掌控和驾驭能力使节目整体不失控,能够推进节目的进程。
  二、对比分析两个节目和主持人风格
  《爱情保卫战》和《幸福魔方》都采取了邀请普通人来讲述故事的形式,在表现形式上,《爱情保卫战》是视频资料与当事人讲述相结合,分成“专家”和“亲友团”两个阵容来剖析,而《幸福魔方》则有意避开了VCR(视频资料)的播放,通过九宫方格的技术设计多角度地在现场呈现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两个节目的不同风格:《爱情保卫战》是快节奏的冲击性强的对话,而《幸福魔方》是相对舒缓自然流畅的娓娓道来。节目风格的差异也许来自两位主持人风格的不同,我们试举例来分析主持人的风格特点。
  男性的理智冷静与幽默反讽。还举例3这期节目。
  主持人:“在什么情况下你愿意和她分手?”
  男嘉宾:“我不会和她分手。”
  主持人:“如果她一定要离开你,你怎么做?”
  主持人对于男嘉宾的回答迅速提出下一个问题,意图使其清醒。在男嘉宾依然无法自拔、自说自话时,主持人提到他的父亲,用较重的口吻来刺激男嘉宾,体现出男性的理智冷静。反问的话语形成一种讽刺直指当事人的内心。
  对于情感节目,男性的理智和喜形于色的特点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赵川在面对不同嘉宾时采取了很男性化的处理方法,直接点醒或者讽刺批评,语气较为直接,态度非常明朗。
  女性的从容淡定与温和优雅。例4:《幸福魔方》(2011-06-29)“求你活下去”一期中,女儿患尿毒症,母亲求助,女儿悲伤,母亲绝望,这样的情绪下主持人陈蓉很清晰地展示出作为女性主持人的优势,她的表情也暗含悲伤,有些动容但又很理智地提出一个个问题,引导节目进行下去,给观众的感觉是她很同情嘉宾,但更希望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从容、温和,不失主持人的风范,又显得很有人情味。她的提问都是带有善意的,提问的表情都是很真挚的,没有猎奇、吃惊、可笑等过头的表情,体现出女性的从容优雅。
  叙事结构的不同走向与主持人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引发看节目的心理动因是好奇,所以,叙事策略对观众好奇心的发掘和刺激是非常关键的。黑格尔认为,对和谐的破坏就是冲突,但是破坏不能是一种一直持续的行为,而是要最终被消除,回归和谐。[2]主持人的引导作用能够使节目叙事的效果发生根本的转变,冲突何时出现,何时发生变化,如何消解或者能否消解,都要依靠主持人在现场把握。男性和女性在主持节目时的不同特点也会使冲突的出现与化解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例1中女孩患白血病,男友坚持陪伴,女孩想要分手,矛盾和冲突是通过对话出现的,这时主持人保持倾听的状态,任由事态发展。当专家给出意见让俩人和好,医生证明病好的几率很大时,冲突开始松动,走向消解。主持人开始介入分析,而经济压力这一冲突又出现时,主持人提出解决方案,甚至直接表示自己捐出一个疗程的治疗费(大概5万元),直接化解冲突,走向了浪漫爱情的完美结局。在这一过程中,男性的自信、决断力和理智都使节目的整体叙事发生变化。
  近乎同样的选题,例4中病痛的折磨和经济的压力使女儿拒绝治疗,可这些不是根本原因,随着主持人陈蓉的问话,女儿的身世之谜出现,冲突激化。这时陈蓉并没有步步紧逼妈妈说出真相,而是不停开解女儿,同时请出心理专家对妈妈进行劝解,迂回地调整母女俩的心态,也调整着节目的节奏,最后出现了好心人冒充女儿的爸爸,事情出现戏剧性转折,冲突被化解了,人性得到了进一步展示。整个过程中,陈蓉很好地充当了调适、调解、安慰、分析和倾听的角色,女性感情细腻、态度温和的特点被发挥出来。
  
  三、情感和理智的胶着:主持人态度的变化
  就电视情感节目而言,主持人是保持理智、客观审视、提出建议,还是投入其中、以情动人、激情互动,其态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节目的效果,而男性和女性主持人也会有不同的策略。
  主持人话语引导及总结都体现出倾向和态度,开始从客观走向主观。例5:《爱情保卫战》(2011-10-08)“为什么在你的心里亲情永远大于爱情”一期:
  开始:“刚子,你觉得你俩的问题在哪?如果她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话。”
  专家分析时的引导,“刚子,我是觉得你把很多事情孤立地看待了。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去帮助人家,给人家背了一个很重的心理包袱,这根本不叫帮助。”
  亲友发言时,“我站在外人的角度,今天在这个公开的场合,你很颐指气使,你没给她留一点面子。”
  最后表白后,“这就是我最想让刚子听到的,只要我们表明心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兄弟了,那就一定好。”
  每一个阶段的关键点赵川都给出了很明确、主观的分析判断,包括对男嘉宾的评价、对男女嘉宾感情的评判,四个阶段的话语显出了明显的倾向,主持人的角色已经超越了组织参与和倾听以及客观呈现,很强势地显示出主观驾驭者的角色。
  主持人表情、动作、体态显示出其思想态度,不猎奇、抓重点。例2这期节目中:
  “可能他的心中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他也在自我抗争。”
  “刚才云云说,我们从小到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不能再跌跤了,因为我们曾经粉身碎骨过。”
  主持人面对三位袖珍女孩问话自然,表情自如,一点没有猎奇的表现,使节目流程进行得极为顺畅。陈蓉抓住对话的核心,其表情有很明显的倾向性。
  语言的即时性、应时性考验主持人功底,语言应准确、到位。例5这期节目中:
  男嘉宾:“我对她好不就行了吗?”
  主持人:“你对她不好。”“一个男人在一生当中受不了一点委屈,还叫男人吗?”
  男嘉宾在现场态度强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赵川有针对性地否定他的话语,用反问和诘责很应时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能为追求语言的华丽产生歧义,影响传播效果。电视语言的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不能为追求过于感性、煽情的语言而影响传播效果,使观众听不懂、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都是电视情感谈话节目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l.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王乔.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叙事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