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式应对的心理结构及其验证

2012-12-18李廷睿侯玉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天命挫折儒家

李廷睿,侯玉波

(北京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 100871)

儒家式应对的心理结构及其验证

李廷睿,侯玉波

(北京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 100871)

此研究从儒家传统出发,在以往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和确定了儒家式应对问卷,并使用抑郁、焦虑、心理韧性和中国人思维方式作为外部效标工具,确定了儒家式应对心理结构的有效性。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儒家应对思维可以分为天命思想、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3个维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天命思想会增加焦虑,责任思想会降低焦虑;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均会降低抑郁和增加心理韧性个人力。研究还发现亲挫折思想与中国人的联系性和变化性思维存在显著正相关;责任思想与变化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天命思想与变化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人应对方式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儒家思想;心理健康;思维方式;文化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 那是怀疑的时期

那是光明的季节 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 那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拥有一切 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 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狄更斯《双城记》后记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焦虑和困惑的时代,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后记中所描述的一样。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版,震惊一时的富士康跳楼事件①和南平杀童案②还让我们心有余悸;而频繁的大学生自杀事件③也似乎不再是“重大新闻”,究其原因不过是学业困难、恋爱受挫、就业压力等。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身处其中的中国人被焦虑和困惑所围绕。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压力和困难,难道我们只能付诸极端,难道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帮助我们应对的心理资源吗?

100多年前,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也深深地冲击着中国人,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甚至有学者提出过“全盘西化”和“打倒孔家店”的主张。近30多年来,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让我们与西方的联系更加紧密,却让我们渐渐疏远了中国人立足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智慧。问题出现时,我们习惯于从西方的经验、文献与著作中学习问题解决的方法,以至于我们甚至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早已经蕴含了非常多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因此,已经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发出了呼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精华!”(郑小风,2006;耿相魁,2007;詹万生 & 宁武杰,2006)。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佛教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其主体是儒家文化(Huang&Charter,1996;汤一介,2009;杜维明,2001)。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应对思维体现出独有的儒家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

对压力应对的研究是过去20年中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西方学者探讨过关于应对的问题(Somerfield&McCrae,2000)。从引发应对的压力来源来看,应对的问题被概括为6类:人际关系、学业、疾病、工作、疲劳、其他(Gunthert,Armeli,&Cohen,1999)。从应对方式看,Lazarus(1993)将其划分为8种主要方式:面对型、隔离型、自我控制型、社会支持型、接受责任型、逃避—回避型、计划问题解决型、积极再评价型。目前最为流行的观点是Lazarus(2000)的分类方法,他把应对方式分为“以问题为中心”、“以情绪为中心”和“回避”3种。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应对上存在着不同 (Cross,1995;Connor-Smith,et al.,2007;Morash,et al,2008; 杨 宝 琰 & 万 明 钢 ,2008)。Lazarus(1993)曾指出,西方文化更认同问题为中心的应对而不是情绪为中心的应对。Attila(1995)发现,欧洲国家的青少年与印度和也门的青少年在应对策略的选取上存在差异。Bjorck等人(2001)发现,欧裔、韩裔和菲律宾裔的美国大学生在检验压力评价方面存在差异。Cole等人(2002)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在情绪应对策略上存在不同。Kim等人(2008)发现,亚裔美国人比欧裔美国人在应对压力源的情况下更不愿意向亲密关系求助。因此,结合中国文化特点,探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应对思想就非常有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体现在多个领域,如政治、伦理、人生哲学等。许多学者认为,其基本思想是“成人”(成中英,2001),而这个核心所表现出的具体问题,就是面对挫折与面对挫折时候的应对(景怀斌,2006)。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如孔子、孟子、二程、朱熹、王阳明等,都生活在困境中,在很多儒家的经典中,都包含了对于面对困难或挫折的应对思想。

针对儒家的应对思想,景怀斌(2006)编制了儒家式应对心理问卷,并进一步探讨了儒家式应对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该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4个维度:困苦内在乐观性、“命”认识、人的责任性和挫折作用。但因素分析的结果并不理想,也没有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结构进行确定,仅仅是选择了因素分析的前4个因素做了一些讨论。并且,困苦内在乐观性和挫折作用两个因素从含义上也有明显的重叠。因此有必要用更加严格的方法将儒家式应对的结构进行确定。经过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我们认为儒家式应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

一是天命思想:关于“命运”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当中有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说明孔子也常提及天命。不过,孔子所谓的天命,已不是西周时期那种能够发号施令,人们可以用德取悦于它的有人格的至上神,而是不能说话(“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人又无法改变它的命运之天(张立文,2007)。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 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论语》中的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在面对弟子的重大应激事件的时候(弟子伯牛得了不治之症),用了天命来解释,体现出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孔子感叹天命,却并不是宿命论者,他提出了“知命”“知天命”的命题,并把这种“知”作为人生修养和人生自觉的一个重要步骤,统一了主体自觉与命运支配的关系。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又如,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知命”就是知道自己的命运。虽然人们左右不了命运,但是却可以认知它,并在认知的基础上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性人物孟子,也十分看中天命。他说: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

孟子在解释为什么舜、禹、益3位贤明的君主的儿子都没有出息的时候,用了天命,说这是天意,命运使然,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在儒家的经典中,关于天命的论述还有很多,天命的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影响着儒者们的面对困难或挫折的应对方式,这样的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应对。

二是责任思想:责任思想是儒家文化中的另一重要部分,它是个体主动担负起天地万物的“主持者”角色、融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环节(任亚辉,2008)。在儒家的经典《大学》中,对责任有着直接的论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这段话作为四书的开篇,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君子身上应有的责任。先从大到小,谈到了个人从治国到格物的责任,再从小到大,一步一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正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梁启超将之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读书士人对于以社会为己任的写照一样。治国、明明德的责任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得了的,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则点出了,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人人都有基本的责任——修养品性是每个人必须尽到的责任。

对于个人品行的责任,儒家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就算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谨慎。

面对个人所处的时代境遇,无论自己身处顺逆两境,儒家学者从未放弃对于伦理责任的执守、追求(任亚辉,2008)。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与,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对于这一点,孟子给出了区别对待的要求: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於民;不得志,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孟子特别强调,在不得志、不显贵的时候,不能失去仁义,需要负起自身的责任;在得志、富贵的时候,不偏离最初的君子之道,要负起天下的责任。不同的境遇责任所包含的内容不同,但负责任的态度是相同的。

三是亲挫折思想:在儒家的文化中,困难与挫折并非都是不好的事情,很多时候,困难与挫折正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勇敢应对。孟子有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这段话能够很好地体现儒家文化中将困苦作为成就人的重要因素与战胜困难产生的自我实现的思想。做大事的人,如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都是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苦难是“天”对于个人的考验,成功经受住了考验,则最终通向成功。因此,挫折和困难虽然是痛苦的,却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史记》作者司马迁还有一段著名的论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 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段话用大量的史实,说明了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仍然坚持而不放弃,最终成就伟业;那些流传下来的传世之作,也“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都是圣贤在困难下发奋的结果。而司马迁本人,也是在受了宫刑这样的羞辱之后,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千古佳作。所以,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儒家应对思想认为,挫折等困苦(即我们所通称的压力)是存在的,不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困苦,承担困苦,战胜困苦是磨砺品质与成功的机会。本研究从儒家经典理论出发,通过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确定并验证儒家式应对思维的心理结构。

二、儒家式应对问卷初测

1.被试

被试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共收到有效问卷205份。其中,男生84人,女生81人,未知性别40人。平均年龄19.6岁(SD=1.40)。

2.研究工具

根据景怀斌(2006)编制的儒家应对心理问卷,在参考肖计划(1996)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的条目之后,从前文分析归纳的儒家式应对思维的3个方面入手,在修改景怀斌(2006)的儒家应对心理问卷基础上,编制了“儒家式应对思维问卷”。该问卷初稿形成之后,经过10位心理学本科生的评定、讨论与修改之后,最终形成了施测问卷。施测问卷共有条目35个,为了减少自评问卷中的诱导和暗示,一些题目以否定的形式表达。回答为5点Likert量表。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完成。

表1 修订后的儒家式应对问卷的结构

3.结果

经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共获得10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从第三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和所解释的方差开始明显减少。考虑之前的理论假定,本问卷主要从3个维度进行编制,因此在此提取3个因素。逐步删去载荷小于0.30和多负载严重的条目,最终留下12个条目,具体内容以及各因素上的载荷如表1所示。

因素1的项目主要反映了儒家应对中的天命思想,解释了最多的方差,百分比为28.84%,命名为天命思想。该因素得分越高,则被试越受天命思想的影响,而得分越低,则越不受天命思想的影响。

因素2的项目主要反映了儒家应对中的亲挫折思想,解释的方差百分比为14.38%,命名为亲挫折思想。该因素得分越高,则被试越喜欢挫折,认为挫折是有利于个人的;得分越低,则越不喜欢挫折,认为挫折是不利于个人的。

三、儒家式应对问卷复测及相关研究

1.被试

被试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共收到有效问卷184份。其中,男生88人,女生84人,未知性别12人。平均年龄19.7岁(SD=1.65)。

2.工具

(1)抑郁自评量表(CES-D) 该量表有20个条目,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1977年编制,较广泛用于流行学调查,以筛选抑郁症状(汪向东 et al,1999),被认为可以作为抑郁症状的初筛工具。

(2)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有20个条目,由Zung于1971年编制。与HAMA的相关为0.365,被认为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焦虑状态(汪向东et al,1999)。焦虑和抑郁作为心理健康的负性指标。

(3)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心理韧性(resilience)指个体成功适应挑战或危险的情景,或从威胁或创伤中恢复的能力(Masten,Best,&Garmezy,1990)。该量表有27个条目,由胡月琴等(2008)编制。5点里克特量表1~5评分,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前3个维度为个人力,后两个维度为支持力。本研究使用个人力的3个维度作为心理健康的正性指标。

(4)中国人思维方式量表 该量表有13个条目,由侯玉波(2003)编制。7点里克特量表1~7评分,分为3个维度,其中联系性包含4个测量中国人看问题时强调联系和适应的题目,矛盾性包含4个测量中国人看待矛盾观念的题目,变化性包含5个测量中国人看他人和问题时强调不变性的题目。

利用PTC Creo 4.0软件对行走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时,需要对机构添加伺服电机,软件中的伺服电机可以以单一自由度在2个主体之间强加某种运动。行走机构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最大行程为1 200 mm,采用加速度和SCCA形式定义伺服电机的加速度轮廓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0~4 s为送料过程,4~8 s为取料过程。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和LISREL 8.7完成。

3.结果

对儒家式应对问卷各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天命思想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83,亲挫折思想α=0.579,责任思想α=0.746。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55以上。表2显示了修订后的儒家式应对问卷3个维度之间的相关。从表2中数据可知,3个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显著水平0.01。相关的方向并不相同,天命思想与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成负相关,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成正相关。

按照初测确定的结构,对问卷12个条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模型的 CFI、GFI、NNFI都大于0.90,RMSEA小于0.08,χ2/df小于3。各项拟合度均达到要求,表明复测数据可以和3因素模型相拟合(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4),结构模型及路径系数见图1。

表2 儒家式应对问卷维度间的相关

图1 儒家式应对模型及路径系数

心理健康是儒家式应对的重要校标,用于检验儒家式应对是否具有提高心理健康的实际意义。采用焦虑和抑郁作为心理健康的负性指标,心理韧性个人力的3个维度作为心理健康的正性指标,相关如表4。

表3 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整体拟合指数

表4 儒家应对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

从表4可以看出,儒家应对的三种思维与焦虑和抑郁均有显著地相关。这样的结果与景怀斌(2006)所得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与心理韧性个人力的3个维度也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因此,儒家应对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以心理健康指标为因变量,儒家式应对为自变量,分步回归发现儒家式应对中均有两个维度显著地影响因变量,见表5。

由表5可知,负性心理健康指标方面,天命思想和责任思想能够解释焦虑25%的方差,其中天命思想正向作用(增加)焦虑,责任思想负向作用(减少)焦虑。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能够解释抑郁24%的方差,其中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均负向作用(减少)抑郁。正性心理健康指标方面,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分别能够解释心理韧性个人力3维度34%、25%和33%的方差,对心理韧性个人力的作用均为正向,即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能够提高心理韧性个人力。

本研究还探讨了儒家应对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关系。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侯玉波,2007)。儒家式应对是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所体现出的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思想,与更为普遍和基础的中国人思维方式有着一定的联系。表6展示了儒家应对与中国人思维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表6可以看出,儒家应对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联系性和变化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而矛盾性与儒家应对的3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由于儒家式应对和中国人思维方式都基于中国文化,因此两者?存在相关也进一步证明了儒家式应对的效度。但中国人思维方式衡量的是普遍性的思维,而儒家式应对是描述的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思想,两者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表5 以心理健康指标为因变量,儒家式应对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6 儒家应对思维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弥补了过去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从理论构建出发,确定了儒家式应对的3维度,并探讨了其与心理健康、中国人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儒家应对的3个维度中,天命思想解释了最多的方差。天命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单纯,2006;崔大华,2008)。在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相关分析中发现,天命思想与变化性思维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可能的解释是,天命思想代表个体相信“老天”和“命运”的程度,而当一个人相信自己的命运可能是“注定”的时候,则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了变化和为变化而努力的可能。在儒家应对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中,天命思想与焦虑和抑郁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心理韧性个人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越受天命思想影响、越相信天命的人,负性心理会越严重,遇到困难时表现出的心理韧性,如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都越差。回归分析也发现,天命思想对焦虑情绪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信天命思想的人认为事情的结果,包括人生的逆顺都是由天命决定的,个人无法或很难对其施加影响。个体遇到应激事件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该应激,而越相信天命的人,则越认为是天命使得应激的发生,而对应激的反抗无法对“天”进行,因为中国人相信的“天”是一种人类力量无法企及的巨大外部力量。这种攻击不能指向上天,则只能指向自己,因此个体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抑郁或焦虑状态。同时,与相信天命紧密联系的有“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个体有更强的无力感,会更少地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与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和目标专注也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所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天命思想并不是一个积极与值得提倡的应对思维。

儒家的亲挫折思想认为这些困难与挫折是磨砺和锻炼自己的“好事”,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这些应激事件,儒家教会我们的是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并努力克服。在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相关分析中发现,亲挫折思想与联系性和变化性的思维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孤立地看挫折本身,则大多数人会认为挫折是不好的,会给人带来痛苦。联系性的思维能让人将挫折或失败与未来的成功联系起来,看到所谓负性事件的正性意义。变化性思维更强调负性事件与正性事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一个人将挫折看做是对自己的磨炼和考验的时候,将失败当做是反思与学习的机会的时候,坏事也就转变成了好事,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础。

在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中发现,亲挫折思想与焦虑和抑郁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能够看到挫折的积极意义的人,负性心理情绪更低,个人的心理韧性更强。回归分析也发现,亲挫折思想对抑郁情绪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对心理韧性个人力的3个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当被试更倾向于将挫折看成“好事”的时候,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更低,能够有更多的积极认知,更好地专注于目标,并且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所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亲挫折思想是值得提倡的积极的应对思想。

儒家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是个人在不同阶段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一种随着个人发展递进的责任。面对应激事件,每个人可以选择的应对方式有很多,但是考虑到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则需要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那些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逃避、幻想等,无助于解决应激事件本身,因此更无助于在应激面前承担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承担责任。

在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相关分析中发现,责任思想与联系性思维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责任思想让人们不只是孤立地只考虑自己,而是广泛地联系身边的人和社会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儒家强调君子无论在失败或成功的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正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所以,个人面对应激的时候不应该随心所欲,而是“失意的时候我也会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

在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中发现,责任思想与焦虑和抑郁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更重视承担责任的人,会有更少的负性心理情绪和更好的心理韧性。回归分析同样发现,责任思想对焦虑和抑郁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心理韧性个人力的3个维度都有显著的正性作用。因此,责任思想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也是值得提倡和应用的。

因此,天命、亲挫折和责任思想较好地概括了儒家式应对思维,并且发现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健康与健康应对的角度,提倡更多利用亲挫折和责任的思想、更少利用天命思想有助于降低焦虑和抑郁,提高积极认知等个人心理韧性。

五、结 论

本研究通过编制“儒家式应对思维问卷”,使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中国人思维方式量表作为效标工具,发现儒家应对思维可以被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天命思想、亲挫折思想和责任思想。天命思想与个人心理韧性有负相关,正向作用(增加)焦虑;亲挫折思想正向作用(增加)个人心理韧性,负向作用(减少)抑郁;责任思想增加个人心理韧性,减少抑郁和焦虑。儒家式应对中的亲挫折思想与中国人的联系性和变化性思维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责任思想与变化性思维方式显著正相关;天命思想与变化性思维方式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

本研究不仅从确定了儒家应对思维的3个维度,找到了它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更在于为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提供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应对压力和面对挫折的有效的思维方法。并希望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让更多人能够从亲挫折和责任思想中找到面对困难的心理力量,让我们的社会少一些像富士康员工跳楼这样的悲剧,让我们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恋爱、就业压力的时候能够多一些积极少一些消极,让我们的中国社会整体更加和谐。

注 释:

① 2010年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密集期间从3月份到5月份就有11起。http://fj.sina.com.cn/news/s/2010-05-27/104240292.html

② 2010年3月福建一名离职医生手握利刃冲入南平实验小学学生群,导致13名学生死伤。此后几个月,广东雷州、山东潍坊、江苏泰州相继发生类似恶性伤害事件。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0-12/29/content_18839186.htm

③ 有媒体统计,2011年截止到9月底,单是新闻曝光了的大学生自杀致死事件就有57起。http://news.dsqq.cn/kbtt/tttj/2011/10/05070140915.html

[1]Attila.,O.Coping strategies among adolescents:a crosscultural study[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5,(4):491-512.

[2]Bjorck,J.P.,Cuthbertson,W.,Thurman,J.W.Ethnicity,coping,and distressamongKorean Americans,Filipino Americans,and Caucasian Americans[J].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4):421-442.

[3]Cole,P.M.,Bruschi,C.J.,Tamang,B.L.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ldren’emotional reaction to difficult situations[J].Child Development,2002,(3):983-996.

[4]Connor-Smith,J. K.,Flachsbart,C. 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oping: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6):1080-1107.

[5]Cross,S.E.Self-construals,coping,and stress in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J].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1995,(26):673-697.

[6]Gunthert,K.C.G.,Armeli,S.,Cohen,L.H.The role of neuroticism in daily stress and cop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5):1087-1100.

[7]Huang,D.D.,Charter,R.A.The Origin and Formul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An Introduction to Confucianism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Behavior Patterns[J].Cultural Diversity and Mental Health,1996,(1):35-42.

[8]Hou,Y.B.,Zhu,Y.,Peng,K.P.Thinking Stylesand Disease Cognitions Among Chinese[J].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2003,(4):161-180.

[9]Kim,H.S.,Sherman,D.K.,Taylor,S.E.Cultureand Social Suppor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8,(6):518-526.

[10]Lazarus,R.S.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past,present,and future[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3,(3):234-247.

[11]Lazarus,R.S.Toward better research on stress and cop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6):665-673.

[12]Masten,A.S.,Best,K.M.,Garmezy,N.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0,(2):425-444.

[13]Morash,M.,Kwak,D.H.,Hoffman,V.,Lee,C.H.,Cho,S.H.,Moon,B.Stressors,coping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and police stress in South Korea[J].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2008,(3):231-239.

[14]Myers,P.B.,Myers,K.D.Personality Type Indicator(Revised)[M].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3.

[15]Somerfield,M.R.,Mc Crae,R.R.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theoretical advance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6):620-625.

[16]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7]崔大华.人生终极的理性自觉——儒家“命”的观念[J].孔子研究,2008,(2):4-11.

[18]单 纯.论儒家天命信仰的特色[J].孔子研究,2006,(6):64-70.

[19]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211-216.

[21]景怀斌.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1):126-134.

[22]任亚辉.中国传统儒家责任思想研究[J].心理学报,2008,(11):1221-1228.

[23]石 林,张学民.儒家和道家:两种传统的人生观对中国大众心理应对方式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1997,(3):22-26.

[24]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5]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6]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27]张立文.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8]杨宝琰,万明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压力和应对研究[J].心理科学,2008,(4):925-928.

[29]郑小风.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66-68.

[30]耿相魁.汲取传统儒学精华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J].文化建设,2007,(3):47-48.

[31]詹万生,宁武杰.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6-10.

[32]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Validity of the Confucian Coping

LI Ting-rui,HOU Yu-b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Confucian culture is recognized as the main body of China society,which affects the mainstream in many areas such as politics,ethics,and philosophy of life.The study developed a localized scale of Confucian coping using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and Chinese Think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s the tools of external criterion.The final scale classified into three factors:fate thinking,pro-setback thinking and responsibility thinking,which are developed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 and confirmed b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Additionally,fate thinking has positive relation with anxiety,responsibility thinking has negative relation with anxiety,pro-setback thinking and responsibility thinking both have negative relation with depression and have positive relation with individual power of resilience by regression analysis.As to the Chinese thinking style,pro-setback thinking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 and association thinking,responsibility thinking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 thinking,and fate thinking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 thinking.The study has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coping strategy of Chinese people both prac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confucianism;mental health;thinking style;culture

G40-056

A

1671-6124(2012)03-0011-08

2012-02-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分类、家庭传承及其应用”[31171001]

李廷睿(1987-),男,重庆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侯玉波(1968-),男,陕西风翔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天命挫折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挫折使我更坚强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挫折
生活需要挫折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天命夫人
论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