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2-12-13苏小波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师院必修课程学时

苏小波

(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事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据有关学者研究,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应配备65万人,到21世纪中叶应达到500万人以上[1]。然而,与社会需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艰难的就业形势。社会体育专业作为发展时间较短的专业,尚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暴露出诸如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吻合、课程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2]。对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社会体育专业招生计划以及各学校学生注册报到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点和招生人数分别从2002年的1个、45人到2005年的6个、290人,再到2010年的12个、892人。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了一批从事社会体育事业的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条件(硬件)和课程设置(软件)受到很大影响。专业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出现明显偏差,导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本文就河南省8所高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简称“郑大体院”,安阳师范学院,简称“安阳师院”,商丘师范学院,简称“商丘师院”,洛阳师范学院,简称“洛阳师院”,周口师范学院,简称“周口师院”,信阳师范学院,简称“信阳师院”,许昌学院,黄淮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皆在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查分析

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的核心所在,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起关键作用[3]。根据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原则,结合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归纳为“组织管理型”、“技能指导型”、“经营管理型”和“教学科研型”四类。

通过调查分析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各院系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等健身技能指导型人才,而缺乏对群众体育活动、大型赛事的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开发等原发性创业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这与当前地方高校的专业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有很大关系。从事俱乐部经营管理、开发体育经营项目教学的教师很多没有相关方面的实践经验,多是纸上谈兵。

2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查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总学时平均为2 712,应修学分约平均164.3。总学时最高的是洛阳师院和信阳师院,均为2 948,最低的是许昌学院,为2 226。应修学分最高的为安阳师院的210学分,最低的为周口师院的140学分。

图1 8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统计图

2.1 公共必修课程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和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音乐、美育。据统计,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必修课平均约为727学时,占平均总学时的26.8%。公共必修课程开设门数最多的为洛阳师院的12门,最少的为8门,有3所高校。公共必修课程学分最高的是洛阳师院的46.5学分,达到其应修学分的27%。最低的是黄淮学院的35分,占其总学分的20.7%。公共必修课程学时最多的是洛阳师院的917学时,占其总学时的31.1%;最少的是许昌学院的564学时,占其总学时的25.3%。公共必修课程学分占其应修学分比例最高的是周口师院,为29.3%,最低的是安阳师院,为19.5%。公共必修课程学时占其总学时比例最高的是洛阳师院,为31.1%,最低的是周口师院和黄淮学院,均为24.7%(见表1)。

表1 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程设置调查统计表

2.2 专业必修课程

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于2009年7月出台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要求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有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等学科以及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作为术科必修课程,学分要求为20~25学分为宜,学时要求为320~400学时为宜[4]。

表2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学科)设置调查统计表

从表2、表3看出,8所高校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差异较大,除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等学科课程和田径、篮球等术科课程外,在《专业规范》规定的主要课程中无一全部相同,说明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手段存在较大争议。8所高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学科类课程平均总学分为34.6,最高的是商丘师院的54学分,最低的是信阳师院的25学分。平均总学时为624,最多的为商丘师院的990学时,最少的为信阳师院的456学时。8所高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中术科类课程平均总学分为24,最高的为黄淮学院的35学分,最低的为许昌学院的13学分。术科类课程平均总学时为499,最多的为黄淮学院的734学时,最少的为洛阳师院的306学时。术科以球类(足/篮/排/羽/网/乒)项目为主,田径课程以运动技术为全部教学内容,授课内容和要求与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同。显然,与市场需求有较明显的偏差,这或许是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表3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术科)设置调查统计表

2.3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规范》中规定选修课程学分要达到35~45,其中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4]。社会体育专业的方向设置在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本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师资队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安阳师院由于办学时间早(2003年开始招生),办学经验较为丰富,师资力量较雄厚,设有体育人文和运动人体方向,其中运动人体方向的主要课程有针灸、按摩、营养学以及运动生化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还设置了实践指导、社区体育和运动技术三个方向供学生选择。安阳师院开办了体育特有职业方向,课程主要有自由搏击、游泳与救护、太极运动以及拓展运动等。商丘师院和黄淮学院均设置了体育教育学科方向。3所院校(洛阳师院、周口师院、信阳师院)没有设置学科方向,从其课程体系和模式不难发现,培养方向为体育教师。值得一提的是许昌学院开设了高级保安方向,其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体育法规、礼仪基础以及擒拿格斗等。除周口师院外,其他7所院系均开设了运动技术主副修课,但多数院系的备选项目与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项选修课程的备选项目相同。这些备选项目有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或者健美操,有极个别院系把体育舞蹈、健身舞作为学生主副修备选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选择主副修项目的兴趣爱好,体现了选修项目的多样化。而《专业规范》中的方向课程主副修备选项目屡次提及的健身健美、轮滑、游泳、高尔夫球、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等项目鲜有涉及,这是由于相关师资和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其开课条件,应修学分也远远达不到《专业规范》的要求。

表4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设置调查统计表

2.4 专业学分选修课程

专业学分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两类。目的是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拓展与补充专业必修课程,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凡未被列入必修课程的,均为限制性选修备选课程。任意选修课程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拓展课程,课程选择范围较为广泛。学科类课程包括社会体育专业学习与职业设计、体育史、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传播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体育法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体育经济学、消费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运动营养学、控制体重理论与方法、体疗康复、推拿按摩、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游戏、体育礼仪、体育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应用文书写作、实用计算机软件等。术科类课程包括体育舞蹈、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定向越野、壁球、台球、毽球、保龄球、瑜珈、攀岩、拓展训练、跆拳道、轮滑、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气功、门球、棋牌、舞龙舞狮、秧歌、龙舟等。

表5 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分课程设置统计表

从河南省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学分课程设置数量上来看(见表5),郑大体院最多,分别为学科27门,术科21门,应修学分最少,为10学分,应授学时为216,也是最少的,仅占总学时的7.6%。说明任意性选修课程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的拓展较为缺乏。安阳师院开设15门学科,6门术科供学生任意选修专业学分课程,同时要求任意性选修学分要达到30学分,应授学时及学时比例也最高,分别为540学时和19.3%。这两所高校较早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但在任意性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却存在较显著差异,说明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两者有各自特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条件(硬件)和课程设置(软件)成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瓶颈。河南省8所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过于集中,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人才扎堆岗位,而对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开发等原发性创业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

2 )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亟待提高,各类课程分配的比例不够合理,课程开设的时间或者前后衔接顺序较为混乱,导致课程设置难以实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之目的。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与其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差无几,鲜有各自的特色方向,很多院系根据自己现有师资力量进行课程开设,并没有找准办学方向。

3 )许昌学院培养的高级武术保安及其管理人才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新亮点。

3.2 建议

1 )河南省教育厅对社会体育专业加强宏观的、相对动态的管理,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准确判断和预测人才市场的未来需求。根据各高校的软硬件条件确立其办出1~2个有竞争力的特色方向,力争建立超前实用的培养方向投放体制。

2 )高校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方面加大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强对师资队伍的考核评估,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政府要大力扶持体育产业,着力建立健全社会体育工作从业制度。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认证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考核获得相应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

[1]石岩,舒宗礼.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8,15(7):38-41.

[2]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262-1264.

[3]马维平,许晓音.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7):71-73.

[4]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17(7):32-35.

[5]严珺.安徽省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09-113.

[7]谢红春.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34-36.

猜你喜欢

师院必修课程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师院圆舞曲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探索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