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感冒48例
2012-12-10吕明芳
吕明芳,李 军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是一种以鼻塞、打喷嚏、流涕、咽部干燥感、咽痛、干咳、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还可引起全身懒倦乏力、肩背部酸痛、四肢酸痛、头晕头痛、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全身症状。据统计,成年人每年要患感冒3~4次,儿童则多达6次以上[1]。职工缺勤的36%、学生病假的67%均是由感冒造成的,感冒对孕妇、老人儿童造成的危害也很大[2]。笔者将跟随导师上门诊时的感冒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出中药治疗感冒病例4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都来自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因出现身体不适来医院就诊,表现为典型的感冒临床症状与体征。就诊患者共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3岁。
1.2 诊断标准
1.2.1 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4]
主症: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脉象浮数。
次症: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
1.2.2 诊断标准
主症3项+次症至少1项。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感冒诊断标准的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服用中草药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因自身原因不能按时服药的患者;不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药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运用自拟方进行治疗,主药用:大青叶,板蓝根,黄芩,黄芪,陈皮,桔梗,赤芍,炒白术,生薏米,甘草;咳嗽严重者加苦杏仁,前胡,有痰者加鱼腥草;鼻塞严重者加辛夷,白芷;咽部干燥、咽痛严重者加瓜蒌,玄参;全身乏力者加光木瓜,党参。水煎分服,一日两次,一日一剂。服药期间停用影响本病药物评价的其他药物;药物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清淡饮食,多饮白开水,注意休息并保暖。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自拟
显效:服药3剂后所有症状均消失;有效:服药3剂症状明显好转,7剂后症状消失;无效:服药期间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或仅有少部分症状改善。
2.2 结果
显效29例(60.42%),有效16例(33.33%),无效3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
3 体会
中医认为感冒为百病之源[5],对于感冒绝不能轻视,须积极预防,及时治疗,一定要遵从治病求本的原则。《内经》云:“正气存,邪不可干。”感冒就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所致。治疗应辨其表里寒热,但凡求治中医的患者大多见表病传里,内郁化热之症,多见舌质红,苔黄腻。故治疗以清热泻火,扶正固本为主。感冒的发生,在内多因膜理疏松,正气不固;在外多因感受风寒之邪,病程往往缠绵不解,所以方中选用大青叶、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用黄芪益气固体、辅助正气;陈皮、桔梗、赤芍宣肺利气,凉血消肿;炒白术、生薏米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固本,解表散邪之功;并根据临床诊断随证加减,疗效确切。中药治疗感冒既可清除内热,又可疏散外邪,表里同治,可以使感冒得到彻底有效的治疗,并且用中草药治愈的感冒不留后遗症,也很少再发。
从中医中药抗病毒研究报告[6]中得知: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草药对抗流感病毒很有效,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芪在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与其激活巨噬细胞有密切关;陈皮、生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黄芪、白术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可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淋巴细胞及玫瑰花环形成并影响人体体液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产生补体及溶霉菌,配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散邪之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又增强了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桔梗有祛痰、抗炎、镇咳作用。近年来,西药治疗急性上感多数情况下是以退热、抗炎等对症治疗为主,广泛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但这种治疗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种种损伤,特别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感冒的初期治疗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应推广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感冒主要是扶正祛邪,要标本兼治,就是通过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机体自身调节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且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经济适用。
[1]吴文漪,李本荣,吴志秀,等.色甘酸二钠溶液鼻、咽腔喷雾预防普通感冒的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2(2):23.
[2]PAULB.BEESON,WALSH MCDERMOTT:Textbook of Medicine[J].W.B.Saunders Co,Philadelphia,London,Toronto,1975:14(1):18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5-126.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330.
[5]张明渊,李金田.感冒为百病之源[J].河南中医,2011,31(1):42-43.
[6]熊知辉.对中药剂型改进的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1999,5(1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