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后骨折分析

2012-12-09解旭东臧立会邵莹晖王娜梅解放军5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省保定市07000河北保定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3期
关键词:患侧急性期偏瘫

解旭东 张 菲 王 欣 臧立会 邵莹晖 王娜梅 解放军5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省保定市 07000; 河北保定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在我国每年有150万以上的新发脑卒中患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脑卒中由于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及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脑卒中后骨折的发生,延缓了患者康复速度,在致残率、死亡率的升高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1年内骨折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住的发病3d以内入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 84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 002例,女841例;年龄34~87(56±10)岁。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年龄18岁~;(3)第一次患脑梗死,发病3d内入院;(4)入院后完成规定的化验、检查。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肝、肾及其他系统器质性疾病。(2)研究期间随访失访者。(3)研究期间再次出现脑卒中者。(4)由于经济、药物不良反应等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部检查治疗者;(5)患者及家属不配合者。(6)不符合入选标准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血凝四项,胸片,心电图,头颅CT或MRI,采用Fugl-Meyer偏瘫肢体运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于患者出院时检查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情况;采用电话或信函方式对在研究期间出院的所有患者发病后随访1年,调查患者发病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骨折的发生情况。有骨折患者详细了解骨折时间、部位、了解有无X线检查,如无,补充X线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嘱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预防卒中复发。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1 84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297例患者无法进入统计分析,失访率16.12%,剩余1 546例中男性854例,女性692例,年龄34~82(58±11)岁。发病12个月内共发生32例骨折(2.07%),其中1个月内发生骨折13例(0.84%),6个月内合计28例(1.81%),7~12个月4例(0.26%),可见急性脑梗死后骨折多发生于发病后6个月内(P<0.001);按骨折侧别分:患侧26例(1.68%),健侧2例(0.13%),患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健侧(P<0.001);按骨折部位分:尺桡骨11例(0.71%),股骨17例(1.10%),腰椎4例(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下肢骨折发生率略高于上肢。

3 讨论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后骨折的发生率增加。Kanis等对1987-1996年间瑞典1 600余万住院患者调查发现,卒中后第1年的骨折发生率最高,大约为正常人群的7倍,随后逐渐下降。脑卒中后第1年骨折的发生率大约3%~4%[2,3]。脑卒中急性期,30d时骨折发生率为1.2%[4]。本文结果显示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0d骨折发生率(0.84%)及1年时骨折发生率(2.07%)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这可能与我国的生活习惯与西方不同有关,我国父母多与子女共同居住,患者在病后康复及生活上较易得到帮助,减少了跌倒后骨折的发生。

卒中后患者不同部位骨折的发生率并不相同。卒中患者患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侧。文献显示卒中后骨折的发生部位多集中在患侧,其中80%的卒中后髋骨骨折发生在患侧。本文发现急性脑梗死后患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侧,32例次骨折中患侧26例,占81.25%(P<0.001),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本文同时证实上肢骨折的发生率低于下肢(0.71%VS 1.10%)(P<0.001)。

卒中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以及卒中患者易跌倒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脑卒中后骨折的发生。正常成人骨密度在30岁左右达高峰,随后以0.5%/年的速度下降,女性绝经期后可达0.5%~1.5%/年。脑卒中后,由于长期卧床,双下肢失去负重机会,可导致骨质脱钙,即骨质疏松,极易引起患者骨折。采用X线骨密度仪检测发现,卒中后偏瘫侧上肢及桡骨远端较易出现骨质吸收[5]。偏瘫侧肢体骨密度下降的程度明显重于健侧肢体,偏瘫程度与骨密度值成反比。卒中后骨密度下降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献报道,卒中患者偏瘫后1周即可出现血清钙离子浓度及ICTP(骨吸收标志物)明显升高,甲状旁腺激素及维生素D水平均降低,与Barthel评分中的运动能力成负相关。

卒中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后骨折,特别是偏瘫侧肢体骨折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卒中发生后偏瘫侧肢体对致伤性跌倒的保护作用减少,使卒中后患者骨折的风险增加。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卒中后患者跌倒的发生。卒中不同阶段跌倒的发生率不同。在急性期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高达14%~25%,其中2%~3%的患者会发生骨折[6]。本文显示急性脑梗死后骨折多发生于发病后6个月内,这可能与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早期跌倒的高发生率有关。

本文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1年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由于跌倒和骨质疏松在卒中后骨折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预防跌倒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成为预防卒中后骨折的关键。应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康复指导,减少骨折的发生。卒中后早期活动,充足的日光浴,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能减少骨吸收,减少骨折的发生[7]。

[1] 王新德.急性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380.

[2] Whitson HE,Pieper CF,Sanders L,et al.Adding injury to insult:fracture risk after stroke in veterans〔J〕.J Am Geriatr Soc,2006,54:1082-1088.

[3] Ramnemark A,Nyberg L,Borssen B,et al.Fractures after stroke〔J〕.Osteoporos Int,1998,8:92-95.

[4] Brown DL,Morgenstern LB,Majersik JJ,et al.Risk of Fractures after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08,25:95-99.

[5] Czernuszenko A,Czlonkowska A.Risk factors for falls in stroke patients during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J〕.Clin Rehabil,2009,23:176-188.

[6] Haddaway MJ,Bainbridge NJ,Powell DE,et al.Bone resorption in stroke and institutionalized subjects〔J〕.Calcif Tissue Int,2009,84:118-125.

[7] Myint PK,Poole KE,Warburton EA.Hip fractures after stroke and their prevention〔J〕.QJM,2007,100:539-545.

(本文通讯者:解旭东)

(编辑 落落)

猜你喜欢

患侧急性期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更 正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