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2-12-09王祖君
王祖君
(腾冲县和顺镇农科站,云南腾冲679116)
油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Woron)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几年中国南北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面积急剧增加,危害日趋严重,使油菜减产40%~80%,甚至绝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腾冲县具有低温、多雨、空气湿度较大的气候特点,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肿病危害严重,甚至绝收,已成为制约油菜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没有特效药能够解决油菜根肿病难防难治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油菜根肿病发病症状及发病死因分析,提出主要防治方法,以期指导腾冲县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防治。
1 发病症状
根肿病菌主要危害油菜根部,幼苗期和成株期都可能发生,苗期发病损失严重。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植株明显矮小,生长迟缓,叶色逐渐淡绿,由下而上逐渐发黄。晴天上午和傍晚植株正常,中午和下午植株萎蔫,似缺水状。根肿病发生于根部,根系因受病菌刺激,其薄壁细胞大量分裂和增大而形成肿瘤。挖出病株可见主根或侧根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肿瘤。随着肿瘤的增大,植株萎蔫直至死亡。
2 发病原因
油菜根肿菌为专性寄生菌,只侵染十字花科作物,存在生理小种分化。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抗逆性强,可在土中存活10年以上。病菌在田间由雨水、灌溉水、线虫、地下害虫、农具、农事操作等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靠附着在病株根的带菌泥土和表面粘附有病菌的种子传带。在土壤温度为18~25℃,土壤含水量为70%~90%,土壤pH值为5.4~6.5时发病重,土壤pH值7.2以上一般发病较轻。地势低洼、连作或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雨水过多田间含水量较大,发病重。土壤偏酸性是发病最适宜的条件。此外,耕作制度不合理,种子消毒技术不到位,农事操作不科学,使油菜根肿病病菌不断传播、扩散,也是根肿病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
3 防治方法
杜绝菌源、合理轮作、改良土壤、科学用药是防治油菜根肿病的主要策略。
3.1 加强检疫
切实搞好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执行检疫法规,严禁从疫区调运种子、种苗,保护无病区。
3.2 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
在该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实施科学轮作,如水旱轮作或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是避病栽培的有效措施。
3.3 肥水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坚持深沟高畦,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土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切忌大水漫灌、串灌。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利用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单用尿素的次数和数量,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性,做到平衡施肥。适时追肥,喷施叶面肥,促早生快发,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
3.4 生态防治
调节油菜根部土壤酸碱度,形成局部强碱环境和低土壤含水量的根际环境,使根肿菌不能生存。试验表明,草木灰是碱性物质,草木灰水的pH值约在8.5~9.3,草木灰拌土盖种,可以改变油菜根部pH值,从而大大减少根肿病的发病几率。
3.5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菌剂和生物菌肥,可全面补充土壤肥力,土壤pH值逐步提高,有益微生物菌群逐渐形成,最后形成良好的土壤环境,对油菜根肿病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防止根肿病扩展,缓解危害程度,促进新根生长,同时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6 化学防治
笔者针对该病害进行了药剂筛选和防治技术研究,试验所用百菌清、多菌灵、普菌特、福帅得、科佳等5种药剂,平均防效均达60%以上,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防治时应注意在播种时应浸种处理1次;2叶期灌根处理1次。防治根肿病时应采取轮作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提高大田防治效果。
[1]王忆,海云.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在凉山州油菜及蔬菜产区的流行危害及防治对策[J].西昌农业科技,2011(1):23~24.
[2]叶武蓉,王冬梅,张国怀.油菜根肿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1,28(4):458.
[3]沈逸强,黄东贤,潘文道.陆川县白菜根肿病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广西植保,2011,24 (3):34~35.
[4]康晓慧,张梅,路少林,等.油菜根肿病的药剂防治及其保产效果试验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09(12):36~38.
[5]符明联,原小燕,汪铭,等.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455~460.
[6]朱英东,赵俊峰,王静环.白菜根肿病生态防控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