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皮外方外擦治疗新生儿湿疹43例的疗效观察
2012-12-08陈晓峡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陈晓峡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应用中药皮外方治疗43例新生儿湿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诊断为新生儿湿疹患儿86例,年龄2~7d,病程2~5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皮外方外擦治疗,药物组成:防风30g、威灵仙30g、荆芥30g、蛇床子30g,每剂加水250ml,煎取汁200ml,使药液温度略低于皮温,用小毛巾浸药液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宜,外擦皮疹处,每次5~10min,每天3~4次。对照组给予0.5%的活力碘外擦新生儿湿疹,每天3~4次,治疗5d后观察两组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皮疹面积完全消退100%;显效:皮疹面积消退>60%;好转:皮疹面积消退>30%;无效:皮疹面积消退<30%。总有效率为临床治愈加显效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1,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2],常发生于1~6个月的婴儿,因新生儿从一个受保护的无菌液体环境出生到充满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的环境中,婴儿角质层薄,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密度低,皮肤屏障功能差,极易受到外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加上年轻父母对新生儿的衣物过度加厚,因此,容易诱发皮肤炎症,临床表现以头部、腋下、肚脐周围、腹股沟等以栗粒样小丘疹,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较明显的小脓疮,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中药皮外方中的防风、威灵仙、荆芥具有祛风除湿、解表祛风,蛇床子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本方主要治疗以疏风除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为功效。本方治疗新生儿湿疹经济实惠,对新生儿皮肤刺激性小,见效快,值得推广。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61.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