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2-12-08卢东升何海军江苏省江阴市骨伤专科医院21442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2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卢东升 何海军 张 亮 江苏省江阴市骨伤专科医院 214422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较常见骨折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多呈粉碎性骨折,我科自2005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0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13岁,其中伸直型40例,屈曲型10例,伴有桡神经3例,手术距离受伤时间5h~10d。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氯胺酮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采用肘关节内侧切口,长约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游离尺神经,并妥以保护,显露肱骨髁上骨折的前侧和内侧,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从肱骨内上髁偏前进针,与肱骨干纵轴呈35°~40°角,向后10°角钻入直径1.5mm克氏针,穿透对侧骨皮质,从肱骨外上髁偏后进针与肱骨干纵轴呈35°~40°角,向前10°角钻入直径1.5mm克氏针,穿透对侧骨皮质,透视示骨折对位良好,克氏针位置满意,克氏针折弯,留在皮外,冲洗切口,逐层缝合,直到皮肤,(术前有桡神经损伤,骨折固定后,取肘关节前内侧切口,探查桡神经,术后向患者家属讲清桡神经具体损伤程度),术毕,屈肘位石膏固定,3周拔除钢针,再继续屈肘石膏固定2周,去除石膏固定,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5h,术后摄片示骨折均解剖复位,均获随访,时间为3~6个月,疗效评定,肘关节伸曲功能评介,优为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提携角10°~15°;良为肘关节屈伸受限5°以内,提携角减少或肘内翻5°内;可为肘关节屈伸受限10°以内,提携角减少或肘内翻6°~10°;差为肘关节屈伸受限11°以上,肘内翻11°~15°;经治疗,本组优30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3例桡神经损伤均恢复。

3 讨论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易发生的一种骨折,由于外力作用导致骨折明显移位,软组织受伤肿胀,加之肱骨髁上区域的解剖特异性,肱骨髁上前后径仅为1.0cm左右,手法复位很难达到解剖复位,难免发生肘内翻或肘外翻,手术治疗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防止了该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优良率,本组病例,手术治疗均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内固定材料均为克氏针,关于术后功能锻炼的开始时间,笔者主张术后1个月余,儿童在功能锻炼时一定要求家长督促,坚持锻炼,是达到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1] 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1.

[2] 王敦壮,王晓波.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进展〔M〕.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4):65.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