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农村体育文化的非均衡发展研究
2012-12-07刘梅英王凤仙
刘梅英,王凤仙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 451450)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当前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千年所未有之变局,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正在以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展开,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推动着农村物质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动着农村居民一系列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深刻变革。农村体育文化既是一种物质和精神消费文化又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文化,这一特殊性必然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巨变中获得发展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当今农村体育文化研究需要将其嵌入到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所导致的农村社会转型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科技农业目标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对策。
1 中国快速工业化对农村体育文化的推动
从历史上来看,工业革命的力量对于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机器大规模的使用节省了人的体力支出,使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在精神层面上,体育文化作为健康和富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媒体宣传和体育组织的商业化运作提高了体育消费的兴趣等等,导致了体育文化的迅速发展。同时,体育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工作效率和民主观念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些恰恰是现代化生产所必需的,现代化生产要求打破封建层级制度,使劳动要素之间及劳动要素与其它要素能够充分合作、协调、流动,而体育的发展恰恰能够发挥此类的作用,无疑它会得到来自于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大力推动。
1.1 农业机械化增加了农村居民体育需求
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实行大规模生产的主要方式,尽管我国农业受制于人多地少的矛盾而难以充分利用工业化的成果,但是通过各种生产组织和农业机械利用方式的创新,工业化还是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在农业中大量应用,从而减少了农民在农业生产劳动中的体力消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总动力总数在逐渐提高,机械化水平逐渐上升。近30年来该指标增长了6.5倍,进入新的世纪以来,这一增长趋势呈现加速走势。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农业劳动的体力支出。
1.2 收入增加打破了农村居民体育经济约束
尽管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农村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降低,但从纵向来看,农村经济近几十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农业的从业人数不断减少,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0.76元;恩戈尔系数持续下降,由1978年的67.2%下降到2008年的43.67%,下降幅度达到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业工业化不仅仅节省农民的体力支出,还增加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增加使农民对体育商品的消费能力提升。
1.3 体育产业化提供了农村居民多样化的体育产品
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取向使体育商品的供给呈现立体化、多层次的态势,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体育的产业化在国外取得了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如“意大利的体育产业产值为182亿美元,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第 10位”,1999年美国体育产业总值为“2125.3亿美元”[2]。体育产业和整个社会其它部分形成良性互动。借助于现代媒介的迅速发展,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入,正在重新进行产业的分工、整合及开拓新的市场。中国积极的融入到整个体育产业化改革的浪潮中,积极地参与体育产业的再分工、开拓新的市场及争夺现有的市场之中;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使整个农村的体育消费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寻找新的利润源泉,积极开拓农村体育市场成为许多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会增加适合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体育器材、设施等方面的供给,这就会在客观上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1.4 政府支持激发了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积极性
政府一系列支持农民体育消费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农民体育消费的积极性。群众体育能够带来国民体质的健康,国民体质的健康无疑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出、降低医疗开支、增加社会凝聚力及减少社会矛盾等,因此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会在发展群众体育方面推出一些措施。如韩国总统金大中就职后决定,为提高全民体质政府将大力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举措把体育人口的比重由2002年的38.8%提高到50%以上。
2 社会转型背景中农村体育文化非均衡性分析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中,由于发展资源、发展规律和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领域和地区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国家,资源有限,地域广阔,迫使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选择了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农村体育文化基础差、家底薄、欠债多等诸多不利发展因素,同样选择通过一部分优先发展带动另一部分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道路。农村体育文化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体育文化变得日益多元化,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矛盾,影响了农村居民多样化健身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物质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现代体育文化和节假日体育文化,致使农村精神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和日常体育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农村体育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2.1 物质体育文化优先于精神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有三个层次或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结构—功能体系。体育文化的深层结构:与体育有关的哲学思想、价值判断、健康观、审美观、意识形态等等构成的思想体系,其功能是决定体育文化具体形态的存在依据、发展原则和发展方向。体育文化的中层结构:有一系列与体育有关的制度和组织要素构成的组织体系,决定着体育文化的组织结构和操作效率。体育文化的表层结构:将深层的体育观念通过中层组织结构付诸实践的操作体系,表现为体育文化的外部形态和外在特征,如具体的健身行为、运动竞赛、体育设施的设计等”[3]。由此可见,利用体育物质设施的供给满足农村居民体育参与需求,利用体育物质设施对人的感官刺激引导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是促进农村体育文化进步的重要措施;但是体育物质设施绝不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全部,体育参与者习得的和在实践中创造的体育项目、运动时所表现的完美的形体、健全的人格、觉醒的体育意识、养成的体育习惯以及和谐的体育氛围等深层的精神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
从总体上看,农村物质体育文化发展速度快于精神体育文化,其原因主要有: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金筹集方式的变革为农村物质体育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例如江苏省G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2 000多万元,引导G地区社会各界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累计超过3.5亿。2010年底,G地区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3.5平方米。2)在竞技体育超前快速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亟待增强双重压力下,发展农村体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而物质体育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则成为实现政府责任绩效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同时,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体育场地设施均被作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首要考核指标。通过对河南、江苏两地体育行政部门群体负责人的实地访谈发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普及,以及未来场地设施的发展规划成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心。3)体育场地设施等物质体育文化生产厂家的营销策略对农村物质体育文化和精神体育文化的非均衡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工业社会,大机器工业提高了劳动效率,体育物质设施以较强劲的生产能力,使大批量的物质体育设施得以快速生产出来,为物质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在以上几方面影响下,人们形成了一种根据拥有的物质体育设施多少来评价和衡量体育文化总体发展水平的观念,这一观念映射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就会形成物质体育文化发展观,表现出对物质(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过分关注,以农村体育物质文化来判定和评价农村体育发展水平,以体育场地设施等物质体育文化作为考核或评价农村体育工作的主要指标。
2.2 竞技体育文化优先于群众体育文化
众所周知,群众体育的对立面是精英体育(即竞技体育),或者说是那些有着较高的体育素养,并且能够从事高水平体育比赛,从而有着较高关注率的体育精英;相比之下,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沟通和娱乐的需要[4]。与竞技体育文化相比较,群众体育文化具有较强基础性的特点,其发展周期较长,并且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无论是从政府的政绩工程或从商业开发角度来说,农村竞技体育文化均具有优先于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的先天条件,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江苏省G地区政府采用“以奖代补”制度对各种体育协会承接的代表市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进行资金支持。一些企业主、公司董事长担任各种体育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职务,为农村地区的各级各类比赛进行商业开发,为竞技体育从中获得丰厚的社会资金支持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竞技体育的“以奖代补”制度创新和各种社会资金的募集,为发展竞技体育提供了较大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对群众体育文化的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目前,晨晚练健身点是农村居民有组织的参与体育的主要方式。农村晨晚练健身点除了利用公园等现有公共场地等资源之外,政府和社会也对其提供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支持,但投入规模和数量还相对较少。另外,政府从组织管理和资金支持角度对农村健身站点的培育和后续支持存在欠缺。晨晚练健身点组织形式的随意与松散、资金筹集的凑分子形式、体育知识技能获得途径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晨晚练健身点的进一步发展。据江苏省G地体育局群体科一位负责人说,该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有针对性培训的,针对具体项目,针对晨晚练健身站点,实行专业技能与理论基础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即便如此,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发挥作用的比例也不足20%。所以,缺乏有效地科学指导是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
2.3 现代体育文化优先于传统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体育文化,不同的体育文化具有适应其具体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于中国农业社会,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80年代末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体育博物馆联合组织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文史工作者搜集编写《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收集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676条,汉民族体育活动项目301条,共计977条[5]。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是基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形成的,并具体体现在生活习俗和宗教活动之中。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诞生于西方工业革命,作为是西洋工业化的产物,随着殖民地和大工业生产的全球性扩张向外进行传播。西方体育文化强调对抗与竞争,几乎每一项运动都以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或者对抗的激烈程度为核心,通过这种激烈的竞争,补偿工业化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人丧失体力运动的机会,成为机器的一部分,精神焦虑和心里不安,环境受到破坏等),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心理得到满足、情感得到宣泄、生命活力得到释放。
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农村现代体育文化得到快速发展,而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体育文化的日常生活性和现代体育文化的比赛竞争性,以及重视竞技体育文化而忽视群众体育文化的社会背景造成农村现代体育文化成为时尚,而传统体育文化受到挑战。江苏省G地区大量引进马术、体操队、蹦床队、艺术体操队、技巧队等现代体育文化,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晨晚练健身点也大量渗透着现代体育文化,一些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境地。据江苏省Y乡的文体中心主任介绍,镗叉舞是该乡典型的传统体育项目,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总的来说,在重竞技体育文化轻群众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各地农村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冲击和挑战,农村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精髓并没有渗透到农村体育中去。
2.4 节假日体育文化优先于日常体育文化
节假日体育文化就是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现代社会的假日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是人们欢度节假日、增加节假日气氛的一种方式,它具有短暂性、临时性、娱乐性等特点。日常体育文化就是人们日常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的总和,它具有体育活动的日常性、重复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对积极倡导体育生活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中国农村具有重视节假日体育文化的传统。中国传统农业时期的农民体力劳作的辛苦,农村生活物质的匮乏,致使农民为了保证和储存农业劳动所需的体能,农民对身体的日常关照主要以静养为主。因此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和继承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体育文化,这些节日体育文化丰富着广大农村的节日文化生活,给农村贫瘠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节假日体育文化被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高,日常体育文化并没有随着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的改变向节假日体育文化与日常体育文化并重的方向转变,而是农村节假日体育文化与日常体育文化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节假日体育文化所占有体育资源高于日常体育文化所占有的资源。2010年江苏省G地区Q镇的体育文化发展资金共计58万元,节假日体育文化活动经费占Q镇体育经费总额的50%以上。晨晚练健身站点作为日常体育文化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募集活动经费,自我规划发展目标和方向,政府对其经费投入、日常指导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由此可见,日常体育文化作为农村居民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是真正实现农村居民体育生活化、日常化、长效化的具体体现。但是,从目前政府和社会对日常体育文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体育资源分配均低于节假日体育文化。由于政府的大量体育资源投入到节假日体育活动方面,从而放松了日常体育文化管理,对日常体育文化提供的公共服务普遍存在缺位,甚至缺失,影响了日常体育文化健康发展。例如:晨晚练健身站点对组织者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组织者是否发生变动,决定着晨晚练健身站点是否能够存在和存在的活力大小。因此,急需对最具日常体育文化特性的晨晚练健身站点进行组织设计和创新,保障晨晚练健身站点的持久性,稳固农村晨晚练健身站点的组织功能。
3 农村体育文化应对策略
农村体育文化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物质体育文化、节假日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精神体育文化、日常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农村各种体育文化的非均衡发展仅仅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其最终目标是农村各种体育文化的均衡发展,保障农村居民各种体育权利全面得到实现。因此,为了满足现代科技农业发展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农村体育文化应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转变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观,实现各种农村体育文化和谐发展,提高现代科技农业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3.1 提升精神体育文化的引导力
强调农村物质体育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并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为农村物质体育文化所创造的条件,但不能过分追逐体育器物而丧失其体育精神实质。因此,在保持物质体育文化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的前提下,更要注重精神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积极的、持久的引领作用,以科学的先进的精神体育文化为指导,保持农村体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3.2 巩固群众体育文化的基础地位
强调竞技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但不过分追求奖牌、名次而迷失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农村竞技体育文化的带动下,更要注重群众体育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意义和地位,并以群众体育文化发展水平考察和评判农村体育文化的总体发展水平,增加群众体育文化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投入,特别增加农村健身站点的组织化建设投资,提高对群众体育文化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3.3 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创新
强调现代体育文化对农村居民的冲击力,并以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心态接受现代体育文化,但不能一味盲从而丧失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个性。因此,在现代体育文化融入农村居民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要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对其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当今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诉求的变化,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文化新景象。3.4 加强日常体育文化的制度设计
强调节假日体育文化对丰富节假日文化内容、增加节假日祥和气氛的功能和作用,但不能过分追求体育文化的仪式性而忽视体育文化的日常性。节假日体育文化的短暂性、即时性和娱乐性与日常体育文化的日常性、重复性和持久性相比较,日常体育文化对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使体育成为农村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在充分发挥农村节假日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农村日常体育文化建设,并建立日常体育文化有效的保障机制。
4 结语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对农村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农村社会阶层日趋分化,农村物质体育文化与精神体育文化、节假日体育文化与日常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与群众体育文化、现代体育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等多元体育文化协调发展是农村体育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但凡文化繁荣的地区一定存在着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因此,对待日益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文化应像费孝通先生在其80岁生日欢叙会上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为了实现农村体育文化大发展,应遵循“和而不同”的文化共生共存基本理念,树立文化共享、文化宽容的“和而不同”的农村体育文化观,走一条“多元一体”的农村体育文发展道路,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大力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身体素质,满足农村居民体育需求,使农村物质体育文化与精神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节假日体育文化与日常体育文化及现代体育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和谐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张保华.现代体育经济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2.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编.体育科学词典[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3.
[4]刘梅英.契机与挑战:论当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的变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12 -14.
[5]熊晓正,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219.
[6]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