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青奥会之耦合
2012-12-07虞定海吴晓红
刘 靖,虞定海,吴晓红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武术代表团的精彩表演开启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奥运之旅。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有了进一步的“亲密接触”。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在中国南京举行,南京成为继北京后第二个与奥林匹克结缘的中国城市。面对新的奥运机遇,我们能否针对青奥会特点,实现两者融合的新跨越?
1 青奥会的由来:解决人文精神缺失问题 促进奥林匹克的新发展
在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中,一直有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传统。在196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开创了以奥林匹克青年营的形式邀请青少年参加到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来[1]。国际奥委会认为,仅仅通过一两种活动,还远远不能完成奥林匹克的教育目标。于是,又连续举办和开展了一系列的奥林匹克青年活动[2]。
现代以来,社会经济、科技水平迅猛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传播也不断加速,同时也衍生出诸如:奥林匹克过度商业化、权力腐败、兴奋剂滥用、黑哨、假比赛、成绩至上等种种人文精神缺失问题。这些问题危及了奥林匹克理想,影响了奥林匹克倡导的“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3]的形成。这些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同时,手握奥林匹克精神传递棒的青少年们,在“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合谋”下,在“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的背景下,他们的生活正面临着“遵循享乐主义、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暴力、毒品、性、网络、游戏”等各种各样问题的侵蚀[4]。国际奥委会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的提出了创建青年奥运会的决议,以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价值寻找新的发展趋向,促进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青少年一代中的价值传播。
2 青奥会的特色:突出文化和教育主题 强调文化分享和教育交流
青奥会虽然源自奥运会,但两者又有着显著的不同,即:青奥会更突出文化和教育主题,更强调文化分享和教育交流。国际奥委会特别强调青奥会的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竞技同样重要,拒绝锦标主义,并要求“参加青奥会的运动员从开幕式到闭幕式都要参加体育竞赛和文化教育计划规定的活动,而不能离开青奥会”[5],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青奥会价值理念,树立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榜样,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互动、共享氛围中快乐地成长。
南京青奥组委会针对青奥会的主旨及特色提出了“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拥抱奥运”的申办理念,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促进青年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并展现创造力;了解彼此,建立友谊,懂得责任和欣赏;崇尚公平竞争,关注健康和环境;心手相连,增进自信,传承文明”[6]。青奥会更加注重文化、教育与体育的完美融合,南京青奥组委会适时的提出了要举办一届有中国特色文化盛会的目标,使各国青少年们在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畅享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一届青奥会的成功举办也告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青奥会的文化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可见文化分享和教育交流活动的开展在青奥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 我国传统体育的和谐理念是促使奥运人文精神及青少年文化回归的重要方法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西方,其精神内核也与西方文明息息相关。“西方文化传统的主导特征,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表现出灵魂与肉体的对立,唯心与唯物的冲突,主体与客体的分裂。执灵执物,两极分化,这已影响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7]奥林匹克过度商业化、权力腐败、兴奋剂滥用等问题,包括目前青少年所面临的“自我价值感丧失”,沉溺于“暴力、网络”等现实问题,也与西方价值观密切相关。可以说,西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世界发展遇到的瓶颈应该到东方来寻找答案。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与西方不同质的传统特色文化。西方文化向外,中国文化向内;西方文化重超越,中国文化注重和谐;西方文化注重对人体的生理超越,中国文化重视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身体运动为载体淋漓尽致的阐释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观”:身心全面发展;人与人和睦共处;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等。传统体育文化所演绎的和谐理念唤回了世人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能够促进青少年文化回归,使之重新认识自我,适应发展中的社会,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1 重视身心整体和谐发展
身心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突出的技术特征写照。如在进行武术修炼中,练习者不但应体现“手眼身法步”的外在和谐,更应注重“精神气力功”的内在统一,身体内外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又如传统养生功法中,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方式,强化人体的身与灵共同“成长”,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感知身体、把控自我,体味生命价值的意义,从而使人以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成长。身心和谐既是方式、方法,也是传统体育文化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在寻求和谐的过程中,自身对机体的外在控制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心灵对身体的感悟也不断的深入,摆脱了西方文化中仅仅对“人体的生理超越”的极度崇尚。通过不断自我清晰定位的尝试,从而获得身心一体的趋向认同,为抵制西方“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滋生提供了良方。
3.2 引导人与人和谐相处
在体育活动中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合理合规的地方能在现实社会中起到示范作用。传统体育文化中讲究“仁,德”。孔子说“仁者必有勇”,《论语·雍正》中讲“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些都为人际和谐打下了基础。传统体育文化中特别重视对“德”的培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比武争斗,与西方竞技项目不同,它强调的是“点到为止”,以一种“更文雅、更和谐”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竞争。从而有了从称谓上就能直接体现区分喜好的“君子斗”和“小人斗”的说法。在武术训练中,有“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要求,表明守德是习武的先决条件,也更凸显了武术修习者重义轻利、止戈为武的精神境界。同时,传统体育文化中也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将“德”以外在的“礼”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今青少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暴力”问题,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意识,陷入了只有“武力”、“暴力”才能解决争端的恶性循环中。通过传统体育的修炼,在不断强化对生命意义自我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将“德”的要求内化为社会行为的实践标准,引导青年们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3.3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崇尚自然”,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只有与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促进人的持续发展。“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是对其鲜明的写照。如武术运动文化中,就有很多拳术取自自然,像猴拳,蛇拳,虎拳等;健身气功中的五禽戏,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这些都是人类对自然崇拜的表达。在其训练理念的要求中,也须遵循自然规律。如形意拳练习中,依照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练习的动作也有所不同;一天当中不同时间练习,要求也会有明显的区分。个体的完善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涵养,同时个体的发展也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只有正确认识了这一关系,才能进一步提升作为人类的使命感;才能在实践中以自然规律为原则,遵循事物的正常发展,避免人类自身“歪曲的前行”与“自我毁灭式”的发展态势。可以说,传统体育文化为青年们提供了一种健康生活的范式。
4 我国传统体育的教育取向符合青奥理念的内在需求
青奥会是奥林匹克中的一员,其价值导向是对奥运精神的完善和提升:希望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更快、更高、更强不仅仅指运动能力的提升,而有更深的含义,即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有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并且在社会的复合环境中,使这种源源不断的奋斗的精神成为激发他人向上的榜样。其精神价值的发挥依赖于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重要形成时期的青年们,需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促进他们价值取向的日臻科学、完善。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历史悠久,从作为古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射、御”到现今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各传统体育项目,无不展现了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深刻的教育价值,并契合青奥会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4.1 传统体育培养人良好的竞争意识
我国传统体育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在秦以前,便把“射、御”等作为教育内容。《孟子》中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其中“序者,射也”是说:序的意思是习射练武。在射之前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射和御不但起着“武备”的作用,也是社会秩序的理性表达,培养社会成员有序的竞争意识。在武术比赛中,运动员上场时须先行抱拳礼,当比赛结束后行抱拳礼才能下场。无不体现了一种文明的竞争意识,“先礼后兵”也是对此的完美诠释。传统体育比赛倡导公平竞争,竞争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实现自我超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今,“假哨门”“兴奋剂案”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功利主义、不公平竞争的产物。传统体育表达了和谐的竞争理念,现代竞技体育中召唤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回归。
4.2 传统体育培养青年人的整体发展观
我国传统体育历来重视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它认为,人类不但需要“强外”——锻炼我们的体格,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内”——修炼我们的心灵。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传统体育促使我们的身心融合为一体。现今是一个“个性”彰显的年代,许多青少年越来越自我,缺乏同别人正常的交流和协作。传统体育文化认为,人不仅是单一的个体,更是社会中的复合体,突出强调了现代社会中作为复合体至关重要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如在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运动中,既需要个人动作与意识的精准配合,更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舞动出龙的神韵,才能够体现华夏民族“龙图腾崇拜”的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内核。整体发展也包含了自然观内容,人类要持续的发展,必须要解决同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传统体育文化提倡亲近自然,崇尚自然。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完美的传达了这样的讯息,越过了西方文化中的“超越”主义,引导青年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3 传统体育能够培育青年人完善的人格
我国传统体育的生命力源自于人民,青少年在参与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为他们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在运动规则的约束下,有助于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能够理清思路而得心应手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在传统体育身、心、灵的修炼过程中,可以正确的认知自我,形成高度自控力,并提升对社会中人类关系的理解,培养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锻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和有助于自我持续发展的人格力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功夫熊猫2》配音的安吉丽娜·朱丽说,“特别是男孩们,精力比较旺盛,所以让他们修习中国武术是很棒的选择。他们能够从中锻炼自制力,学会尊重,以及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些意识,帮助他们分辨什么才是正面的,怎样的人才是好人,以及你究竟应该为什么而战”。
5 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秉承了北京人文奥运理念
北京奥组委根据奥林匹克发展的趋势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内在需要,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奥运精神,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的交流,并完善了奥运精神发展的新内涵。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北京奥运期间,对“人文奥运”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南京青奥会也提出了“人文青奥”的理念,这是对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继承和弘扬。理念的提出必将促进“人文思想”在青年群体的传播,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人文奥运精神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无疑,在“重建体育价值,彰显青年气质;弘扬体育文化自觉意识,重塑青少年主体意识”等方面,传统体育将继续发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完善的教育价值。
6 青奥会的举办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契机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将成为南京青奥会的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构建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随着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自然环境的不断消退,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劲侵蚀,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行在或已经消失。很多项目的习练人数越来越少,青少年参与比例越来越低。青奥会的举办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依据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活动理念,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一系列的开发、推广,吸引青少年积极的参与到各传统体育项目中去,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增添活力,已成为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促进青年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并展现创造力;了解彼此,建立友谊,懂得责任和欣赏;崇尚公平竞争,关注健康和环境;心手相连,增进自信,传承文明”,使之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并成为有别于新加坡青奥会的显著特征。提升青奥会的文化内涵,为青奥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7 在青奥会中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有利于中国武术进军奥运走向世界
奥运会具有显著的西方体育文化特征,仅有柔道和跆拳道来自于东方文化体系。继举办北京奥运后,为奥运大家庭贡献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国人的另一夙愿。北京奥运的举办为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由于武术在世界各地的普及程度的差异及其他原因,最终与奥运失之交臂,但各界人士并没有停止努力的步伐。
国际奥委会第123届全会于2011年7月5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罗格宣布:武术成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八个备选项目之一。国际奥委会将在2013年年初决定是否进一步缩小候选名单,并在2013年年底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会上选出最终入围的项目。武术在八个备选项目中并不占据优势,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恰逢青奥会于南京举行的绝佳机会,在青奥会中全面开展传统体育文化宣传活动,特别是赛前文化宣传活动,使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术项目。通过亲身体验等各种有效的感知途径,提升他们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和领悟,充分利用青奥会平台的全球传播优势,促进武术项目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为武术能够由备选项目跻身为正式比赛项目做好热身。
8 结语
青奥会是文化转型了的奥林匹克。她把目光更多的关注到了青年人的成长,拒绝锦标主义和成绩至上,突出文化教育活动是她的亮点,也是区别于传统奥运会的重要标志。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说:“怎么把文化教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融为一体,怎么使年轻的运动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文化教育活动,对于青奥会的成功至关重要。”他建议南京青奥会在设计、安排文化教育活动时,多结合本地的文化教育特点,从而让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中国[8]。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之精髓与青奥会理念相耦合。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团结拼搏、文明竞争、整体发展的教育内涵,为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和目标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实践素材;传统体育文化在青奥会场域平台的应用及弘扬,将大大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不断完善青奥会的内涵建设,在青奥会历史上留下中华民族的印记。无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将是南京青奥会区别于新加坡青奥会的特色之一,并将增大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成功入选奥运正式比赛项目的机率。
[1][2]王成,田雨普.论青奥会的创新、使命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2):13.
[3]奥林匹克主义[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044.htm,2012-03-07.
[4]周根红.青奥会与奥运会文化转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26-27.
[5][6]南京 2014青奥会[EB/OL].http://www.nanjing2014.org/cn/,2012-04-02.
[7]郝猛,陈彦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人文危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6):64.
[8]国际奥运会副主席:南京青奥会不必照搬新加坡[EB/OL].http://sports.163.com/10/1016/21/6J58H04I00051CAQ.html,20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