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2012-12-07王定宣刘中强黄山鹰
王定宣,刘中强,黄山鹰
(泸州医学院 体育系,四川 泸州 646000)
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王定宣,刘中强,黄山鹰
(泸州医学院 体育系,四川 泸州 646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传承理念,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非物质文化保护把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纳入政府部门管理发展,指导羌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广博深远内涵的提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羌族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把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研究,羌族传统体育属于第五项:传统体育和游艺类别。然后展开全面系统分析研究,逐步建立起羌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有关“羌族传统体育发掘研究”、“汶川地震后羌族传统体育的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研究”等国家级课题的成功申报等传承保护研究工作的启动,展示了国家对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羌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传承、走向的高度重视。
1 羌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1.1 时间流逝与地震加快了羌族文化失传的速度
羌族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早已成为濒危文化,羌族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发展时间流逝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加剧了许多文化已经失传的速度。近年来由于地震对羌族传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成多方面的损害。“汶川大地震”震级达到八级,给现代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对羌族现存物质文化造成极大的损失,例如古迹、文化典籍、传统村寨等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大了羌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难度。
1.2 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发展缺乏系统规划
对羌族传统体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事上是一个组织协调严谨、周密、系统的过程,需要对羌族传统体育、羌族社会生活与羌族发展需求的实际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考量和预测,从而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文化竞争中如何永葆活力,融入当今人们社会生活做出长远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羌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开辟了一个全新、广阔的保护前景。从事羌族传统体育研究者应秉承对羌族文化、对自己祖国民族文化负责的态度,对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进行系统规划。
1.3 羌族民众在传承中主体地位欠缺
羌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羌族的民族文化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鉴于这样独特文化特性,羌族民众在羌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非同寻常。人成为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关键,羌族民众才是真正熟悉精通羌族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而不是政府管理部门。所以在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体“羌族民众”作用,以引导为主、帮扶为辅,真正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1.4 传承人选择培养方式不尽合理
具有悠久历史的羌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形成文字,羌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承担这一任务主要是“释比”,释比从事任何法事,总要配合唱诵相应的经典,这些以口头形式存在的释比经典,也就成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宝藏。由此可见,羌族传统体育传承人“释比”在这一过程中的责任之重大。
为鼓励传承人能够进行传承活动,根据《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实行授予称号、奖励等方式,并且主管部门在经济方面给予传承人支持。作为一种文化不是单个人独立能够形成的,是依靠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依存共融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羌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是羌族民族共同拥有的,而且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只有羌族民众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而确定的传承人是一个单独个体的人,对传承人授予称号、奖励,如此不平等的对待会造成民众内心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影响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的使命感,从而提高传承人在传承活动中的效率。
1.5 羌族传统体育传承方式单一
在当前羌族传统体育的保护通常就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把表演的项目录制下来,把一些与之相关的物质东西保存在一起。通常人们把这叫做静态的保护,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弊端就是,这样只能保护到传统体育的形,而保护不到其内在的精髓,因为传统体育的表演是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形式紧密配合在一起。另外一种传承方式就是通过学校与社会这一途径,因为学校与社会教育则是实现动态保护的关键之所在。近年来有的羌寨组成展演团(例如汶川萝卜寨)吸引了一批人加入其中学习表演,拓宽了羌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渠道。
1.6 羌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自国家推广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羌族许多民族传统文化被成功申报。例如:表演艺术,羌族歌舞“羊皮鼓舞”、“莎朗舞”;口头传说和表述类神话、传说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濒临消失的羌族传统文化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增强羌族文化自信和羌族民众自信、繁荣我国多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迄今羌族传统体育还没有一套有效的系统评价机制。
2 羌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策略
2.1 构建有益于羌族传统体育传统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
从本质来讲,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元素存在于羌民族生活的一个角落之中。当前种种原因造成羌族居民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存环境不得改变,羌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独特文化岌岌可危。只有在现代羌族民众的生活中经常内容丰富而有活力的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这样的生态环境才是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
2.2 调动提高羌族民众作为传承者在传承中的主人翁责任感
保护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羌族民众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去传承本民族文化。羌族传体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庞大工程,是在各级管理部门协作配合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但是在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羌族民众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也只有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调动他们在这一活动中的自觉意识方能更好完成。
2.3 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进行长远规划与管理
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内部结构繁冗宏大的工程,要全面考量规划,按照一定层级体系来进行相应的保护发展。在体系中要重点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特点,根据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际情况,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建立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层级名录体系,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持及恢复搭建基本框架。努力汇集各方面的力量,提高队伍综合能力,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注重效率与质量。
2.4 加强对羌族传统体育全面研究和发掘整理并保存与传播
羌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民族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包括竞技性和表演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这些活动经过岁月流逝在地震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和访谈羌族居民等方式,对羌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发掘和整理,同时对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方式、时间等方面进行具体归类和整理。
重点推出一些保护研究项目,加大力度收集与羌族传统体育相关图片、录像、文献等相关实物,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建立羌族传统体育数据库和博物馆,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和归档。结合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注重羌族传统体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系统性与动态性。
[1]周毓华.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3):6-7.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0-35.
[3]陈兴龙.羌族释比经典的性质和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9):11-13.
[4]张春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与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15-18.
[5]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90-92.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Qiang Ethnic Minority
WANG Ding-xuan,LIU Zhong-qiang,HUANG Shan-ying
(Sport Dept.,Luzhou Medicine Inst.,Luzhou 646000,China)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given a new concept for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f Qiang Ethnic Minority and established a broad platform for development.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pu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Qiang ethnic minority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guid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culture of Qiang ethnic minority.The paper analys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Qiang ethnic minority and the its problems.
Qiang ethnic minority;traditional spor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80-05
A
1672-268X(2012)04-030-02
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