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气动呼吸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2012-12-05汤斌
【作 者】汤斌
上海市崇明县医疗急救中心,上海市,崇明县,20215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取样30例,均是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通气不足、换气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功能下降的危重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7—82)岁。其中,严重创伤10例(脑外伤6例,重度复合伤2例,严重胸部创伤2例),脑血管意外6例,阻塞性肺部疾病8例,急性CO中毒4例,心跳呼吸骤停2例。
1.2 准备工作
1)检查便携式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间的连接是否紧密 (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
2)简易便携式氧气钢瓶内或车载中心供氧压力是否足够,一般要求氧气压力>10kg/cm2。
3)连接管道是否通畅清洁。
1.3 应用指征和方法
呼吸机急救适用指征为:呼吸浅、慢和不规则,极度困难,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5次/分。 危重患者立即开放气道并建立静脉通道,使用车载负压吸引器清理口腔及呼吸道中的血液、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神志清楚、治疗配合的患者使用气囊面罩接连呼吸机 。半昏迷、昏迷、无自主呼吸者可行气管插管,并肺部听诊确定插管通气成功后,再连接呼吸机。使用多功能急救气动呼吸机辅助呼吸,可依据不同病情设置通气量,一般潮气量水平不高于(8—12)ml/kg,机械通气频率(10—18)bit/min,吸气/呼气时间比以1:1.5—2.5为宜。
1.4 急救途中病人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和血压情况。发现血氧较低,注意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气道是否完全开放或有痰液阻塞,必要时吸出痰液以保持呼吸机正常通气运作。躁动紧张的患者可做解释工作,注意自主呼吸与气动呼吸机的同步配合协调情况,并可酌情适量使用镇静剂。对心脏骤停者立即开放气道,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在转运途中以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主,包括稳定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心律失常等。
1.5 急救途中呼吸机监测
避免急救途中突然刹车和车床摇晃,以免造成机械通气接头脱落,使病人缺氧导致病情加重。随车医师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管道的连接情况及病情变化,发现管道脱落,及时连接固定。 做好患者或家属的心理安抚,避免神志清醒患者对气囊面罩及呼吸机的过度恐惧和逆反心理,消除家属过度恐惧及焦虑,并可请家属协助管理呼吸机使用状况。
1.6 急救转运后处理
将患者安全转运到达医院急救室时,应先取下气囊面罩后再关呼吸机;或直接从车上取下车载便携式呼吸机,持续机械通气至病人入院,待患着呼吸管道与院内呼吸机连接后再行撤机。做好与医院内的交接工作。呼吸机使用结束后,及时用肥皂水或有效氯消毒剂清洁螺纹呼吸管,把吸氧面罩再放于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清洁呼吸机主机,充好氧气瓶,检查车载供氧中心压力是否足够。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性能,并做好救护车及担架床的终末消毒。
2 结果分析
20例患者在使用便携式呼吸机支持8 min~12 min后,呼吸困难缓解或减轻,血氧饱和度稳步上升至90%以上,机体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CO中毒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急救效果良好;1例因痰液阻塞,在使用呼吸机后8 min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而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8%,后及时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2%,缺氧症状很快得以改善;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入院后经支持、对症处理及原发病的进一步治疗后病情好转)。
表1 30例呼吸机应用病人急救效果分析表Tab.1 The effect analysis table of 30 first aid cases using the breathing machine
9例危重患者急救转运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其它治疗支持下,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保持稳定,血氧饱和度稳定,机体缺氧症状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使用呼吸机总有效数29例,有效率为97%;死亡1例,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因心肺复苏失败,无效率为3%。
3 急救应用体会
通过对30例院前急救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急救效果分析,以及对患者或家属的随访了解,多功能气动呼吸机在院前急救转运途中,对解除呼吸困难、辅助通气和改善机体缺氧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急救人员正确操作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病人入院进一步救治奠定了基础。所以,正确、安全、对症使用多功能气动呼吸机,对于急救呼吸支持的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1]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建荣,蔡映云,何川华.气道湿化治疗的临床思维 [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9): 670-671.
[3]李宗浩.中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6): 379-381.
[4]陈晓梅,王可富.呼吸机临床应用指南[M]山东: 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05
[5]周晓娜,李茜梅.呼吸机的消毒保养与维护[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 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