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2012-12-03谭洪文徐淑静杨天和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糖原冠脉冠心病

谭洪文,何 茜,徐淑静,杨天和,吴 强

(1.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贵阳 550002;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贵阳 5500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 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也是T2DM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辅助性多功能致炎因子。它能调节体液和细胞免疫,在炎症和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了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IL-6的水平,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150例(男83例,女67例),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除外1型糖尿病、各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感染、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近6月有手术、外伤史。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正常值判为阳性,诊断CHD,否则为阴性),将150例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男25例,女21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阴性);冠心病组(男28例,女24例);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男30例,女22例)。另入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男28例,女22例)设为正常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受试者禁食12 h后于次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IL-6、空腹血糖(FBG)、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中5 mL血于室温静置2 h后,1 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清,取1.5 mL置于-80℃冰箱保存,以同一批号试剂测定血清IL-6。

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测量基础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休息5min后,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2次(其间间隔2 min)的平均值为准。血清IL-6检测选用美国R&D Systems公司提供的人IL-6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由芬兰Labsystems Multiskan MS352型酶标仪分析。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积分分段评价标准,采用Gensini积分[1]系统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每支血管狭窄≤25%为1分,~50%为2分,~75%为4分,~90%为8分,~99%为16分,100%为32分;根据病变节段乘相应系数:左主干×5,前降支近端×2.5,前降支中端×1.5,回旋支近端 ×2.5,前降支远端、回旋支远端、右冠近中、远端、第1和第2对角支、左室后支均×1,其余的×0.5;Gensini积分= 各冠脉节段狭窄程度积分×对应节段的系数之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数值变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SNK);两组正态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估IL-6与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比较

2.2 各组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CHD组及 T2DM 并发 CHD组 SBP、DBP、UA、TG均升高(P<0.05);且T2DM并发CHD组TG较T2DM组及CHD组高(P<0.05);与T2DM组相比,T2DM并发CHD组HbA1c更高(P<0.05);与CHD组相比,T2DM并发CHD组Gensini积分更高(P <0.05),(见表2)。

2.3 血清IL-6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CHD组及T2DM并发CHD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依次为 3.65 ±1.52 pg/mL,4.53 ±0.96 pg/mL,4.68 ±1.37 pg/mL,5.73 ±1.26 pg/mL,P<0.01);T2DM并发CHD组较T2DM组及CHD组亦升高(P<0.01);而T2DM组、C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临床指标比较

2.4 T2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所有T2DM患者为整体,以是否并发CHD为因变量y(是 =1,否 =0),年龄、性别、吸烟史、BMI、SBP、DBP、FBG、UA、TG、TC、LDL - C、HDL - C、HbA1c、血清IL-6浓度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有HbA1c、IL-6进入回归方程,常数为-21.370,OR值分别为 7.642(P=0.018)、4.062(P=0.005),二者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5 IL-6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分析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IL-6与Gensini积分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740,P <0.01)。

3 讨论

IL-6是一种辅助性多功能细胞因子,能调节体液和细胞免疫,在炎症和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广泛表达于活化的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骨细胞、静止T细胞、骨骼肌和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胰岛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等。炎症对T2DM的形成起着一定作用。许多研究表明,T2DM患者血清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的浓度升高。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之一致。奥地利Kopp等[2]及美国 Vozarova 等[3]的研究提示血浆 IL -6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这可能与IL-6促进脂肪分解、抑制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增加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抑制肝细胞胰岛素刺激的糖原沉积、降低糖原的合成及增加糖原的分解有关。此外,IL-6还可促进脂质氧化,升高血清游离脂肪酸,抑制脂肪组织脂蛋白脂酶的活性等而对抗胰岛素的作用。

免疫炎症过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亦密切相关[4]。IL-6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参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进展:①促进巨噬细胞表面LDL受体的合成及巨噬细胞对LDL的摄取,加速脂质的沉积,促进粥样斑块的形成;②诱导肝细胞产生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促进冠脉血栓的形成;③激活巨噬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聚集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内皮下参与斑块的形成;④以自分泌的方式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⑤调节黏附分子及其他细胞因子如TNF-α的表达,促进炎症反应,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的损伤可使TNF-α释放增加,而TNF-α又促进IL-6的释放,二者协同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内皮形成血栓;⑥诱导肝脏产生急性期反应蛋白,促进血栓形成;⑦刺激基质降解酶的合成,侵蚀斑块内的基质,从而导致斑块不稳定破裂[5]。Nossuli TO[6]等及 Okopien B[7]等的研究表明心肌梗死面积与血浆IL-6含量相关,IL-6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Nicolas Rodondi等[8]研究证实IL-6可作为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预测因子。

本研究显示T2DM并发CHD组血清IL-6浓度较T2DM组及CHD组升高(P<0.01),IL-6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与Gensini积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740,P<0.01),进一步证实血清IL-6可作为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预测因子,并可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带来新的思路和依据。

[1]Gensini G G.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1983,51(3):606.

[2]Kopp H P,Kopp C W,Festa A,et al.Impact of weight loss on inflammatory protei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 in morbidly obese patient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3,23(6):1042- 1047.

[3]Vozarova B,Weyer C,Hanson K,et al.Circulating interleukin-6 in relation to adiposity,insul- in action,and insulin secretion[J].Obes Res,2001,9(7):414 -417.

[4]Szekanecz Z,Kerekes G,Dér H,et a1.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N Y Acad Sci,2007,1108:349 -358.

[5]刘晓柳,李光千.白介素-6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2):189-191.

[6]Nossuli TO,Lakshminarayanan V,Banmgarten G,et a1.A chronic mouse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essential in cytokine studies[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0,278(4):H1049—1055.

[7]Okopien B,Hyper M,Kowalski J,et a1.A new immunological marker of atherosclerotic injury of arterial wall[J].Res Commun Mol Pathol Pharmacol,2001,109(34):2412248.

[8]Nicolas Rodondi,Pedro Marques - Vidal,Javed Butler,et a1.Marker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Inflammation for 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lder Adults[J].Am.J.Epidemiol,2010,171(5):540-549.

猜你喜欢

糖原冠脉冠心病
体育运动后快速补糖对肌糖原合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什么是糖原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