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2012-11-30陈璐,卢清
陈 璐,卢 清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教育教学研究
家庭教育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陈 璐,卢 清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男女平等一直是社会所提倡的,但是目前我国女童的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现象,这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是不利的。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组织,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平日的亲子接触中,父母的性别观念、性别刻板印象等都会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以及养育方式传递给儿童。因而家庭教育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且重要的影响。
性别角色;女童;家庭教育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儿童从出生之时起就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虽然男女平等的思想已被民众普遍接受,但是目前对于女童的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平等,尽管这种不平等有些是无意的。女童教育中存在的这种不平等会给女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女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波伏娃说:“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逐渐变成一个女人的……正是社会化整个过程产生这种东西……”[1]。儿童从通过观察他人的习惯行为中获得有关性别角色的信息,尤其是观察父母的行为并接受了父母许多关于性别价值上的认识。父母是家庭的核心成员,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的原点就是家庭。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自己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的态度和看法,并通过交往互动传递给儿童,进而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发展。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其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因而本文中所指的女童并不局限于学前儿童。对于女童的年龄界定,本文采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将 0~18岁的女性都视作女童。
一、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概念
1. 性别
通常我们所说的性别是从生物学特征的角度来理解的,即“男性”或者“女性”,称之为“自然性别”。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表现在整个个体生命的性分化和性成熟过程之中,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对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个体的心理和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受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2. 性别角色
康士坦里诺普勒在 1973年对性别角色研究进行了理论性的定义,对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加以界定:“性别角色的特质多少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两性划分相对稳定的特质。”[2,p227]他主要是从生理学角度对性别角色进行了定义。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更多的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对性别角色进行了定义。如“性别角色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传统中,众所公认男性或女性应有的行为。因此性别角色乃是经由行为组型来界定,而行为组型包括内在的态度、观念以及外显得言行服装等”[3]。
3.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指的是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是个体关于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的学习过程,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对个体来说,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如何对自身的性别认同有机地与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整合起来[4]。男女两性在社会中通过学习、领悟和效仿来完成自己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二、性别角色形成的相关理论
性别角色的形成不是由先天性所决定的,而是社会文化作用的结果。但是对这种性别角色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观点。下面主要介绍三种比较主要的理论观点。
1. 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性别认知对他们的性别角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别认知的第一步是获得性别认同,一旦建立了性别认同,儿童就会主动地寻找区别男孩和女孩的活动、行为和价值观等有关信息。他们无需得到成人的直接鼓励和指导,而是自发地构建在他们周围的每一种性别角色的知识,然后又自然地去评价这些与他们性别有关的模式[5]。柯尔伯格将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性别认同阶段。儿童在2~3岁的时候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同时也知道别人的性别;(2)性别固定阶段。儿童在3~5岁的时候能够意识到性别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3)性别一致阶段。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因为人的外貌和活动的变化而改变的,同时也愿意接纳自己的性别,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与性别一致。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性别认知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属于认知发展的一个方面,是个体对自己性别以及有关不同性别的活动特征的认识。
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的核心内容是模仿和强化。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认为,直接学习以及对同性榜样的观察学习或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获得的基础[6]。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强化从而使性别定型化。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因为不同的行为而受到不同的对待,奖励或是惩罚。儿童通过对他人的观察逐渐学会了与自身性别相符的一系列行为。
3.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对儿童对性别认识的解释。性别图式是指用来选择和加工与性别有关信息的知识结构。图式加工理论的基本单元是图式。其假设是儿童和成人都有关于性别的图式,即一套系统化了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观点与期望,这些图式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
性别图式理论认为,一旦儿童获得了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凡是背离性别规范的事情,儿童就很少注意或是记住它,儿童会强化那些符合图式的信息。
性别图式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也十分重视儿童自身构建性别图式的能动作用,是研究儿童性别角色定型化理论中的比较新潮的理论。
以上的三种观点都强调了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儿童的学习、模仿成人有关的,而父母作为与儿童较早且长期接触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女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直接作用于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多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7]。
从女性怀孕开始起,父母就对腹中的胎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期待,甚至有的父母在这一阶段就开始构思日后对儿童的教育。当孩子刚刚出生时,父母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通常来说,父母会因为子女的不同性别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这种不同的教养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影响着孩子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尤其在学前期和青春期。
1. 学前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学前期是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在这一时期所获得的有关性别角色的信息、观念等都会影响儿童日后的性别行为。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定势及性别观念,是成年人高度明确的性观念和信念的基础,也是影响成年性行为的重要因素[8]。另一方面,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还会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在日后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上采取正确的态度。父母的教养方式中包含着明确和模糊的性别角色教育,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并丰富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因而父母要重视教养方式对学前女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的游戏世界往往被父母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贴上性别标签。儿童在认知能力不强的阶段,会通过性别标签来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传播学中的标签理论指出,当个体被贴上一类标签后,个体的行为就会被标签所影响,最终导致个体成为标签所指向的那类人。也就是说,儿童丰富的行为、个性会因为性别标签的指示而消失泯灭,强调性别标签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不利。这种性别标签在儿童的游戏中主要表现为父母对玩具以及游戏类型、游戏角色的选择和分配。
观察家长在为男孩和女孩选择玩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家长总是习惯性地给男孩购买汽车、变形金刚、手枪等具有很强操作性玩具,这类玩具是偏向于社会的;而家长则会为女孩准备洋娃娃、餐具等玩法较为单一的玩具,且这类玩具是偏向于家庭的。家长对玩具采取这样的选择,通常是出于无意识的,并且认为这样的选择分配是合乎常理的,并没有带有性别歧视。其实,父母的这种行为已经在不经意之间将成人世界的男女职业分工的方式和工具带入了儿童的世界,男孩和女孩通过玩具的使用逐渐掌握哪些工具是属于男性的,哪些工具又是属于女性的,这种使用玩具的区别导致了儿童活动方式和角色扮演的性别分化。
在游戏类型的选择方面,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也有很大的差异。对于男孩,父母会更加鼓励男孩玩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或是户外游戏,比如踢球、玩泥沙、奔跑等等。而对于女孩,父母则更多的是希望她们能够呆在室内玩游戏,比如“过家家”这一类的游戏,当女孩试图奔跑、打闹的时候,父母则会阻止女孩的这类行为。另一方面,若是男孩女孩共同游戏的时候,父母也会要求男孩能谦让女孩、保护女孩。当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父母常常会说:“因为你是男孩子嘛!”
同样,在游戏的角色选择分配中,这种不应该因性别差异而存在的差异很明显。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拟性,但是儿童的游戏又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模仿、想象来创造性地整合和表现周围的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实践着他们所理解的社会文化中的有关性别角色规范[2,p237]。对年幼儿童,特别是那些自己还没有确定游戏角色的儿童,父母一般会无意识地按照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对儿童进行指导。比如,总是安排女孩扮演护士、妈妈、医生、秘书等具有服从性的角色,而将那些具有独立性、支配性的角色,如警察、干部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角色安排给男孩扮演。
儿童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成人贴满性别标签的世界里,通过这些标签来形成适合自己性别的概念,以此来指导自身的行为活动。仔细观察孩子生活的环境,我们不难发现性别标签的存在。例如对孩子的取名就具有性别意义。女孩的名字多数会取“洁”、“丽”、“静”、“芳”等这类女性化的词语,显现出漂亮、贤惠、整洁、倾向于家庭的特点。在给儿童的衣着打扮上,也显示出性别标签的存在。例如,女孩通常梳着小辫,头上戴着漂亮的发卡,衣服的颜色也比较亮丽。而父母对女孩的言行举止也十分关注,他们不允许女孩跷二郎腿、大声叫喊,当女孩哭泣时,父母则是会给予安慰;当女孩遇到困难时,父母也多半会帮助其解决困难。
孩子在学前期这一阶段所接受的信息,形成的认知会影响日后的行为活动。因而,对于女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应尽量避免出现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在玩具游戏的选择上,父母也应该多鼓励女童多玩异性所玩的玩具游戏,和男孩在游戏中平等玩耍。以全面地发展女童的个性。
2. 青春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青春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建立在人的生理变化基础之上的。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发展迅速,心理的发展则滞后于身体的发展,使青少年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因而,这一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女童的性别角色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女性青春期到来的时间一般早于男性,身体上明显的变化会使很多女童开始关注两性之间的差异,并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异性的目光。父母在青春期采取正确适当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女童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帮助女童平稳度过这一心理失衡时期。女童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月经的到来,它表明女孩已经具有了生育功能,这成为女孩重要的生命事件。它增加了女孩性别认同的自觉,使她们进入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性别认同中。很多女孩在提到月经的时候总是会使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月经”一词,比如“倒霉”、“大姨妈”等词语,而且有些女孩还认为来月经是肮脏的、不干净的。在杜学元教授主持的“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研究”的调查中显示,不少女孩将自己成绩不如男生归因于“女孩一来月经就不如男孩聪明了”。由于缺乏对月经的正确态度和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导致一些女孩产生厌烦、消极的情绪,这种对自身生理正常反应的歧视使这些女孩的性别认同充满自卑感。
女孩月经的来到也使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已经长成一名少女,出于对女儿的关心父母会进一步强化对女孩社会角色的教育与行为监控。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以及社会大众对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褒扬女孩的某些性格特征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同时会对女孩其他一些性格特征和行为活动表示不满并禁止这类特征行为的出现。
表1 家长最欣赏和最难容忍的性格特征比较表(单位:%)
父母对女孩行为和性格的要求总是会根据社会文化的性别规范来要求女孩的行为和性格,希望女孩要像一个女孩子的样子,努力成长为社会所公认的温柔、顺从、听话、服从他人的“好女孩”。而在学业、理想、职业上,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一个积极进取、具有独立性和主见的“好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读书,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父母意图塑造一个比男孩更有竞争力的女孩,以弥补女性本身在社会竞争中的劣势。这样的双重标准常常造成女童的内心冲突,影响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对女童个人发展所带来的弊端,因而对女童采取了一种“把她当成男孩来教育”的教养方式。事实上,这样的教养方式存在着潜在的不平等。父母对于女童给予过高的期望,以男孩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女孩,势必会让女孩处于超越其承受能力的学习环境之中,对女孩性别角色、情感、性格的发展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女性在生物特性上存在着优势,因而以严格的男孩标准来要求女童会给女童形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影响女童的性别观念,造成女童的困扰,甚至使女童对男性产生厌恶或是鄙视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在青春期表现得十分明显。在青春期形成的这种情绪和观念会影响到女童对异性的评判,进而影响到女童恋爱观的发展以及对婚姻感情的态度。
四、父母对女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1. 父亲对女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研究母亲对女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父亲的作用。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男权社会,在中国大部分家庭中父亲的地位往往高于母亲的地位。父亲的性别行为榜样作用会影响儿童的性别统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影响儿童性别行为角色的获得并与儿童性别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2,p246]。因而,在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中父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俗话说,严父慈母。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总是扮演着一个严厉、理性的角色。父亲和母亲不同,母亲常常会给予儿童温暖、关怀甚至是溺爱,这种态度在男女孩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心理学家发现,父亲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而母亲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父亲那样明显[9]。在女童的活动中,父亲总是会鼓励女童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着力培养女童的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精神。在满足女孩玩洋娃娃的要求之后,父亲也会经常带领女孩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性强、有立体抽象思维的游戏,让女孩在游戏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女孩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父亲的这一系列行为打破了女孩只能安静活动、游戏的传统束缚,丰富了女童的性格和品质,让女童对性别角色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促使女童性别角色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父亲对女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父亲对女童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获得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父亲性别行为榜样的作用是促使女童性别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2,p246]。对于女孩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研究认为,这不仅与父亲的男性化有关,还与父亲对女儿模仿母亲、参与女性活动的赞扬有关,而与母亲的女性化发展无关[10]。父亲是女孩接触时间最早也较长的一位异性,在与父亲的相处之中,女孩可以获得保护和安全感,能够从父亲的身上获得有关异性的品质,并常常把父亲设置成为心中的一个参照,将其他异性的行为、品质与父亲的行为、品质进行对照。美国的心理教育学家尼金·玛洛娜指出,当女儿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后,她会把父亲作为生活中关系密切,甚至最为重要的感情联系的纽带,父亲的言行举止往往成为女儿的“明镜”,并且使其适应生活的独立感和自信心也日益增强[11]。女孩与父亲的关系以及父亲的性别行为还会影响着女孩日后的择偶观、婚姻观。父亲特有的性别角色示范以及行为强化模式让女童获得了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
在现今社会许多父亲将自己的精力投放到工作中去,被迫淡出对女儿的教育,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女儿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少,只将自己的关注点放置在女儿的学习之上,忽视了女儿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女童健康全面发展。
2. 母亲对女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母亲通过自身的经历明白,女孩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要有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学历上。越来越多的母亲倾向于让女儿能够多读一些书,对女儿的受教育期望程度较高,她们相信,女孩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能够使女儿获得更多的自信与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将“相夫教子”视为女性唯一生活目标的观点早已被时代所抛弃,越来越多的新女性发出“女性自我独立”的声音。然而社会的优势资源仍被广大男性所拥有,女性在社会尤其是在就业发面仍然困难重重。所以在女性宣称独立、不依赖于男性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女性选择向现实妥协、退缩,重新回到依赖男性的传统中。从女性的角度来说,母亲希望女儿能够独立自强,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又希望女儿能够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中生活幸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迫于现实的压力,女儿很可能处于劣势地位,而又没有强大的力量来改变这种现状,因而只能寄希望于“另一半”。母亲们希望女孩能够读到本科或是硕士,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这样的本科或是硕士学历能够提高女儿在婚恋中的“价码”,帮助女儿找到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伴侣。母亲的这种矛盾心理对女儿的性别角色发展造成了影响,女孩对自己所要扮演的性别角色感到了矛盾与冲突,从而造成了女孩们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不同步,也表明了目前我国女童性别角色发展并不完全健康,在思想上并未真正接受男女平等。
家庭是儿童长期生活的活动场所,家庭教育往往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不容忽视。父母在教育女童时,要避免典型的男性化或是女性化倾向,也要避免无意识地流露出自己的性别刻板观念,而应对女童实施恰当的家庭教育,帮助其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1]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309.
[2] 杜学元.城市进程中的中国女童教育: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3] 郭爱妹,张雷.西方性别角色态度研究评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3-76.
[4] 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56-57.
[5]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3.
[6] 陈红.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评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63-66.
[7] 王俊红,王欣.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17-19.
[8] 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9]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35-436.
[10]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432.
[11] 马文,张祥静,编译.给孩子更多的父爱[J].父母必读1993(6):242.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n Development of Girl’s Gender Role
CHEN Lu, LU Qing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Modern society is a society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However, gender inequality still exists in China’s education. It is not favorable to the girl’s gender rol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s source of education; parents are the first teachers of their children. In everyday life, parent’s perceptions of gender and gender stereotype will play a part in their behavior and parenting style. So, family education has a subtle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of girl’s gender roles.
gender role; girls; family education
2011-12-28
陈璐(1988-),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
G78
A
1009-9115(2012)03-01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