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立法建议
—— 以唐山钢铁物流产业园区为例
2012-03-24赵婉华
赵婉华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立法建议
—— 以唐山钢铁物流产业园区为例
赵婉华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通过对我国当前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制约我国钢铁物流园区发展的瓶颈因素,以唐山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为实例,从立法角度提出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钢铁物流;物流法律;物流园区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达到年产7亿吨,超过美国和日本的钢产量总和。钢铁产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钢铁物流的巨大需求,我国钢铁企业逐渐呈现出以物流为纽带,跨行业结盟的重要特征。现代钢铁物流侧重以整个钢铁产业链为通道构建无缝衔接的现代物流体系,从而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钢铁产品在产业链中的流通,充分发挥物流“第三利润源”的作用。而作为现代钢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钢铁物流园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和支持。整体上来说,我国钢铁物流的现代化水平较低,效率相对低下,功能比较单一。钢铁物流行业缺乏整体规划,布局混乱,整体效益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物流行业标准和相关立法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相互不协调的现象、缺乏系统性、不少物流关系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物流业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等等。在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立法方面,目前并无系统有效的法律体系对其进行调整规范,从而造成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此外,从法律效力上来看,我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从时效性上来看,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由此可见,在物流行业立法尤其是特定产业物流园区建设立法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1.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钢铁行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近年来我国钢铁物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设施的完善和整个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使我国钢铁物流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和流通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具体产量比例如图1、2所示。钢铁工业产品年货运量占全国铁路年总货运量的8%到10%左右。作为钢铁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提,我国交通运输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在铁路方面,国家新建铁路22条共计1.7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8条共计7 000公里。2006-2010年铁路建设总投资12 500亿元,年均2 500亿元,与2005年投资水平相比增长160%,其中2006年安排铁路建设投资1 600亿元,其后呈逐年递增态势[1]。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复线和电气化比例分别达到45%以上;在公路方面,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运输体系的逐步完善,极大促进了钢材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围绕钢材物流,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钢材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现代钢材物流服务业框架基本形成。
图1 1982-2010世界钢产量
图2 1982-2010中国钢产量
2. 钢铁物流园区的建设现状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一般指在物流作业集中地点,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钢铁物流园区是对钢铁物流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物流功能区域。园区依托相关的物流服务设施,进行钢铁的原料采购、流通加工、仓储和配送等一系列与降低钢铁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提高钢铁物流服务水平等相关的服务[2]。钢铁物流园区在钢铁产业链中的地位如图3所示。
图3 物流园区在钢铁产业链中的位置
随着钢铁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钢铁贸易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钢铁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钢铁集团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物流模式的改变上,一些大型钢材交易市场逐步进行分工整合,向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园区迅速发展。此外,物流园区也开始朝着多样化趋势发展,物流园区的功能不断扩展,现代钢铁物流园区不仅包括运输、加工、存储、配送等传统服务内容,而且还可以承担钢铁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分销、金融、物业、电子商务等组合性增值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钢铁供应链各节点间高度协同。目前我国有近300余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西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区域的钢铁物流节点城市都陆续建设了钢铁物流园区。通过钢铁物流园区的交易、仓储、剪切加工、配送运输、物流金融、信息处理、保税物流、中转分拨以及增值服务等功能,有效的实现了钢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降低钢铁物流服务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钢铁生产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到钢铁流通的环节中,例如,宝钢集团在主要发达国家设立了销售贸易中心,在国内成立了区域性贸易公司,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也在上海、广东、青岛等地建成;首钢建设了大型现代化综合性钢材物流基地,集交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于一体。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物流发展和物流园区建设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从行业整体来看,钢铁流通也低于全国其他产业水平,钢铁物流还处于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主要表现为:钢铁供应链缺乏整体规划;物流水平不高、方式单一;流通渠道冗长,分级不清,未形成通畅的网络;物流成本高;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以及专业的物流解决方案;信息化程度低;大部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无法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优势等。现有钢铁物流的发展已落后于生产和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成为了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物流产业园区相关立法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我国物流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多,基本构成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法律体系框架,具体可归纳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框架
现行的物流法律规范对维护目前物流业的基本经济秩序、调整传统物流行业法律关系、规范物流市场运作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然而,对于现代物流而言,现行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对于调整和规范新型物流产业模式中特定法律关系主体间行为和关系仍存在一定缺陷,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历史条件的限制,现行的物流法律规范基本属于原生的物流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如《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与《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只对物品的体积和重量的范围作了规定,在范围的取值上却有所差异。又如《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轻浮货物体积以立方米为计算单位,《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则以独自设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为计算标准,以致实务运作中纠纷多多,并且这一规定与国际运输集装箱的标准化规格也无法接轨。我国现行物流行业法律法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现行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多是政府行政部门根据各自的行业特殊情况和部门利益制定和颁布的,缺乏系统性,使得物流法律法规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难以落到实处。现代物流要求打破传统物流行业和区域的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必然要求相应的物流法律法规与之相衔接,并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物流法律规范。
2. 物流业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
从完整性上来看,目前不少物流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行为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我国物流业仍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现代物流业务涉及服务种类多,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仓储和运输,而对于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我国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规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比如对于物流标准化问题,我国目前只颁布了《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化规定》,而对于物流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设施和装备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则无规定。对于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及园区运作规范问题,物流产业园区中法律主体关系问题,也无特定法律加以指导、规范。
3. 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
从法律效力上来看,总体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也是我国现行物流法律法规的缺陷之一。现行物流法律体系中,多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和颁布的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立法层次低,规范性不强,不利于物流业者在物流活动中查询、参照并适用。另外,我国立法技术和水平有限,使得物流法律法规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 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从时效性上来看,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现行物流法律法规较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更难适应新型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我国现行物流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正和补充,对于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应当进行废止,对于相互矛盾或冲突的法律文件应当进行整合或者统一,以适应国际标准和要求。
三、钢铁物流园区发展相关立法建议——以唐山钢铁物流园区建设为例
1. 唐山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及其发展状况
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前列,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东北和中南部地区。其中华北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52%,是主要钢铁产地,而华北地区的钢铁生产则主要集中在河北的唐山地区,根据河北省铁矿资源分布统计,唐山地区铁矿资源在全省所占比例为78%,钢材产量2010年占全国总产量的10.8%[3]。巨大的钢铁产量九成以上需要输往外地,因此现代物流对于唐山钢铁产业来说意义重大。
多年来,唐山钢材流通领域的现代物流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也涌现出一些专业的钢铁物流基地和钢铁物流园区,例如唐山北方钢铁交易中心、唐山和平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唐山天明钢铁物流园区等。其中,唐山天明钢铁物流项目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实现年储存钢材280万吨,年销售钢材(吞吐量)560万吨,年加工量50万吨,解决就业1 500人,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利税9 000万元;由唐山市政府组织筹建的全市范围的钢铁物流基地——北方钢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交易中心集中组织各个钢铁企业产品的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极大地提高了钢铁产品的物流效率,节约了钢铁企业的成本。
虽然近几年唐山市钢材商贸、钢材物流企业不断涌现,物流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唐山钢铁贸易企业的物流成本仍然占很大比重,有调查显示,唐山钢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达20%之多,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另外,在实际钢铁流通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园区管理不规范、物流基地建设不合理等等,最终导致资源浪费,钢铁流通效率低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园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销售网络不健全
唐山钢铁物流园区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钢铁物流行业尤其是物流园区建设方面能够参考和学习的成功案例不多,钢铁物流园区整体规划不科学,钢铁物流各个环节的协调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企业经营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唐山现有钢铁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企业间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钢铁物流业整合难度大,物流资源难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传统钢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运营方式使得钢铁物流企业集约化程度低、标准化难以为继,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难以发挥唐山钢铁物流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3)信息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
唐山钢铁物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诸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落后,直接影响到钢铁物流企业的发展和钢铁物流园区的建设。
(4)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并没有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对钢铁物流产业发展以及物流园区建设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规范和制约,如有关物流企业和物流需求者的法律地位、物流活动中所建立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有关物流经营主体资质、市场准入、主管部门对物流经营行为的监管、反不正当竞争以及违反上述规定的处罚规定以及有关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如包装、搬运和装卸等物流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统一等等,造成唐山钢铁物流市场管理混乱。
2. 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相关立法建议
鉴于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在调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园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法律形式确定政府对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的扶持政策
钢铁物流产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钢铁物流的新兴模式,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扶持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发展的力度,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为钢铁物流园区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以及融资便利,提供更优厚的税收政策等等。
(2)规范物流园区运作,对物流园区进行整体规划
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物流园区运作的成功案例,结合唐山本地特点,对钢铁物流园区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3)明确物流园区经营主体间法律关系及地位,规范合同关系
在钢铁物流运作流程中,为规范参与主体各自的行为,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应对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中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减少纠纷。对新业务、新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
(4)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针对物流经营主体资质、市场准入条件,反不正当竞争以及违反上述规定的处罚措施等等,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其他企业一样,物流企业也必须具有法律所规定的主体资格。物流企业自身的主体资格和权益必须由法律来确定和保障。
(5)制定标准的技术操作规程
如物流活动中的包装、搬运和装卸等物流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而钢铁行业在唐山以至整个冀东地区都属于传统产业,要使传统产业适应新的物流方式,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政府到企业逐步调整和适应。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只有建立一套完整和科学的规则,才能让传统行业焕发新的生机。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6-2007) [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253-260.
[2] 于定勇,郭红亮.现代物流法律制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35-245.
[3] 刘国中.唐山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5:7-8.
(责任编辑、校对:王学增)
The Problems in and Legislative Proposals for Steel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s—— A Case Study of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ZHAO Wan-hua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By analyzing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the necessity of such park and the bottlenecks re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parks in China is revealed. At last, taking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as exampl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 iron and steel logistics; logistics law; logistics park
DF41
:A
:1009-9115(2012)03-0126-04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103320)
2012-04-24
赵婉华(1980-),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