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和直径标指“粗”的意义和来源
2012-11-30刘永华
刘永华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语言学研究
周长和直径标指“粗”的意义和来源
刘永华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粗”有两种名词性用法,“粗1”用作周长标指,“粗2”用作直径标指,两者分别源自于唐代和明代,其前身是周长标指“大”,“巨”在“大”的影响下,自汉代时就偶尔用作周长标指。这些用法此前尚未得到认真的探讨。
粗;细;大;周长;直径
空间量“标指”是李宇明先生提出的概念,用以指称汉语空间量表达中的各种维度标记,如“大”、“长”、“高”、“面积”、“见方”、“立方”等等[1]。我们认定的空间量标指,为名词性用法,主要功能为“与数量词组合、表达空间维度量的大小”。除此之外,都不是空间量的标指用法,而是其它用法。例如:
(1)天师喝声道:“长!”那万数的道童儿就是长,就有十丈之长。天师又喝声道:“粗!”那万数的道童儿就是粗,约有五七尺围之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十二回)
例(1)中的“长!”“粗!”都是动词性的“长高”、“长粗”之义,而“十丈之长”、“五七尺围之粗”则指名词性的“长度”、“周长”之义。
空间量标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标指的意义发展和来源、标指相对于数量词的分布、标指的词汇替换[2]。
一、“粗1”和“粗2”
现代汉语中,“粗”可以作周长标指,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粗1”。例如:
(2)高18.2米、粗12.54米的“二将军柏”就成了中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北大CCL语料库》)
(3)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百度百科·嵩阳书院》)
人们在生活中对于树粗细的测量,一般以周长表示,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关,因为很少有人把树伐倒锯开测量直径的。像上两例中的柏树,又是文保对象,不可能测出直径。两例对照,例(2)用“粗”、例(3)用“围粗”,“围粗”之义即为周长,“围”本身就是周长标指之一。
“粗2”为直径标指。例如:
(4)仅仅手的食指就长达2.44米,粗为1米多。(《北大CCL语料库》)
(5)摆在人们面前的这只手仅食指就长达2.44米,直径1米多。(《百度百科·自由女神像》)
(6)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展出了自由女神擎着火炬的手臂,仅食指就长2.5米、宽1米。(《普利策筹款安放自由女神像》)
如果仅看例(4),“粗”到底指周长还是直径并不好判断。但与例(5)和例(6)对照,我们就会发现,“粗”所指的是直径,而且是对象较宽处的直线长度。
判断“粗”的所指,可以依据上下文、不同出处的类似文句比对、查证实物等方法。当这些依据都缺失时,歧义就会产生。例如:
(7)有时彩蝶王密集在伞形松树的枝杈上,其重量竟能使7厘米粗的树枝折断。(《北大CCL语料库》)
我们很难知道,例(7)中的“粗”到底指什么。如果像例(3)带上表示周长的“围”,或者像下例带上表示直径的“径”,语意就会显豁了。
(8)湖南、福建、云南有径粗70厘米,数百年生的大树。(《北大CCL语料库》)
“粗”有三种基本意义,本义为糙米,引申为“大”,又引申为形容词“粗细”之粗。这些意义在现有的辞书中有明确的反映。《说文解字·米部》:“粗,疏也。”段注:“疏者,通也。引申之犹大也。故粗米曰疏……凡物不精者皆谓之粗。”《广雅·释诂》:“粗,大也。”《汉语大词典》“粗”字条:“条形物的横剖面较大,与细相对。”这个解释指的是形容词“粗细”之“粗”的意义。
“大”义之“粗”先秦已出现。例如:
(9)“其器高以粗。”郑玄注:“粗,犹大也。器高大者,象物盛长。”(《礼记·月令》)
形容词“粗细”之“粗”,汉以后出现。《汉语大词典》所举唐代例子太晚。例如:
(10)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
(11)非长亦非短,非粗亦非细,种种悉端严,愿垂见纳受!(《华严经》卷第七十五)
因“粗”有“大”、“粗细”之“粗”两义,因而会产生字义不好判断的情况。例如:
(12)筕篖,似籧篨,直文而粗,江东呼笪,音靼。(《方言》卷六)
唐代开始,“粗”产生了名词用法,与“周长”同义。我们把这种用法叫做周长标指,即“粗1”。“粗1”作周长标指,与数量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对象周界的长度。唐以后常见。例如:
(13)山雪厚三尺,社榆粗十围。(《全唐诗》卷零二七八)
(14)(蛇)其身不翅百尺,粗可数围。(《玉堂闲话》卷四)
(15)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异。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吴郡志》卷四十九)
以上三例,“粗”皆与量词“围”组合使用,“围”是周长的度量单位。在河南方言中,周长的单位可以是“搂”,“一搂”表示两臂环抱的弧线长度。文献中有用“抱”的,与“搂”义同。也有用“把”的,指单手伸开的弧线长度。例如:
(16)此物足有五六尺长,一抱粗,浑身上下是黑色。(《三侠剑》第一回)
(17)细瞧千秋竹,种在波罗耶瓢盆中,高约七尺,粗不过盈把。(《明代宫闱史》第五十七回)
“粗”常组合的量词,一般为表示周长的“搂”、“围”、“抱”、“把”等,可见,“粗”用以指对象的周界长度。
“粗”用于表示腰围,指的是腰的周长,这是一种典型的周长,也由形容词用法转化而来。例如:
(18)出生女宝,不短不长,不粗不细,不白不黑。(《起世因本经》卷二)
(19)身高四尺,腰粗五围。(《绿野仙踪》第七十二回)
例(18)的“粗”与“细”对文,受否定副词“不”修饰,是形容词。而例(19)则与表示周长的数量词组合,成了名词,为周长标指。
“粗”、“粗细”都可以用作周长标指,与数量词组合。例如:
(20)故辀之伏兔之处,粗细之围有一尺四寸五分寸之二,与相应也。(《周礼注疏》卷四十)
(21)幌一幌叫粗,就有八丈围圆粗细。(《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22)手里拿着一样兵器,上半节有三尺围圆,下半节有斗来粗细。(《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六十二回)
(23)两个家人抱出青花白地、小口大肚磁罐来,约有三尺半高下,周围尺半粗细。(《绿野仙踪》三十六回)
(24)(蛇)腹部之粗,亦有几丈周围。(《上古秘史》第一百二十四回)
以上各例,“粗”、“粗细”多与“围”、“围圆”、“周围”等表示周长的标指词连用或对用,可见“粗”、“粗细”是用以指周长的。
“粗”作为周长标指,可以在其后带上“径”、“经”表示直径的词,用以指圆的直径。例如:
(25)立桅竿一根,粗径一尺,长五丈。(《纪效新书》卷十二)
(26)石有大小不等,粗可径尺,细可径六七寸。(《练兵实纪》卷五)
(27)今所见者,(蛇)粗围经尺而已。(《乡曲枝辞》)
在戚继光的书中,“粗”可能是“粗径”的省略,用以指直径,这是“粗2”的早期来源。例如:
(28)此器柄长八尺,粗可寸半。(《练兵实纪》卷五)
(29)柄长七尺,粗仅一寸,锋用两脊两刃。(明《练兵实纪》卷五)
(30)熟铁炮,长二尺,腹内粗二寸余。(《练兵实纪》卷五)
(31)如火箭头,长可七寸,粗可二寸。(《练兵实纪》卷五)
例(25)、例(26)、例(28)至(31)表明,戚书中既有“粗径”,也有“粗”,都分布在数量词之前;河北乐亭县[3]和北京怀柔[4]等地出土的明代铁炮,一般长为80厘米左右,内口径8厘米左右,与例(30)的尺寸近似。可见,这些“粗”应指直径才对。
有一种比喻型表量成分,常与“粗”组合。例如:
(32)其蛇粗如大指,长一尺许。(《岭表录异》卷下)
(33)他腰围有篓来粗,肚皮有三尺高。(《布袋和尚忍字记》第一折)
(34)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明《西游记》第三回)
(35)见大箐中有藤粗如碗,长数百丈。(《檐曝杂记》卷三)
(36)拉出单鞭,有鸡子粗,长有三尺二寸。(《彭公案》第四十一回)
以上各例,喻体“大指”、“篓”、“斗”、“碗”、“鸡子”(即鸡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一个正面可视的周长。而本体“蛇”、“腰围”、“柱子”、“藤”,并没有一个正面可视的截面。“粗”的喻体和本体不仅是可视与非可视的关系,即以易观测的对象表示不易观测的对象;同时,常取的是喻体的最大周长,像“鸡子”形容鞭粗,指的是把鸡蛋立起后、横向的最大外周长,其它各例均如此。这符合两条认知规律:人的认识由近及远、由易到难;人们倾向于取量大而不是量小的理解。
“粗”从元代开始后置于数量词或比喻型表量成分之后,如例(33)、例(34)例(36)等均是。与量词“围”组合而后置的例子如:
(37)有一棵枯树,两围来粗。(《三侠剑》第二回)
(38)那畜生的身段,有二十围粗,十五丈长。(《汉代宫廷艳史》第八十二回)
二、“细”和“粗细”
《说文解字·系部》:“细,微也。”《广雅·释诂》:“细,小也。”“细”在汉以后可以后带比喻型的表量成分,不仅用为周长标指,而且有细小之义。例如:
(39)毛长二尺余,细如丝,可以作布。(《神异经》)
(40)采桑钩长五六寸,细如箸。(《旧唐书》卷十)
(41)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梦溪笔谈》卷二十四)
“细了”是周长缩小之义,“细”为动词。例如:
(42)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西游记》第三回)
与“粗”相对用的“细”多非周长标指,而是形容词。例如:
(43)斧从柄催,入木透眼,其末粗者阔寸许,细者三分而止。(明《天工开物》锤锻第十)
作为周长标指的“细”很罕见。例如:
(44)(这匹马)细七寸大蹄碗儿。(《雍正剑侠图》五十七回)
“粗细”在小说中常用为周长标指,应反映了口语中的用法。多与比喻型表量成分组合,多后置。除上文涉及的例子外,再如:
(45)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太平广记》卷一九三)
(46)就变成做丈来多长碗来粗细的一根生铁棍。(《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九回)
(47)即变一条绳儿,只有头发粗细,倒有四十丈长短。(《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48)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49)惟有戟杆子抬住正梁,有茶杯粗细,长有一丈四尺,通是铁锈的了。(《说唐全传》第二十一回)
(50)就在旁边取过一根门闩,有一二尺粗细。(《说岳全传》第六十二回)
例(50)是数量词与“粗细”的直接组合,指的是周长的尺寸,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常见的是上面的几例用法。这几例用法之中,“粗”与“粗细”用法完全相同。
三、“大”和“巨”
“粗1”在唐以前一般以“大”表示[5]。“大”在甲骨文中本为大人形,后来可以表示普通的量大,指称各种对象,用于周长标指是其早期用法之一。例如:
(51)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山海经》卷十一)
(52)木大二围,长丈二尺以上。(《墨子》卷十四)
(53)大木百围之窍穴。(《庄子》齐物论)
(54)戊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大一围。(《汉书》卷二十六)
(55)郢人有买屋栋者,求大三围之木。(《淮南子》卷十六)
(56)有一蛇,大十围,长四五丈。(《搜神后记》卷九)
(57)本后于宅得一蛇,大二围,长五六尺。(《齐谐记》)
这些与表示周长的量词“围”组合的“大”,在指称对象、句法和语义条件等方面完全与“粗1”相吻合。这种用法在唐以后偶有使用。例如:
(58)支江人刘敏于江中接得一豫章木,大数十围。(《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四十二)
(59)轴木大七尺围方妙。(《天工开物》甘嗜第六)
“粗”与“大”偶尔可以连用为周长标指,成为双音节复合词。例如:
(60)拥来一条白鳗,约有五丈余长,十围粗大。(《东度记》第八回)
下面这个例子中的“大”是周长标指,还是表示比较义的“大了”,不好理解,似乎以比较义为妥。
(61)其一枝宿昔暴长,长一丈余,粗大一围。(《搜神记》卷六)
《说文》:“巨,规巨也。”《小尔雅》:“巨,大也。”“巨”为“矩”的本字,本为名词,是作矩形的工具。后有大义,又引申为周长标指,用例很少。例如:
(62)龟生三百岁,大如钱,游於莲叶之上,三千岁,青边缘,巨尺二寸。(《论衡》卷十四)
(63)黎人辄以蚺蛇为献,其长至丈,巨盈尺。(《广东新语》卷二十四)
(64)近岸皆岩怪石,巨皆寻丈,盘旋久之,始得至岸。(《淞隐漫录》)
例(62)的“大如钱”与“巨尺二寸”相对,“巨”即大义。例(63)的“巨”指蛇身的周长,与“粗”出现的句法、语义环境完全一致。例(64)的“巨”指周长还是直径不好说,但由于“巨”用例很少,可能没有发展出指直径的用法。以上三例,年代为汉和清,汉清之间的用例却告阙如,除了“巨”的确用例少这一原因外,这与可检索的数字化文献太少也有关系。但应能反映出大致情况。
四、小结
周长的表达式中,不使用周长标指,即无标记的,或使用其它周长标指的,也有很多用例。例如:
(65)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淮南子》卷九)
(66)泗水沙中涌出大杉木,围丈五尺,长六丈余。(《明史》卷二十九)
例(65)没有周长标指,“围”是表示周长的量词。例(66)的“围”不是量词,而是周长标指,因为其后有普通长度量词“丈”、“尺”。这些情况有另文说明。
与“粗1”相组合的量词,多为“围”、“抱”、“搂”等表示周长的量词,与“粗2”相组合的量词,多为“丈”、“尺”、“寸”等小尺度量词。这可能与“粗”所表示的值域有关,即为小尺度的对象,多为日常习见的树、蛇等条形物,再大一些的东西基本不能用“粗”来表示了,这应是人们所赋予“粗”的意义范围。
在“粗”、“细”、“粗细”、“大”和“巨”这个语义场中,“大”和“粗”是主干成员。“大”主要用于唐以前,由其发展出来的“巨”用例很少,可能是同义沾染的结果,不构成替换关系。“粗”在唐以后替换“大”指周长,明以后发展出指直径的用法。“细”和“粗细”都由“粗”发展而来。“粗”在文言和口语中都有用,“粗细”口语化一些。“细”则很少作周长标指,这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相一致,即人们心理上喜好大、多[6],语言上习用正面的“大”、“高”、“长”等表示相应的标指,而较少使用小义的“小”、“低”、“短”表示相应的标指。
这个语义场的发展可以表示为:
[1] 李宇明.论空间量[J].语言研究,1999(2):12-21.
[2] 刘永华.汉语面积表达与面积标指的演变[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1):96-99.
[3] 刘红.乐亭县发现三门明代铁炮[N].燕赵都市报,2010-8-18(8).
[4] 王宏伟,刘欣荣.北京怀柔出土五门明代铁炮[N].北京:北京日报,2004-3-29(10).
[5] 汪维辉.汉语中的十组表量形容词[A].徐丹:量与复数的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73-311.
[6] 张宝胜.副词“还”的主观性[J].语言科学,2003(5):75.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The Significance and Origin of Two Meanings of “Cu”, Circumference and Diameter
LIU Yong-hua
(Department of Chines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Cu” has two nominal meanings, one refers to circumference, the other diameter. These two meanings originated in Tang Dynasty and Ming Dynasty respective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a”, “Ju” which is the predecessor of “Cu”, had been used to refer to circumference since Han Dynasty. These usages had not yet been seriously discussed.
Cu; Xi; Da; circumference; diameter
河南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HB2010740406)
2011-11-31
刘永华(1975-)男,河南上蔡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
H031
A
1009-9115(2012)03-00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