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的研究评价
2012-11-29陈春玲
陈春玲
(山东省临沂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且支气管哮喘还未找到根治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并非是由支气管平滑肌可逆性痉挛所引起的,而是一种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免疫性炎症。以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和咳嗽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本文通过结合当今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现状对医院临床用药的分析,目的在于研究科室合理用药性的评价,为临床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依据。
1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用药现状
(1)糖气质激素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具有较长时间的用药史,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其具有速度快、效果好、小剂量、副作用小和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且糖气质激素可以用于早期对支气管哮喘的预后治疗,防止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给药方式有多种,有口服、吸入和注射方式。以吸入式作为其重要的用药方式,常用的药物为丙酸倍氯米松。(2)β2受体激动剂为支气管扩张剂,可有效的抑制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近年来的医学调查显示,β2受体激动剂不适宜长期用药,因其长期使用会造成β受体的应激性受损,肺功能下降,使病死率增加。因此β2受体激动剂不可长期规律的用药。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以沙丁胺醇为代表,该药起效较快,是较理想的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丙卡特罗、福莫特罗、沙美特罗则作为长效制剂应用较广,可持续12h缓解症状,适用于慢性哮喘、夜间发作性哮喘。(3)茶碱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总而达到时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茶碱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上发挥这重要作用。低浓度的茶碱在治疗轻中度的支气管哮喘上效果明显,作用持续时间长,比较适合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但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故其在应用中限制较多。对于老人、幼儿、肝、心、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慎重使用。(4)抗胆碱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M3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但因抗胆碱药物对M3受体的选择性较低,故在用药期间伴有口干、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而且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治疗效果不如β2受体激动剂效果好,在临床上多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常用的抗胆碱药物有异丙阿托品贝罗都尔。(5)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还有免疫调节药、LT调节药、抗组胺药、非糖气质激素类的药物等等。
2 对比分析
现收集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来院就诊的1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加以分析整合。数据选取本院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糖气质激素、茶碱类等几类药物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通过筛选得到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11~69岁,平均年龄为40岁。所有病例中轻中度患者较多,无重症患者,轻度支气管哮喘42例,中度患者70例。收集病案要求患者在就医前14d内未使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且在病程、症状上具有一定的相似度。
2.1.2 方法 将112例患者分成2组,按照年龄、病情、病程将者进行平均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吸入倍氯米松(二丙酸倍氯米松)600μg/d,口服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2mg/次,每日3次。治疗组采用MDI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300μg/d,口服氨茶碱缓释片300mg/d。治疗6周,期间2组均酌情给予祛痰、抗生素、补液等治疗,并详细记录病人症状和胸部体征,并进行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定。
2.2 结果
症状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分。PEFR为最大呼气流速,FEV为1秒钟用力呼气量(表1)。
表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评分结果比较
2.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并非是由支气管平滑肌可逆性痉挛所引起的,而是一种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免疫性炎症,治疗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好的抗炎药物,采用吸入疗法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明显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茶碱类药物因其本身的局限性较多,故在应用过程中有诸多限制,但采用茶碱类与激素类合用,产生协同作用。而β2受体激动剂与糖气质激素合用时抑制了糖皮质激素对多种细胞因子和(或)炎症介质基因表达的调节,削弱了糖皮质激素对气道黏膜炎症的作用。。
[1] 邓伟吾.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J].世界临床药物,2009,30(l):l~6.
[2] 闫长青,颜新艳,张文清,等.3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60例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813~814.
[3] 许文景,黄冬云,朱慕云,等.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634.
[4] 王玉弟.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