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湘雅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2012-11-27邹明祥邬靖敏张宁洁李虹玲刘文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球菌耐药性抗菌

邹明祥,李 军,邬靖敏,梁 伟,张宁洁,李虹玲,刘文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检验科,湖南 长沙 410008)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重,尤其是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流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2]。因此,及时准确掌握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性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菌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

1.1.2 仪器与试剂 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及API试条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所用药敏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阴沟杆菌ATCC70032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方法

1.2.1 菌株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卡分别使用革兰阳性菌鉴定卡(ID-GP)和革兰阴性鉴定卡(ID-GN),药敏卡分别使用革兰阳性药敏卡(ID-GP67)和革兰阴性药敏卡(ID-GN13)。头孢哌酮/舒巴坦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2010年CLSI标准进行结果的判断(CLSI,2010,M100-S20)。

1.2.2 统计分析 用WHONET 5.4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菌株及标本分布

2010年共分离到5011株非重复菌株,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详见表1。其中624株来自门诊病人,占12.5%;住院病人4387株,占87.5%。

菌株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48.0%(2405/5011),其次是泌尿生殖道标本 23.1%(1157/5011)、创面分泌物及脓液9.8%(491/5011)、血液及骨髓8.3%(416/5011)、穿刺液 6.7%(336/5011)和其他标本 4.1%(205/5011)。

表1 2010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构成

2.2 革兰阳性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2.1 葡萄球菌属 本次监测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是60.4%(142/235) 和 55.6%(262/47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金葡菌中,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有强力霉素(2.0%)、氯霉素(6.3%)、庆大霉素(37.8%)、利福平(42.2%)和莫西沙星(45.5%)。见表2。

2.2.2 肠球菌属 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但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则粪肠球菌高于屎肠球,分别为50.0%和18.2%。监测到3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磷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88.1%和92.3%。见表3。

表2 葡萄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

表3 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

2.3 革兰阴性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3.1 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 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 77.6%(470/606)和58.4%(211/36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5%~10.1%和3.4%~6.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左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9%、6.1%、6.9%、34.5%和41.8%,对其它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45.0%。见表4。

表4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表5 主要非发酵糖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敏感率 %

2.3.2 不发酵糖菌 不发酵糖菌中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82.0%,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1.2%)、亚胺培南(80.7%)、环丙沙星(78.5%)和美洛培南(76.1%)。鲍曼不动杆菌对被测试药物的耐药率﹤50%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美洛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1%、9.3%、24.6%、29.7%、42.7%、44.6%和49.4%。见表5。

3 讨论

本次监测共分离到5011株非重复临床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前五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这与2009年广州地区监测的结果一致[3],但与2009年北京地区的存在一定的差异[4],说明细菌分布具有地域特征。

由于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点。本组资料显示金葡菌中MRSA的检出率为60.4%,低于2009年北京地区的监测结果[4],但高于2009年CHINET[5]以及上海地区[6]的结果。万古霉素是抗重症MRSA感染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对金葡菌的抗菌活性有所下降,自1996年日本分离出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葡菌后[7],2002年美国首次分离到一株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8],至今,世界各地已有VRSA的报道[9]。尽管如此,有关VISA和VRSA的报道还是比较少见,相比之下,hVISA作为VISA的前体更为常见。因此,密切监测hVISA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和控制VRSA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和氯霉素的敏感率>80.0%外,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25.0%,并且监测到3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VRE)。VRE的出现不仅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可以通过质粒或转座子在其他革兰阳性菌间传播,导致其爆发性流行[10]。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VRE的传播,如隔离VRE病人、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以及加强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等。

本次监测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7.6%和58.4%,高于2009年CHINET的监测结果[5]。尽管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5%~10.1%和3.4%~6.9%,但低于2003年本院监测的结果[11]。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报道了多例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CARE),而本次监测发现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因此,应该密切监测其耐药性的变迁,控制和延缓CARE的出现。导致肠杆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下降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产生碳青霉烯酶,以及外排泵的高表达、与PBPs的亲和力下降以及膜孔蛋白缺失等[12]。非发酵糖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被测试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耐药率为3.1%,但高于同年本地区的监测结果(1.2%)[1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49.4%和29.7%,较2009年CHINET的结果有所上升[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发酵糖菌中分离到了泛耐药菌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泛耐药菌是指对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几乎都耐药(多粘菌素除外)的一类细菌,不仅具有极广的耐药谱,而且其耐药基因能通过质粒或者整合子进行传播[14-15],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医院感染控制,防止该类菌株在医院流行。

以上结果表明,本院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增多将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泛耐药菌株的出现甚至使临床治疗处于一种无药可用的境地。因此,应当加强医院细菌耐药监测,及时、准确的把监测结果反馈于临床,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

[1]DEPLANO A,DENIS O,POIREL L,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pidemic clone of panantibiotic-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J].J Clin Microbiol,2005,43(3):1198-1204.

[2]FALAGAS ME,RAFAILIDIS PI,MATTHAIOU DK,et al.Pan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s: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in a series of 28 patient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8,32(5):450-454.

[3]苏丹虹,邬全会,卓 超,等.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168-173.

[3]SU DH,WU QH,ZHUO C,et al.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from a hospital in Guangzhou during 2009[J].Chin J Infect Chemother,2011,11(3):168-173.Chinese

[4]艾效曼,陶凤蓉,陈东科,等.2009年北京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2):141-146.

[4]AI XM,TAO FR,CHEN DK,et al.2009 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Beijing Hospital[J].Chin J Infect Chemother,2011,11(2):141-146.Chinese

[5]汪 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5]WANG F,ZHU DM,HU FP,et al.CHINET 2009 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China[J],Chin J Infect Chemother,2010,10(5):325-334.Chinese

[6]朱德妹,张婴元,汪 复,等.2009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6):403-413.

[6]ZHU DM,ZHANG YY,WANG F,et al.Surveillance report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from hospitals in Shanghai in 2009[J].Chin J Infect Chemother,2010,10(6):403-413.Chinese

[7]HIRAMATSU K,HANAKI H,INO T,et al.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linical strain with reduced vancomycin susceptibility[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7,40(1):135-146.

[8]CHANG S,SIEVERT DM,HAGEMAN JC,et al.Infection with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ntaining the vanA resistance gene[J].N Engl JMed,2003,348(14):1342-1347.

[9]HSUEH PR,LEE SY,PERNG CL,et al.Clonal dissemination of meticillin-resistant and van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aureus in a Taiwanese hospital[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0,36(4):307-312.

[10]ARTHUR M,COURVALIN P.Ge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glycopeptide resistance in enterococci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3,37(8):1563-1571.

[11]邹明祥,范学工,梁湘辉,等.2003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241-243.

[11]ZOU MX,FAN XG,LIANG XH,et al.Distribution and resistance of clinical isolates in Xiangya hospital in 2003[J].Practical Prevention Medicine,2006,13(2):241-243.Chinese

[12]CHANG HJ,HSU PC,YANG CC,et al.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carbapenem-nonsusceptible Escherichia coli bacteremia: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J].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11,44(2):125-130.

[13]邹明祥,梁 伟,武文君,等.长沙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7):826-832.

[13]ZOU MX,LIANG W,WU WJ,et al.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Changsha[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cine,2011,21(7):826-832.Chinese

[14]KIRATISIN P,HENPRASERT A.Genotypic analysis of plasmid-mediated beta-lactamases amongst Enterobacteriaceae other than Escherichia spp.and Klebsiella spp.that are non-susceptible to a broad-spectrum cephalosporin[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0,36(4):343-347.

[15]MARAIS E,DE JONG G,FERRAZ V,et al.Interhospital transfer of pan-resistant Acinetobacter strains in Johannesburg,South Africa[J].Am J Infect Control,2004,32(5):278-281.

猜你喜欢

球菌耐药性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331株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探讨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