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初探
2012-11-24胡贤民
胡贤民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旨在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1],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目前的高职专业课程,特别是工科类专业正趋向学做一体的教学设计,开展小班化教学是实施学做一体教学过程的必由之路,文章就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小班化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小班化教学的国内外研究实践
小班化教学CSR(Class Size Reduction)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就是在小班条件下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充分教育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已开始小班化教学实践探索,诸如1985年美国田纳西州开展的STAR(Student Teacher Achievement Ratio)小班化教学实践、1996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开展的SAGE(Student Achievement Guarantee in Education)小班化教学实践等[2],虽然这些实践多是针对低年级基础性教育,但通过这些国家的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能力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比普通班教学都有很大的提高。
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实践还没有系统的开展,只有一些实验类学校针对幼儿及低年级小学班级有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旨在优化教学质量和提高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技工类学校在某些专项实训课程中有开展小班化的教学实践,主要考虑了实训环节对学生的控制及实训场所的条件限制。据笔者所知,在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开展小班化教学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很好的可以值得推广的案例。
2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特别是高职类学生,因为在高中或初中阶段也许就渐渐远离老师的关注视线,学习方面曾受过一定的挫折,在学习上也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上课过程容易开小差,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存在惰性及有畏难情绪等,本人在从事高职专业教学十几年间,也接触了大量的高职学生,如果是普通班 (40-50人)教学,维持课堂纪律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显然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达不到所预期设计的目标,学生学习也呈恶性循环状态。小班化教学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条捷径,本人也曾进行过小班教学 (15-20人)与普通班教学的试点比较,发现在同样的专业学习领域,小班化教学组织可以很好的改变高职学生上述学习缺点,对学生关注及互动增加的同时,原有的课堂纪律问题随之消失,专业学习呈良性发展,也得到学生的认可。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将成为关键,而且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动手能力要强于思维能力,所以目前高职专业的课程改革多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做一体设计,注重学中做、做中学,强调理实一体并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本校为例,近几年来我校在专业实训室建设、一体化教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变革,要将普通班课堂教学放在实训室,纵然空间满足,教师的教学也会顾此失彼,目前这类专业课程多是靠分组教学来实施,存在的问题就是要么减小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要么就是教师要完成一堂课就得付出双倍的时间。最终,还是将教师逼上了讲台,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也大打折扣。要真正实现学做一体的专业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小班化组织。
3 高职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的实施
下面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船舶辅机课程为例,对高职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从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教学场地、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研究分析,强调实施小班化教学重点是为了突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1 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基于课程性质和教学成本的考虑,高职学生在普通班 (40人)或合班 (80人)进行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才进行小班化调整,可以结合以下两种模式:
“1+1+20”模式:即1个教学场地,1位课程教师,20位学生。优点:实现了学做一体的小班化教学组织。缺点:要拆分原有的普通班级,且对课程教师有较高要求。
“1+2+40”模式:即1个教学场地,2位教师(理论+实践组合),40位学生。优点:可以保持原有普通班不变。缺点:对教学场地要求较高,必需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
3.2 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要进行学做一体的小班化教学,必需通过职业类课程的开发,设计课堂教学,即职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 (课程)→学习情境[3],图1所描述的是对船舶辅机课程进行学做一体的教学情境设计:
图1 从典型工作任务到专业课程设计
对高职学生,设计学做一体的教学环节,可以最大的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以小班为团队,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3 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的教学场所建设
专业普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应考虑文化与专业的紧密结合,教室里可以通过挂图和实物展示,彰显专业的魅力,让学生自然融入专业学习中。教室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省略教师讲台设计,让教师改变站在讲台上的习惯。没有了讲台,教师自然要走到学生中去,通过教师的引导,沟通、探讨就会成为课堂的重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基于工作过程建设专业实训室,结合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校企合作将船舶机舱设备及工作间等设计成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场所,并突出企业文化和国际航运文化。实训场所要留有足够的教学空间。实施小班化教学,还应充分发掘实训室的资源利用。随着教学班级的增加,错位使用、开放使用将成为实训室的管理关键,如果能将专业实训室建设管理的如同图书馆一般方便学生使用,那么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设专业的桌面系统。基于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和使用成本考虑,可以相应的建设几个桌面系统,就我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桌面系统建设和使用情况来看,采用 LER3D软件,对真实的船舶机舱进行3D模拟,可以完成所有机舱设备的桌面操作,不仅与实训室动手实践相辅相成,还可以完成很多在实训室无法完成的项目训练。针对小班化教学组织,桌面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由教师设置工作情境,比如瘫船启动。学生在虚拟的3D空间中,以团队配合的形式完成相应任务,这种学习更能吸引高职学生,专业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快乐的接受。
3.4 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小班化教学因组织形式不同于普通班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除了常规的借助于多媒体设备进行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以外,船舶辅机课程更多采用了一些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以某个轮机设备拆装或操作为项目,在项目的驱动下,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在团队协作中进行了很好的有效沟通训练。仿真教学,利用现代轮机模拟器及桌面系统,让学生进入虚拟的机舱空间,完成基于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学习。
4 开展小班化教学存在的矛盾和争论
小班化教学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足够令人信服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和争论。首先,教学成本的增加制约了小班化教学的广泛推行,这就要进行什么专业更适合小班化,什么专业必须进行小班化以及小班化到何种程度的深入研究,在投入与产出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其次,小班化教学对教师和教学实践场所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两点又恰恰是目前高职院校办学中最最需要突破的瓶颈。如何以点带面的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突破条件约束,以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也是一种发展途径。再次,小班化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被关注程度,促进学生自主专业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但在目前的高职学生中,往往鱼龙混杂,特别到大二专业学习阶段,可能有一些学生根本不以专业就业为目标,这必然会使小班化教学效果受影响。
5 结 语
综合以上分析,高职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与岗位有效对接、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推行小班化教学是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他最大的优势在于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同时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在借鉴国外有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还要结合高职院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实践总结,真正做到在合理的投入范围内,让高职教育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使高职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孙来勤,曹兰芹.美国的小班化教学实践、绩效分析及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93-97.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