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观变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控
2012-11-23王丹罗莎
王丹 罗莎
[摘 要]改革开放的启动和实施,加速了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剧烈冲击,越来越体现出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特点。回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历程,有利于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趋向,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思想政治教育;调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47 — 02
改革开放已走过30个春秋,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变革。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有着丰富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破碎到混沌;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迷失到重建;进入21世纪更加趋于理性。伴随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演进:1978-1989拨乱反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及时修复整顿;1989-1999调整完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使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价值观;2000年至今,深化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和谐社会构建、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每个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和引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启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它不仅仅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更激烈的涤荡着人的思想,使人原有的价值观发生嬗变。大学生作为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受体,其价值观也有明显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跟进修复和整顿了大学生破碎、混沌的思想。
(一)大学生价值观经历了破碎和混沌
唯物主义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成员普遍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的进步需要统筹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改革开放的实质是对社会资源配置和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国人的思想意识具有启蒙作用。1978年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等社会热点使人们的思维向主体性转变。1984年经济领域变革,使大学生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80年代末经商热、厌学风等打破了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张扬使青年学生提出“社会应重视‘人的价值‘,集体应重视‘个人价值,人应自觉地按照社会需要提高‘自我价值”。〔1〕个人的价值选择被纳入了集体的奋斗目标。在价值标准上“唯书”、“唯上”、“唯实”并现,许多大学生将目光瞄向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价值取向上,由传统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向“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重义取利,不耻言利”转变,自我价值观的破碎和混沌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不健全,自身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社会评价标准的矛盾使大学生眩晕和忧虑。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修复和整顿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旨在拨乱反正,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及时以四项基本原则修复、整顿、塑造学生价值观。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此后,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加紧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马列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政治教育、形势教育、人生观教育、党的历史等教育。使学生在热爱祖国的前提下,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使艰苦奋斗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弘扬,共产主义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巩固。增强了青年学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的自觉性,使一系列“和平演变”的思潮得到及时有效遏制。
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市场经济逐步调整和完善不断推动经济社会转型。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以享乐主义为主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加速向国内渗透使大学生感到迷惘,严重威胁着高等教育培养和塑造合格人才的目标,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一)大学生价值观经历了迷惘到重构
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改革开放进入以政策改革为导向的新阶段,社会结构多元化,人的需要能被社会认可。以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取向逐渐从表层和话语层面深入到内在和行动层面。基于国内的政治风波、苏东巨变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分化和瓦解,使社会主义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前途受到质疑,大学生感到理想和信仰迷惘。市场经济所倡导的开拓进取、独立人格、公平自由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准则,权利、地位、机会等进入他们的视野。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传统的以社会或群体为绝对本位的价值取向最终被彻底打破,以集体为荣的心理定势开始动摇,自我选择、自我奋斗、个人追求体现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九十年代中后期,美国的强权主义把大学生从盲目向西方学习的美梦中惊醒,爱国主义意识得到激发,高校掀起了大规模的爱国主义热潮,大学生对西方价值观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也意识到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侮、赢得尊严。他们有了重构价值观的迫切愿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与完善
1993年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高校加大了对学生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逐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识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坚定了其社会主义信念。对学生开展的艰苦奋斗和社会公德等教育,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给予了有力的抵制。同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得到学生认可。1998年高校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素质教育。1999年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3〕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从盲目走向理性。
三、进入21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带来的宝贵发展机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蓬勃发展,社会的发展也更加契合人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但非主流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冲击也前所未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适时整合了大学生多元的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时代的理性者。
(一)大学生多元价值观的整合和理性回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壮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给予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数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设计自己的人生,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他们信奉“正当的索取,积极的奉献”的价值理念。但少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很排斥。“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 ,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然而,世俗化和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加强,将使大学生裹挟在大众文化的价值洪流中,缺少思维的空间和理想价值的维度,导致主体不能自主。” 〔4〕其价值信仰被动摇。道德教育被视为“伪善”,将违纪悖德的行为个性;把追求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等崇高理想视为过时和迂腐。他们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主张社会历史进程的不确定性。“观念超前,行为滞后”、“知而不行,言而不信”使其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具有双重性,讲实惠,重功利,“先己后人”的价值取向渐渐盛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改进和调控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造就,高度重视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5〕这一论断为高校构建起了一个既有核心、又有重点,既有基础、又有目标的,以提升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三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体系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目标清晰、任务明确。为此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聚力量打好了基础。
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发表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体现,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坐标,是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评判尺度。200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进一步引导学生确立自我价值指明了方向。十七大明确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为高高等教育孕育什么样的时代思想指明了方向。
总之,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认识到部分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实现价值手段多元化。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自觉的改造着个人价值观,积极的构建符合个人和社会长远发展的价值体系。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动态的、可塑的。高校要善于将马列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逐步使大学生价值观走向更加健康,培养出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 考 文 献〕
〔1〕郭楠柠.潘晓讨论的前前后后〔J〕.当代青年研究,1994,(02):27.
〔2〕〔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9—80,203—20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59—860.
〔3〕王涛.改革开放 30 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4〕张再兴,杨增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