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坚定独立的灵魂

2012-11-23王春艳

理论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困境

王春艳

[摘 要]索尔·贝娄是现代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索尔·贝娄在作品中探寻了美国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处境,即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挣扎与沉沦、失败与失落,描绘得典雅庄重,意义深刻。通过分析《赫索格》中的主人公赫索格来揭示那些执着于思考的知识分子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工业社会中的普遍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赫索格;知识分子;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23 — 02

索尔·贝娄(1915-2005 )是继海明威(1898-1961)和福克纳(1897-1962)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1965年他曾因《赫索格》获国际文学奖也是获此奖的第一位美国人。1968年1月,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68年贝娄还获得“犹太遗产奖”。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贝娄——“如饥似渴的观察家”是写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手,索尔·贝娄在作品中探寻了美国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处境,即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挣扎与沉沦、失败与失落,描绘得典雅庄重,意义深刻。尤其在其第六本小说《赫索格》中塑造了一个非常清晰又典型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赫索格,尽管赫索格这个人物具有失败者的特征,但在思维与性格上极为知性与理性,而他所遭遇的种种挫折与困境,也很贴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切身体会,因此能引起多数中产阶级读者的认同。

《赫索格》中的赫索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历史学教授,是一个异化了的犹太人。他几乎具备作为有前途的知识分子的所有条件:博士学位、大学教职,专长思想史,发表过《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颇具水平的论著,还有几笔科研经费。他一向尊崇理性,关心人道和文明。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让人羡慕的人物,他的家庭、事业甚至生存都存在着危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六十年代,赫索格47岁,他的两次婚姻均以离婚告终,同时他不得不放弃令人羡慕的教职,被迫反省自己的立场及生活态度。他的第一任妻子黛西带走了儿子,女儿琼妮则跟第二任妻子玛德琳住在一起。两个兄弟不理解他,大多数朋友则站在两位离婚的妻子一边。最糟糕的是,他最好的朋友格斯贝奇——一个只有一条腿的电台音乐唱片节日主持人竞成了玛德琳的情人,他被抛弃在繁华但却寂寥的世界中。在接一连二的打击下,赫索格变得精神恍惚,整天紧张思考,时常自言自语,忙于写信,给亲戚朋友、报社杂志、知名人士、认识的、不认识的、活着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写信,不过从来不投邮寄出。与此同时,他通过联想和回忆,叙述了家庭、父母、兄姐、妻儿、情妇、朋友的情况以及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和遭遇。到最后,他脑子一团混乱,精神濒于崩溃的边缘。最终他独自一人回到路德村的乡间古屋里,准备隐居一段时间,在恬静的大自然怀抱中汲取原始的生命力,以恢复心智的平静,激起新的希望。从赫索格身上,读者看到了一个内心挣扎、彷徨苦闷的知识分子从理智到疯癫最后到妥协的过程,他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赫索格》的成功之处,按索尔·贝娄的话说,在于它“描写的是普遍的困境。《赫索格》打动了犹太读者、离过婚的、自言自语的、大学毕业的、读平装书的、自学成才的、仍想继续活下去的……”。

一、赫索格——当代知识分子的代表

宋兆霖教授认为:“赫索格的精神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时代病,正如贝娄曾经说过的那样:‘不可避免的个人混乱,也就是社会悲剧的写照。更何况,赫索格是一位历史学教授,思想史专家,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他的遭遇更有其代表性,更能说明问题。”(宋兆霖译,《赫索格》)所以,赫索格身上集合了几乎所有的执着敏感的、彷徨苦闷的、总是陷于徒劳的“思考”旋涡的知识分子的特征,也就是说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可以在赫索格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的危机是一种“时代病”。 知识分子和所有人一样经历着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几个阶段,只不过他们在求发展这条路上走得更为艰苦些。学识的丰富和思想的敏锐使得他们能洞察人生与文明社会的人情世态,在对精神世界追求方而也执着于常人,因此他们背负了更多的心灵负担。当所有的人们都去寻觅与建构地上天国之时,知识分子应该伫立于荒凉的边缘,并冷静地指出那隐约可见轮廓的天堂构架的缺失:瞧,这最终又是一座人间地狱。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说过,知识分子不过比别人更敏锐与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流亡感是他们的宿命。就在人们匆匆忙忙找寻“永恒幸福”的过程中,那些罕见的知识分子发出了愤怒的叫喊声但却没有听众。

二、知识分子——孤独的思考者

赫索格就是这样一位“伫立在苍凉的边缘”,对社会发出了“愤怒的叫喊声”,但却没有听众的孤独的思考者。他迷恋上了写信,而这些信又不被邮出,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之所以不被寄出是因为他怕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信实际上是写给自己的。由此可以看出,赫索格是患上了“失语症”——无法在常态下与周围环境沟通,结果落得个被人误解,遭人耻笑的下场。所以赫索格只能通过写信孤独地思考。

思考让赫索格内心一直保持着清醒的状态。赫索格通过写信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变成文字,这些文字既可以提醒自己也可以警醒他人,那些堕落的、疯狂的胡作非为者,并非没有良心,他们的良心不过是暂时沉睡了。思考的作用就是不断摇醒它。思考者当然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但只要不放弃思考,自责和忏悔总会袭上心头,这样,就不会麻木不仁,就不至于丧失人性。

思考也使赫索格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弱点。曾经有读者这样评价赫索格,说他“知识丰富、理想高远,但态度傲慢、自以为是;对社会、对环境、对旁人只有片面的理解,但却不停援引书籍,在忽略现实的状态下,提出充满理想主义、甚至浪漫主义的批判;寄望这些愤怒的言语能激发他人行动起来、进行改革,自己却不曾采取任何具体的动作;当批判得不到认同和回响,便怪罪其他人自私与愚昧,当愤怒不平衡的态度影响自身生活时,不低头检讨自己,而是进入更加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状态。”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有失偏颇。作为一位大学教授,赫索格知识丰富,他对社会问题有很多专业的见地,能够大量引述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科学上的知识与观点,怀抱着种种改革的理想。在他一封有一封的“信件”中,读者看到了他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承认“对于妻子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对于孩子他不是一个关爱的父亲;对于父母他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对于国家他是一个冷漠的公民;对于兄妹他是一个疏远的手足;对于朋友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总之,他是一个失败的人”。(宋兆霖译,《赫索格》)这些话是他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的自我剖析和反省之后得出的结论,显然批评他“不低头检讨自己”是不对的。对赫索格来说,不停的思考,也是不停的自我解剖!

赫索格的思考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堕落的现代社会”以及这个荒诞的社会给赫索格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影响 。 随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道主义已经被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所替代。公众的伦理道德素养存在危机,正如赫索格所说:“在这种年头,要是仿佛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似的对人行善,一定会被人疑作是脑子有毛病了——患了受虐狂或者是任性症什么的。人类所有高贵的道德情操,往往会被人怀疑为一种欺骗手段。”(宋兆霖译,《赫索格》)自己的妻子竟然会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成为情人。另外,现代民主制度使犯罪行为减少,却使个人罪恶感增加;又如,在法庭上,陪审员们会因为赫索格头上的白发就让他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这个世界是荒诞的,因此赫索格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命到底在哪里,怀疑自己究竟还是不是一个人,他曾痛苦地大声疾呼:“我感谢上苍给予我一个人的生命,可是这生命在哪儿呀?!作为我生存惟一借口的人的生命在哪儿呀?!”他照着镜子自问:“我的天哪!这个生物是什么? 这东西认为自己是个人。可究竟是什么?这并不是人,但是它渴望做个人。像一场烦扰不休的梦,一团凝聚不散的烟雾,一种愿望。”(宋兆霖译,《赫索格》)当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连存在的意义都找寻不到的话,那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危机,他们的行为也就被社会异化了。

思考让像赫索格这样的知识分子触及世界的核心,穿越沉重的肉身,探测人性的深度。赫索格通过写信来思考,而他越思考也就越显出他的孤独,但赫索格并不知道他的孤独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孤独是普遍性的,正如索尔·贝娄在他的诺贝尔奖演讲词中所说的“富于感情的人显得软弱——他总觉得自己满身全是弱点。但是,假如他承认自己的弱点,承认自己的离群,从而能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加深自己的孤独感,那么他就会发现,他和其他孤独的人是心心相印的。”大多数沉浸于思考之中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属于是背负太多心灵负担的孤独的思考者。他们执着而清醒,正是这样,他们才会看到更多的负面的东西,因此这群执着而清醒的人就被所谓的“理性”的正常人视为充满傲慢与偏见的“愚蠢的疯子”。就像妻子、兄弟、同事以及朋友眼中甚至是部分读者眼中的赫索格一样。但是这群自我放逐的思考着实际上却是在冷冰冰的物质世界里找寻诗意的失意人。当机器的轰鸣代替的原始的生存方式,当人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对金钱的攫取和占有时,赫索格们却在工业文明的阴影之下徒劳地拼合早已破碎的人性,竭力寻找久已失去的梦想。

结论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知识被高度专业化、文化被商业化的社会,知识分子到底应该走上怎样的道路,到底应该是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和担当与这个荒诞的社会进行不依不饶的抗争, 还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妥协于这个世界呢? 那些执着于“思考”的知识分子们的确面临了这样一个两难的困境。在这样一个价值极度多元化乃至虚无化的社会,人们需要一种高贵的价值作为导向。爱德华·萨义德曾经告诫说:正义与公平,是知识分子应该坚信不移的观念。只是今天,“每人口中说的都是人人平等,和谐的自由主义式的语言。知识分子的难题就是把这些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这便需要两个因素:其一,知识分子要会“讲政治”;其二,即萨义德一再推崇的贾克比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坚定独立的灵魂”。(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笔者认为后一点是异常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坚定独立的灵魂”——应该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当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不再作为社会的批判者和对立面而存在,而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一部分,被资本和权力收编后,那么它存在的理由将是什么呢?也许正是索尔·贝娄的文学创作带给我们的最深刻而忐忑的现实思考。

〔参 考 文 献〕

〔1〕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2.

〔2〕索尔·贝娄.赫索格〔M〕.宋兆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3〕祝平. “国外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7,(02):68-71.

〔4〕 邹智勇.“索尔·贝娄小说的主题及其文化意蕴”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02):250-253.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困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神奇的设计师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
A Boy and His Tree
你是知识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