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其发展路径
2012-11-23陈洁琳
陈洁琳
[摘 要]政治参与是保证人民权利、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当前以人文本执政理念的体现。然而农村的政治参与却落后于城市政治参与的前进步伐。农村政治参与正陷入困境之中,如何脱离困境,使农村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民主化的道路。
[关键词]农民;政治参与;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03 — 02
政治参与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对于这项权利的行使还很不充分。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的政治参与正处于迷茫的困境之中。如何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和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摆脱当前的困境,寻求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路径,正是本文所要重点论述的内容。
一、 农民政治参与的界定
(一) 农民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要界定什么是农民的政治参与,首先就要明确本文中的农民所指的范围。根据我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陆学艺的观点,我国现在的农民分为8个阶层,分别是: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本文所指的是广义上的农民,即集合了八个层次农民阶层。
在此基础上,农民政治参与可以简单地界定为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行为。
(二) 农民政治参与的特性
农民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部分,既有同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共性,也有异于公民政治参与的特性。只有充分了解农民政治参与所持有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研究如何优化农民政治参与过程。
1.农民政治参与主体分化特别明显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成败责任制,这就使得农民获得了独立的经纪人地位。到农民工浪潮的席卷、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阶层内部发生了更本性的分裂。除了原有的农业劳动者,还出现了上文所说的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
2.农民与政治参与客体接触特别直接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层级,它不仅有村民直接选举,也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村民对村委会干部候选人一般都比较熟悉。村委会干部的候选人一般都是本地人,所以在村民和他们在一个地域内长期交流,甚至有亲缘关系。其次,村委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与村民有直接联系。
3.农民政治参与动因特别复杂
由于现在农民政治参与主体分化得特别明显,所以也连带着产生了农民政治参与的又一突出特点——农民政治参与的动因特别复杂。首先,农民政治参与动因的复杂性体现在各个农民阶层之间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多样化。其次,农民政治参与动因的复杂性体现在农民的利益动机有时会和小农思想、封建观念结合在一起。
4.农民政治参与受血缘影响特别深重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可见,血缘一直是维系人类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中国的农村,这一点尤为明显。
二、农民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其原因
(一)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困境
1.农民普遍的“政治冷漠”或“政治过激”现象
(1)农民制度参与热情不高
农民最直接的参政方式就是通过投票选举来选择代表自己利益的代理人或者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很多农民都认为政治参与和自己没多大关系,所以政治参与热情一直不高。
(2)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上升趋势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虽然是农民制度化参与的补充,但是他的不稳定性和非程序性却危害着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农民通过越级上访、集体暴力等方式表达自己意愿的行为越来越多,这固然是农民的观念局限,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的堵塞。
2.农民个人政治参与影响力弱
(1)农民逐步放弃了政治参与的权利——农民工现象
农民工是农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远离农村。但是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他们有很多亲人扎根农村。所以就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却一直处在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两难境地。这样一群有热情、有能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人,其政治参与的影响力却格外的低。这无疑是农民政治参与活动中的一大损失。
(2)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地位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妇女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妇女文盲的数量越来越少。但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影响力却没有因此而有抬头之势。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农村妇女还是受到传统父权文化的束缚,没有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
3.农民政治参与的有限“理性人”现象
(1)农民政治参与的“唯经济目的”化
将政治参与变成寻求经济利益的手段有其合理之处,因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没有利益的驱动,农民也没有进行政治参与的动力。但是,当政治参与的目的只有经济利益时,政治参与往往就会变成单纯的谋取利益的工具。
(2)农民政治参与的仰权威化
在农民阶层分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有能力的农民率先崛起,俨然成为农村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大多成为了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无论是经济上的崛起,还是政治上的崛起,他们都成为引领大众“农村精英”。他们成为农村政治参与的权威,主导着农村的政治生活。
(二) 农民政治参与处于困境的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亨廷顿曾说,“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也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一方面,农民在贫困中挣扎,心中最迫切的是解决温饱,对于政治参与根本无暇顾及。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先进的工具、手段无法应用于农村政治参与之中,无形中延缓了农民政治参与的进程。
2.农民政治参与配套制度严重缺失
政治参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农民的动员到培训、从程序的安排到实施、从过程的监督效果的验证都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予以保证。但是当前在农村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制度供给缺少和失效严重,未能起到保障农民政治参与权利的作用。制度的缺失导致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导致农民利益受损,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被削弱。二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能力不足。
3.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未能有效组织农民政治意愿
农民个人的影响力固然有限,然而农村中能代表广大农民意见的社会组织也未能成为农民政治参与的生力军。主要原因是,首先,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其次新的社会组织无法取得人们的信任。
4.农民政治参与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受到宗族势力的影响,正常的选举过程可能受到阻挠,公正的评议活动可能受到威胁。更有甚者,宗族势力和当地基层政权相勾结,农民只能在宗族和政府的势力夹缝中艰苦的挣扎。
二、 农民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路径
1.明确各种农民政治参与途径的法律规定
(1)建立健全选举制度,维护农民的选举权
选举权是农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实现政治参与的第一步。但是当前农村选举还很不规范,程序很随便,缺乏监督。只有真正健全选举制度,农民才能选择出自己的代言人,各种情况才能上通下达,使农民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2)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维护农民发言权
没有监督的政权是危险的,政府有其自己的利益扩张动因。如果连民众的监督都缺失,那将导致政权的低效和腐化。建立健全农民的监督制度,既可以起到监督乡镇机关工作的作用,也能提高农民主人翁意识。
(3)健全当前的信访制度,保障农民的利益表达权
信访制度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它是融合了传统的中国元素和现代的民主元素的产物。但是信访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民众对信访制度认识的缺失也可能走上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道路。
2.维护特殊人群的政治参与权利
(1)规范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机制
提高农民工参加村委会选举的比例,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利,需要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的法规条例。同时,也要正确定位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鼓励其在本地政治参与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城市和农村交流的活动桥梁,而不是边缘人。
(2)规范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机制
提高妇女参加村委会选举的比例,也是最直接提高妇女声音的有效举措。除此之外,也要保障农村妇女不受家族、宗族的阻碍,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政治参与理念。
(二)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路径
1.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一方面可以把细小的农民心声汇成大流,还可以培养农村自治的网络化社会模式。首先,应该积极宣传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知识,增加农民和基层政权对基层社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加快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把更多的社会职能转让给基层组织。再次,基层政府在资金上应给予社会组织相应的帮助,扶助其发展。最后,基层社会组织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表达农民政治意愿方面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2.构建农民参与网络,完善政治参与系统
网络化社会不仅在城市中广为运用,在农村也应该积极地推广。在网络化社会中,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市场、农民、社会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为更好地建设新农村承担自己的职责。多元的社会主体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三) 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文化路径
1.合理利用社会资本
罗纳德·伯特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他称之为“朋友、同事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它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社会资本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地处理各主体的间的博弈。使其达到多赢的局面,而不会是零和博弈的结果。
2.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工作
一方面,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减少农村文盲率。没有知识就根本谈不上政治参与,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政治参与的队伍中。另一方面,村干部应该积极走访农民家庭,就当前的政府政策、参政途径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农民感觉到自己没有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参 考 文 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5.
〔2〕张磊.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比较分析〔D〕.西北大学,2007:7.
〔3〕燕继荣.投资政治资本——政治发展的新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2.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5〕〔美〕塞廖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9.
〔6〕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