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桥抗战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再探讨

2012-11-23王天蛟傅惟光

理论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黑龙江抗日抗战

王天蛟 傅惟光

[摘 要]发生在1931年的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时过八十一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科学的理论认识这一历史事件,还其本来面目,作正确的历史评价,符合当前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江桥抗战的历史定位;对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贡献;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72 — 02

江桥抗战已过去八十一年了,江桥抗战不仅是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江桥抗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马占山奋起抵抗并重创入侵之敌的英勇壮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极大推动了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涨。

一、江桥抗战的历史定位

1.江桥抗战的发生时间

“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者在短短的一周之内便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若再占领黑龙江,便可迅速占领东北全境。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黑龙江的计划受挫后,企图诱降马占山,遭到严词拒绝,马占山正告日本人“如果想得到黑龙江,可以拿血来换”。11月2日日本以武力威胁,要求马占山后退10公里,如不应允便使用武力的最后通牒。

江桥抗战,从11月4日开始,到11月19日撤离齐齐哈尔省城为止。

第一阶段,11月4日乘拂晓云雾弥漫之际,日军向我守军猛烈攻击,五架飞机不断向阵地投弹轰炸。卫队团徐宝珍部奋起迎敌。守桥官兵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以猛烈的炮火痛击来犯之敌,敌人终因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回嫩江南岸。下午六时,日军又集结了四千敌兵,山炮数十门、飞机七架、铁甲车四列,炮火十分猛烈强行渡江。

徐宝珍部以逸待劳、按兵不动。日军以为江岸无人防守,架百余艘船渡江,即将靠岸时,我守军发起突然猛烈攻击,敌军仓惶应战,伤亡惨重并狼狈溃逃。

11月5日晨,日军又来进犯,遭到扼守江岸的吴松林部迎头痛击。战斗正进行的火热,步兵第一旅前锋部队及时增援,我军威大振,战斗愈加剧烈,击毙日军三百余名。

日军不甘失败,紧急调集步炮兵千余人,于5日下午以叛军张海鹏部为前锋,再次向我军猛扑。紧张激烈的战斗后,叛军不堪一击,日伪军伤亡惨重,吴松林部也伤亡百余人,当日午后二时日军被全部击退。

日军被击退后,派五架飞机,沿洮昂铁路沿线进行轰炸,炸死我和平居民二百余人。

11月6日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敌伪军三千余人,飞机七架,增加大炮七门,利用新式武器向马占山部发起连续猛攻。马占山泰然指挥,令骑兵为先锋,迂回包围江桥日军,除一部分敌军缴械外,其余全歼。

又在江桥北部河套一带,击溃张海鹏伪军,张殿九旅增援协力夹击,又击毙日伪军三百余人,余部越江而逃。

11月7日激战,日寇又调来精锐部队长谷旅团、天野旅团全部开赴江桥前线。我军击伤敌机一架,击落一架,日军受挫,从江桥南退六十里,至此江桥抗战第一阶段告终,日军共死亡167人,伤600余人,伪军死伤700余人。

我方阵亡两名营长,伤亡300余人,死于炮火的平民百姓无法计算。敌机不断轰炸,江桥无险可避,连日激战我军伤亡亦重,而日军不断后援,如不当机立断,我军有被全歼的危险。马占山果断决定,退兵到三间房红旗营子整休再战,江桥抗战第一阶段结束。为了防御日军再犯,我守军又把江桥炸毁。

第二阶段从11月8日至11月19日,被击溃的日军因一时兵力不足,采取了以政治攻势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作战方针。日军一方面不断增兵,一方面威逼马占山下野。

日军又从林甸、泰康、龙江、景星东西攻我后路,向省城齐齐哈尔进攻。我军英勇奋战,战功显著,但敌众我寡力量悬殊。马占山部终因弹尽粮绝、后方无援、腹背受敌无法再战。马占山不得不痛苦地下令全军退出齐齐哈尔,沿齐克线撤退,将省府迁至海伦,11月19日日军5000余人占领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至此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结束。

2.江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

江桥抗战,发生在泰来县蒙古族小镇-江桥镇。主战场在江桥,史称“江桥抗战”,离不开“江桥”。泰来县江桥镇的嫩江铁路桥,也称哈尔葛桥。这是座木质桥,是洮昂铁路跨越嫩江的一座铁路桥,是进入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的“咽喉”。“江桥抗战”就发生在争夺江桥的战火硝烟里,黑龙江军民同几倍于己的日军展开了保卫江桥的殊死搏斗。江桥原是木桥,后来日本人建了铁桥,解放后又重新修建了两次,都是铁桥,不可与江桥抗战的木桥混淆。1936年日本建的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公路铁桥与江桥抗战无关。

3.江桥抗战就是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起始时间

1931年的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有组织的武装抗日,是第一次国军与日军正面交战。日军遭到猛烈打击,结束了“兵不血刃”迅速占领东北的梦想,推迟了日军进军华北的时间表。

如此重大的历史事实,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淹没了,“八年抗战”的论调掩盖了东北人民的流血牺牲和抗战的历史。是黑龙江军民在1931年11月4日,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从1931年到1945年的十四年时间里,东北人民无论是“义勇军”、“抗日联军”,从未停止过抗日斗争。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的六年时间里,多少东北儿女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血洒东北大地,再提“抗战八年整”,缺乏对历史的尊重。

二、江桥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和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爆发的阴云之中。以德、意、日形成的轴心与英、美、法的同盟,为瓜分世界,帝国主义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局部战争已经打响。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侵占了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已经点燃。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以强兵力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帝国主义于9月3日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先后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

德国法西斯击败了法国控制了西欧,迅速进占控制东南欧洲,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以“闪电战”进犯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德国称霸世界的行径鼓励和加剧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1940年8月,日本正式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妄图建立一个包括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广大区域的殖民大帝国。日本在亚洲疯狂的扩张,加剧了日美之间的矛盾。美英企图牺牲中国,诱使日本进攻苏联,遭到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谴责。日美称霸世界的矛盾不可调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先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对日宣战。

在此期间被日本侵略的各国人民展开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特别要提到中国,自1931年江桥抗战以来,到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已经转入相持阶段,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由于中国战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日寇全部军事力量的百分之六十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事中已陷入困境,首尾不能相顾,失败已成定局。这正是源起于1931年的江桥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贡献。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后,同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

德国、日本相继投降。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坚持了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1945年8月9日-19日,苏联红军解放齐齐哈尔,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江桥抗战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响

1.中国军民武装抗日第一枪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一周多的时间,辽宁、吉林相继失陷,日军气焰嚣张,妄图迅速解决东北的战争,进军华北。

江桥抗战,黑龙江军民以大无畏的果敢精神给日寇以迎头痛击,日军初战伤亡惨重,侵华计划被顽强的黑龙江军民打破,从此在黑龙江不能自拔,陷入黑龙江人民抗日烽火中达十四年之久。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进军华北,中国人民继江桥抗战之后,开始了全面抗战。

2.江桥抗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忱

江桥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全国各地纷纷支援江桥抗战,组织“援马团”支援抗战。社会名人、海外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抗战,共产党人发表声明或派人直接参与抗日斗争。国际进步势力高度评价了江桥抗战的壮举,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站在了黑龙江军民一边,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士气。

3.江桥抗战抵制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分化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营垒

黑龙江军民和马占山将军敢于奋起抵抗日寇,表现了东北军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毛泽东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的策略》(1935年12月7日)一文中指出“马占山在东三省的抗日行为,也是统治者营垒中的一个分裂”。“江桥抗战”脱离了国民党政府的指挥,奋起抗战,代表了中国人民抵制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吹响了号角,成为中华民族抗日的一面旗帜。

4.抗日战争从江桥抗战开始

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江桥抗战虽然只进行了15天,以我军民撤出战斗而告终,但是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从江桥抗战开始,燃起了东北人民的抗日火种。东北的部分国民党军队和各阶层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组织各种形式的义勇军、自卫军,抗日武装风起云涌,犹如火山爆发,不可遏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江桥抗战开始。由军民共同组成了脱离国民政府的义勇军,远远超出了原有军队的势力,不断漫延于东北大地,成为中华儿女抗日的大前方。1935年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源于黑龙江的抗日义勇军。

四、江桥抗战深远的现实意义

黑龙江的近现代史上,发生过萨布素指挥的雅克萨对俄自卫反击战、寿山庚子之役的抗俄之战、马占山指挥的江桥抗战,都是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正义之战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今天中华民族处于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宣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是民族振兴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英雄,萨布素、寿山、马占山就是齐齐哈尔举世闻名的英雄,他们的英雄业绩,造就了国家和这个城市的光荣。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战,尤其是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全面抗战,不分民族,不分党派,不分阶级,全民参与抗战。

国共两党浴血抗战,双方都有抗战名将和抗日英雄,共同谱写了抗日战争的历史。马占山在国难当头时,抗命挺身而出,就是抗日英雄。

“抗战第一枪”已经过去了八十一年了,但“江桥抗战”和“马占山”并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反而历久弥新,强烈的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无价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江桥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马占山将军率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大义精神;不畏强敌,敢于战斗的大无畏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勇往直前的审时度势精神。

江桥抗战的历史,激励国人的抗战精神,永志不忘抗战的历史,保护好“江桥抗战纪念地”,让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警钟长鸣!江桥抗战精神永垂青史。〔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黑龙江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羡慕等
抗战音画
铅笔长高了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