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与全球化视野

2012-11-22本刊评论员

中国工人 2012年11期
关键词:集体行动评论员政治性

本刊评论员

全球化背景与全球化视野

本刊评论员

当今,中国的发展日益与世界相连,中国劳动关系演进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互动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梳理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劳动关系发展历程,将对我们研判中国劳动关系走向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期,我们刊登了由美国劳动法权威、纽约大学法学院辛西娅·艾斯特伦德教授撰写的文章,探究了美国劳动关系与工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关于美国如何利用立法来消解工人罢工的政治性倾向,将罢工引导到体制内,再通过经济利益协调的方式加以调处。当前,以2010年6月南海本田罢工、2012年9月富士康太原园区工人冲突为代表的工人集体行动越来越普遍,集体行动中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罢工等工人集体行动的对抗性和组织性增强,已经开始出现了政治性倾向。对比美国的劳动关系治理经验,能够为我国的罢工权立法、集体谈判推广和工会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根据美国的经验,通过有效的立法引导,把工人诉求纳入到制度化轨道内加以解决,有助于减低工人集体行动中的政治性和破坏性因素,有助于构建长期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在讨论美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发现全球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社会与劳动关系问题的巨大影响。持续强化的中美经贸联系,增加了两国劳动关系领域之间的互动。在美国大选到来的时候,我们刊登了本刊特约评论员王侃博士对美国劳联-产联的专访,向读者介绍了美国工会运动与美国政治之间的关系变化,并考察了美国劳联-产联对中国劳动关系以及工会工作的态度和预期。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的工会和劳动者组织都面临着共同的课题及挑战,建构和完善国际工会沟通与合作机制,符合各国劳动者的利益,能够有效地把全球化下的零和游戏,转化为共赢,推动更加公平与高效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建立。

猜你喜欢

集体行动评论员政治性
几百万鲱鱼的集体行动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网络风险事件中的集体行动研究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
艺术与政治
什么帖子容易被“小秘书”删除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