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观察
2012-11-20刘祥荣徐衍霞
刘祥荣 徐衍霞 牛 洁
日照市五莲县街头中心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观察
刘祥荣 徐衍霞 牛 洁
日照市五莲县街头中心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在避免患肢负重的前提下,全部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内服以虎潜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外敷用固定方药;同时,按治疗阶段逐渐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好转,大部分患者功能改善,部分患者影像学改善。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避免患肢负重,适时适度进行功能锻炼,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股骨头坏死;中药;内服外敷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中医“骨蚀”范畴,已有数千年的文字记载和治疗法则,其发病率日渐增高,是骨伤科领域中的疑难病症之一。现今人们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称之为不是癌症的癌症,更说明治愈的难度。如何才能使患者满意,减轻痛苦,改善功能,是当前国内外医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观察研究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做出以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经临床诊断皆为股骨头坏死,其中男51例,女9例,年龄为19~47周岁,单侧44例,双侧16例。
诊断标准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疼痛或压痛、跛行、髋关节正常活动受限等。经摄X线片显示股骨头有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像,边缘局部处损缺不圆滑,股骨头变辩或缩小变形。
2 治疗方法
内服骨蚀散,加以中药外敷。①骨蚀散:黄芪、补骨脂、骨碎补、鸡血藤各60g,人参、制乳香、制没药各15g,当归、地龙各30g,仙茅、淫羊藿、巴戟天25g,地鳖虫、血竭各20g,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各10g,白芷40g。分别焙或烘脆,研末,过100目筛,制成密丸,每丸含生药9g)1丸/d,2次口服。
②外敷方:透骨草、伸筋草、丹参各20g,桂枝、花椒、艾叶、桑枝、路路通、制川乌各10g,牛膝 15g。每日 2次,每次 40min,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标准、显效
症状消失,患侧股骨头及下肢行动自如,X光线片复查,股骨头结构形态基本正常;有效:症状有明显减轻,但仍有轻度疼痛及活动不利,X光片复查,股骨头骨质破坏及缺损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经内服外敷治疗后的疗效情况,见表1。
表1 内服外敷法治疗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n(%)]
由表1可见,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坏死显效率为55%,有效为36.67%,无效为8.33%,其中单侧的治愈率为95.45%,双侧的治愈率为81.25%。
5 讨论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其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原因为外因和内因,且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的失恒而生疾,亦称“髀枢痹”、“骨痹”、“骨萎”。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是肝肾阴虚、血瘀络阻,外因有跌打损伤、长期服用过量激素等,主要症状有:进行性髋关节疼痛,站立或行走时加重;首发症状分别有髋关节疼痛、腰骶部疼痛、膝关节疼痛、臀部疼痛或腹股沟区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内旋);伴有下肢疼痛或畏寒怕冷;跛行等。
本研究采用骨蚀散予以内服,外敷活血膏,以滋阴补肝肾治其本,化瘀通络治其标,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口服药骨蚀散由黄芪、补骨脂、骨碎补、鸡血藤、人参、制乳香、制没药、当归、地龙、巴戟天、地鳖虫、血竭、制川乌、制草乌、细辛等多种药材制成,具有通脉化瘀、活血镇痛、营养股骨、生髓长骨的功效。外敷药含透骨草、伸筋草、丹参、桂枝、花椒、艾叶、桑枝、路路通、制川乌、牛膝,药物经皮肤吸收直接渗透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调衡及脏腑的输布作用。其用药灵活,安全可靠,体外施药,无毒副作用,且对胃肠无刺激,又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从本研究60例股骨头坏死治疗结果表明,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甚佳,显效率为55%,有效为36.67%,但单侧患者的治愈率较高,双侧患者的治愈率较低,由此可见,单侧股骨头坏死应及时治疗,每多迁延影响对侧,造成双侧患病,则难以治愈。
[1]谭云花.中医综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6):61-62.
[2]高云.中医内外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6):192-193.
R274.9
A
1672-5654(2012)07(b)-0171-01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