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的髋关节置换术21例

2012-11-20彭小龙文毅英贾芝和李宝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敖 沸 彭小龙 文毅英 刘 健 贾芝和 李宝丰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萍乡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萍乡 337055)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的髋关节置换术21例

敖 沸 彭小龙 文毅英 刘 健 贾芝和 李宝丰1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萍乡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萍乡 337055)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为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常见的两种方法。由于早期非手术治疗不当,患者内固定术后过早负重以及各种因素影响,少数内固定手术患者晚期可能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或者畸形愈合等产生,导致术后出现严重的髋内翻、肢体短缩以及创伤性关节炎〔1〕,本研究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入的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54~78岁,平均(67.3±7.2)岁。患者中骨折不愈合16例,股骨头坏死5例。患者髋关节置换距内固定平均时间为16(6~40)个月。Garden分型:Ⅲ型9例,Ⅳ型12例。根据置换方式不同分为全髋置换及半髋置换,其中全髋置换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54~75岁,平均(66.8±7.0)岁。半髋置换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56~78岁,平均(67.5±7.4)岁。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X线片、CT检查,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前外侧入路,横断部分阔筋膜张肌,切断股骨近端除臀中肌外所有挛缩的肌肉止点。术中如探查到内固定物则取出,股骨颈截骨时需保留股骨距及大粗隆骨块,清除骨折端病理性骨痂,恢复股骨近端外形,假体置入时确保颈干角及前倾角的合理,患者髋内翻时调整角度,髋臼周围骨赘如若对股骨柄假体或股骨近端产生碰撞,影响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者,需给予切除,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常规处理髋臼。患者术后3 d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7~14 d内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3 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等,采用 Harris功能评分〔2〕及 VAS评分〔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资料对比

半髋置换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低于全髋置换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资料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h)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卧床时间(d)11 1.8±0.5 545±58 12.2±2.6 8.6±2.1半髋组 10 1.1±0.3 447±52 11.8±2.4 7.8±1.9 t值 - 8.95 6.21 1.32 1.57 P值全髋组-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VAS、Harri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VAS、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与半髋组术后3个月及18个月的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Harris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VAS、Harris评分对比±s)

与术前比较:1)P<0.05

个月全髋组 11 6.8±1.3 2.5±0.61) 38.3±11.2 80.8±7.21)71.4±6.61)组别 n VAS评分术前 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18半髋组 10 7.0±1.4 2.3±0.41) 36.6±10.5 78.4±6.71)70.9±5.91)

2.3 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患者术后随访12~30(平均18)个月。全髋置换组术后切口表面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各1例。半髋置换组切口表面感染1例。两组患者均无关节脱位、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6%。此类患者治疗多采用内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术等,但内固定术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并不少见〔4〕。Oger等〔5〕认为导致内固定失败主要原因是骨折不稳定及骨质疏松。章建华等〔6〕提出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并伴有Evans 3级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并不适用采用内固定,内固定选择不当、操作手法不够熟练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另外一个原因。内固定患者较易并发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再移位等并发症,导致患者髋部疼痛、畸形而极大影响其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内固定失败后为达到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促进功能恢复的目的,临床对内固定失败后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

在髋关节置换选择假体以及术式方面,需考虑患者年龄、身体条件、活动能力、认知状态、骨折类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等多方面因素〔7,8〕,本研究表明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更有利于内固定治疗失败后翻修。此外,内固定失败术后行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仍较直接髋关节置换患者低。二次手术患者预后比预期差的原因可能在于初次内固定后本身产生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粘连挛缩和相关肌群萎缩、肌力下降的结果。

1 张桂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9例〔J〕.中医正骨,2010;22(10):41-2.

2 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69;51(4):737-55.

3 Huskisson EC.Measurement of pain〔J〕.Lancet,1974;304(7889):1127-31.

4 傅天水,黄奕铁,黄 凯,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失败中的应用(附 18例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4):340-1.

5 Oger P,Katz V,Lecorre N,et al.Fracture of the great trochanter treated by dynamic hip screw plate:measure of impaction according to fracture type〔J〕.Rev Chir Orthop Reparatrice Appar Mot,1998;84(6):539-45.

6 章建华,季卫锋,童培建,等.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8):577-9.

7 Zijlstra WP,Van Raay JJ,Bulstra SK,et al.No superiority of cemented metal-on-metal over metal-on-polyethylene THA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t 10-year follow-up〔J〕.Orthopedics,2010;10(1):154-61.

8 Zijlstra WP,Bos N,van Raaij JJ.Large head metal-on-metal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versus 28 mm metal-on-polyethylene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design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08;9(1):136.

R687

〕 A

〕 1005-9202(2012)22-498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00819)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

敖 沸(1969-),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关节疾病研究。

〔2011-11-19收稿 2012-03-15修回〕

(编辑 赵慧玲)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