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对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

2012-11-20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1期
关键词:周径全血小腿

金 婷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症状主要是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单侧肢体的突然肿胀。下肢DVT患者局部感觉疼痛,行走时加剧。本文拟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与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应用对下肢DVT老年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诊断为下肢DVT老年患者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60~82〔平均(68.5±3.7)〕岁,发病均为单侧下肢。均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及内容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高、低切以及大、小腿周径差的测量。大腿周径差测量为膝上20 cm处分别测量健、患肢周径值,然后相减;小腿测量膝下15 cm处计算方法同大腿。对照组单纯采用LMWH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韩国大星产业生产的IPC进行治疗,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向患者交待IPC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根据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彩超及病人症状、体征及患肢周长进行疗效判断,显效:血栓全部或大部分溶解,血管再通,患肢肿胀消失或基本消失,双下肢周径差<1 cm;有效:血栓部分溶解,侧支循环广泛建立,患肢肿胀明显减轻,双下肢周径差<3 cm,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进一步加重〔1,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患者疗效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监测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大、小腿周径差,全血黏度高、低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大、小腿周径差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大、小腿周径差和全血黏度高、低切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全血黏度高低值都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治疗组比较:2)P<0.05

组别 n 大腿周径差(cm)治疗前3.92±0.53 3.75±0.78治疗组 32 5.57±1.48 1.63±1.061) 2.00±1.11 0.81±0.351) 9.85±1.04 8.16±1.351) 3.98±0.54 3.43±0.521)对照组 27 5.53±1.36 2.18±1.381) 2.07±0.95 1.64±0.621)2) 10.01±1.25 10.06±1.112) 3.86±0.52 4.13±0.882)治疗后合计 5.55±1.42 1.88±1.241) 2.03±1.03 1.19±0.641) 9.92±1.13 9.03±1.561)治疗后小腿周径差(cm)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mps)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mps)治疗前

2.2 两组患者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313,P=0.00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比较〔n(%)〕

2.3 影响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以最终治疗是否有效(0=无效,1=有效)为因变量,年龄,性别,组别(0=对照组,1=治疗组),大、小腿周径差,全血黏度高、低切为自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大、小腿周径差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值与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而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OR=26.14)。全血黏度低切值与治疗效果呈现负相关(OR=0.134)。见表3。

表3 影响患者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DVT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指数上升,15~80岁,DVT的患病率增加了近90倍,即每增长10岁,DVT的患病率会上升1.9倍〔2,3〕,约60% ~70%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是来自于DVT〔4〕,DVT可导致并发症如静脉炎后综合征、肺栓塞,甚至死亡〔5〕,DVT的严重并发症静脉炎后综合征,可使约20% ~50%的病人终身四肢疼痛、肿胀、沉重、水肿、小腿溃疡〔6,7〕,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下肢瘀肿、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引起腿青肿、肢体缺血坏死,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还有部分患者可随病情发展出现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重者危及生命。静脉血栓形成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静脉回流障碍所发生的各种影响。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静脉血栓形成后,在血栓远侧静脉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小静脉甚至毛细静脉处于明显的淤血状态,毛细血管的渗透压因静脉压力改变而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内缺氧而渗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液体成分向外渗出,移向组织间隙,往往造成肢体肿胀。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基本因素之一。LMWH是治疗下肢DVT的主要常规药物,有研究表明大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能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危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使用安全〔8〕。然而国内目前单一使用LMWH治疗DVT的并不多,联合应用压力袜〔9〕、中药疏血通、尿激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IPC对于预防脊柱骨折和骨科大手术后患者下肢DVT〔10,11〕,以及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12〕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操作简便易掌握,为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病率及减轻血栓栓塞程度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3〕。

1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44.

2 Naess IA,Christiansen SC,Romundstad P,et al.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venous thrombosis: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Thromb Haemost,2007;5(4):692-9.

3 Montagnana M,Favaloro EJ,Franchini M,et al.The role of ethnicity,age and gender in venous thromboembolism〔J〕.J Thromb Thrombolysis,2010;29(4):489-96.

4 White RH.The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irculation,2003;107(23suppl):14-8.

5 Scarvelis D,Wells P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epvein thrombosis〔J〕.CMAJ,2006;175(9):1087-92.

6 Snow V,Qaseem A,Barry P,et al.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J〕.Ann Intern Med,2007;146(3):204-10.

7 Kahn SR.The post thrombotic syndrome〔J〕.Thromb Res,2011;127(suppl):89-92.

8 常国祥,骆彩霞,门琦华,等.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 DVT〔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124-5.

9 任 蓉,刘明翠,石 峻,等.抗血栓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20):46-8.

10 陆 红,陈 芳,张文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8):131-2.

11 谢晓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 现代医院,2010;10(12):91-2.

12 李 绮,吴映红,董玉慧,等.术前使用IPC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03-5.

13 戴海燕,程思琴,黄丽蓉,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 DVT 的干预〔J〕.现代医院,2010;10(1):46-8.

猜你喜欢

周径全血小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小腿抽筋不简单
我的朋友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