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材山矾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2012-11-20谢平白央尼玛潘多翟随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腺毛柔毛薄层

谢平 白央 尼玛潘多 翟随民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西藏 拉萨 850000

藏药材山矾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谢平 白央 尼玛潘多 翟随民

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西藏 拉萨 850000

目的:对具有清热,消炎。用于肺热病,肾热症,瘟热症,传染性热病,扩散伤热病,腰肌劳损,口腔炎的藏药材山矾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基源考证、药材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山矾叶完整叶片呈椭圆形或倒卯状椭圆,长4~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缘有细锐锯齿,中脉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幼时叶两面均被柔毛,老叶光滑,或仅下面中脉两侧有柔毛,叶柄长1~2㎝,幼时被柔毛。两侧向内稍卷曲;中脉明显,向背凸起,侧脉对称,细弱,边缘有细锐齿。建立山矾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所确定的鉴别方法可作为山矾叶的鉴别依据。

山矾叶;历史考证;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山矾叶(藏语名称:徐砍)为山矾科植物白檀Sympiocos paniculata(Thunb.)Miq.、芸香科植物乔木茵芋Skimmia arborescens Anders.ap.Gamble或黑果菌芋Skimmia melanoearpa Rehd.et Wils.的干燥叶及叶带嫩枝。夏季采集,晾干。该药材是藏药制剂中常用药材,具有清热、消炎的效果。山矾科植物白檀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老枝无毛。叶膜质或薄纸质,阔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长3~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无毛或有柔毛,叶背通常有柔毛或仅脉上有长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每边4~8条;叶柄长3~5毫米。圆锥花序长5-8厘米,被长柔毛;花萼长2~3毫米,萼筒褐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裂片淡黄色,半圆形或阔卵形,稍长于萼筒;花冠白色,长4~5毫米,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10~60枚;子房2室,顶端的花盘5裂。核果熟时蓝色,卵形或近球形,稍偏斜,长5~8毫米,顶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4~6月;果期7~8月。产察隅、波密、林芝、错那、樟木、吉隆。生于山坡、河谷、路边的灌木林或密林中,海拔760~2500米。分布于全国各地;朝鲜、日本、印度也有。芸香科植物乔木茵芋为高8米,胸径达20厘米。小枝髓部小但明显,二年生枝的皮层颇薄,干后不皱缩。叶较薄。干后薄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或为倒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6厘米,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微凸起或中脉两侧的叶肉部分干后凹陷,侧脉每边7~10条,稀较少;叶柄长1~2厘米。花序长2~5厘米,花序轴被微柔毛或无毛;苞片阔卵形,长1~1.5毫米;萼片比苞片稍大,边缘均被毛;花瓣5片,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毫米,水平展开或斜向上张开;雄花的雄蕊的比花瓣长,花丝线状,退化雌蕊长3~4毫米,棒状,顶部3~4深裂;雌花的不育雄蕊比花瓣短,子房近圆球形,花柱长约I毫米,柱头头状。果圆球形,径6~8毫米,很少更大,蓝黑色,通常有种子1~3粒。花期4~6月。果期7~9月。产于察隅。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的南部。生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缅甸及印度东北部、锡金,不丹、尼泊尔也有分布。黑果菌芋与茵芋外表相似,但叶片一般较小,长3~7厘米,宽1.5~2.5厘米,很少长达ll厘米,顶部渐尖或短尖,叶面沿中脉密被短柔毛;叶柄长5~10毫米。花淡黄白色,单性或有时两性或杂性异株,花密集,组成长很少达4厘米的圆锥花序,几无柄。花序轴被微柔毛;苞片长约1毫米;萼片阔卵形,长1~1.5毫米,边缘被毛;花瓣5片,各瓣略不等大,雄花的花瓣常反折,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雄蕊与花瓣等长或稍长,两性花的雄蕊比花瓣短,雌花的不育雄蕊比子房长;花柱圆柱状,子房近圆球形;雄花的退化雌蕊短棒状,长不及2毫米。果蓝黑色。近圆球形,径约8毫米,通常5室,很少4室,有分核3~4个,果顶端中央有5或4个圆形、颜色灰白的小瘤状疤痕(花柱脱落后的遗迹)。花、果期同前。产于四川峨眉山以西(天全、泸定、峨边、石绵等地)、西藏(易贡等地)。生于高海拔山地密或疏林下。

目前,未见该药材鉴别的相关报道。因此,通过研究建立该药材的鉴别,可为药材的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1 历史考证

山矾叶始载于《四部医典》。《鲜明注释》云:“徐砍分上下两品:其叶肉厚而能作黄色染料者为上品;叶细而柔和,质薄者为下品。”《蓝琉璃》云:“落叶灌木,叶青黄色而薄为上品;叶青褐色为下品。”《甘露本草明镜》云:“茎青褐色,大小约有桃树之大,枝与分枝较多;叶黄绿色,叶片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网状叶脉,叶柄长,互生;花白色,小,具五个花瓣,腋生;果实蓝色,细长,成熟时成绿黄色;花具芳香气味。”据考证藏医用的徐砍原植物为山矾科的白檀叶,其树叶为黄绿色,背面脉上被毛,叶薄,有不明显的光泽,一般生于热带地区。

2 性状

山矾叶多皱缩、破碎,草绿色至淡黄色。完整叶片呈椭圆形或倒卯状椭圆,长4~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缘有细锐锯齿,中脉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幼时叶两面均被柔毛,老叶光滑,或仅下面中脉两侧有柔毛,叶柄长1~2㎝,幼时被柔毛。两侧向内稍卷曲;中脉明显,向背凸起,侧脉对称,细弱,边缘有细锐齿。嫩枝表面黄绿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质硬而脆,折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3 鉴别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山矾叶药材来源: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自治区雄巴拉曲藏药厂、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藏药厂、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藏药研究所。以上四个单位提供的山矾叶药材,经本所格桑索朗副主任药师鉴定,均为正品。

3.1.2 仪器与主要试剂

3.1.2.1 仪器系统显微镜(型号:BX51日本奥林巴斯);电子天平(型号:AE200瑞士梅特勒);电热恒温干燥箱(型号:GZX–DH.500–BS–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三用紫外分析仪(型号:ZF-2上海市安亭电子仪器厂);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型号:KQ-500D昆山市超声波仪器厂);纯水、超纯水系统(型号:Milli-Q Direct-16法国密理博公司)。

3.1.2.2 主要试剂三氯甲烷(AR)、甲苯(AR)、丙酮(AR)、甲酸(AR)、乙酸乙酯(AR)、苯(AR)、硫酸(AR)、无水乙醇(AR)、环己烷(AR)、乙醇(AR)、香草醛等。试验用水均为纯化水,符合《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纯化水的要求。

3.2 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外面的平周壁稍呈角质化;下表皮细胞形略大,垂周壁平滑,直或微弯曲。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着生,尤以主脉处为多;非腺毛为单细胞,圆锥形,顶部钝圆,壁具疣状突起,幼小者壁光滑,长50~70㎝,基部宽20~40μm。气孔多数呈平轴式,少数为不定式,下表皮较多。见图1。

3.3 横切面显微鉴别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近长方形,表皮外侧的平周壁稍呈角质化;叶肉组织为等面型,栅栏组织于中脉处中断,上方的栅栏组织多为2列细胞,下方的多为1列细胞,且较短,内含少数草酸钙方晶。中脉下方突出,上、下表皮细胞内侧均有数列厚角细胞;维管束呈半月形,双韧型。见图2。

3.4 粉末显微鉴别粉末为黄绿色;叶片横断面碎片,可见上、下表皮内侧的栅栏组织。表皮细胞碎片,单细腺毛及非腺毛脱落后的残留基部,并可见非腺毛的顶面观。叶片边缘粬齿由多数角质化的细胞组成。乳汁多数,分枝或不分枝有节,有淡黄色的内含物。见图3。

3.5 薄层色谱鉴别取山矾叶细粉1g,加乙醇10ml,超生处理30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矾叶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苯-丙酮(4: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处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4。

4 小结

通过实验表明,山矾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外面的平周壁稍呈角质化;下表皮细胞形略大,垂周壁平滑,直或微弯曲。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着生,尤以主脉处为多;横切面显微观察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近长方形,表皮外侧的平周壁稍呈角质化;叶肉组织为等面型,内含少数草酸钙方晶;粉末显微鉴别为黄绿色,叶片横断面碎片,可见上、下表皮内侧的栅栏组织,表皮细胞碎片,单细腺毛及非腺毛脱落后的残留基部,并可见非腺毛的顶面观。叶片边缘粬齿由多数角质化的细胞组成。乳汁多数,有淡黄色的内含物。薄层色谱斑点分离清晰,无拖尾现象,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5 讨论

薄层色谱点样量的选择在试验过程中,分别选取1μl、2μl、5μl、10μl及20μl进行点样量选筛,试验表明,山矾叶药材薄层点样量为10μl时,能明显检出有效斑点。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试验过程中,分别以以三氯甲烷-甲苯-丙酮-甲酸(4:2:1:0.05)、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3:4:2)、苯-乙酸乙酯(1∶1)、环己烷、二氯甲烷、环己烷-乙酸乙酯(9.5:0.5)、苯-乙酸乙酯(9.5:0.5)、甲苯-丙酮(9:1)等为展开剂,其中,三氯甲烷-甲苯-丙酮(4:2:1)为展开剂,展开效果最佳,紫外荧光灯(365nm)处检视,灵敏度较好,展开得到的薄层色谱图分离度较好,其Rf值分别为:0.29、0.43、0.54、0.61、0.66、0.96。

薄层色谱显色剂的选择试验过程中,以3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置105℃加热至斑点清晰,灵敏度较好。

山矾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等[5]。本项研究建立的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山矾叶药材的质量控制,能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

[3]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中国藏药(第二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

[4] 王宝琴.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5] 王曙.常用藏药理化鉴别与含量测定[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6.

[6] 宇妥·元丹贡布著.四部医典[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 帝玛尔·丹增彭措著.晶珠本草[M].西藏药王山藏文木刻版.

R954

A

1007-8517(2012)15-0009-02

2012.06.19)

猜你喜欢

腺毛柔毛薄层
艾叶及其腺毛显微鉴定研究
梨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烟草长柄分泌型腺毛的遗传分析
系2. 文采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oida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毛冻绿幼叶的显微形态研究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雪莲十味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芪参清幽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