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2012-11-18王春雨蔡年强王鹏飞

四川精神卫生 2012年1期
关键词:汀组共病艾司西

王春雨 蔡年强 王鹏飞

近年来,抑郁与焦虑的同病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类患者多属于抑郁伴发焦虑[1]。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往往症状更严重,病程易迁延,功能损害更严重,自杀率较高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来士普) 具有较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2,3]。为此,笔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并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9 年10 月~2011 年5 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 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17) ≥18 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14 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脑器质性疾病,无药物依赖或滥用。共70 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5 例,其中,男13 例、女22例。平均年龄(37.06 ±6.69) 岁,平均病程(8.71±3.39) 个月。帕罗西汀组35 例,男11 例、女24例;平均年龄(35.93 ±7.84) 岁,平均病程(9.02 ±3.89) 个月。两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均>0.05) 。

1.2 方法 艾司西酞普兰组起始剂量为10mg/d,渐增至20mg/d,帕罗西汀组起始剂量为10mg/d,渐增至20~40mg/d,疗程8 周,失眠者合用苯二氮类药物。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 和8周分别采用HAMD 和HAMA 评定疗效,即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后实施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

以SPSS11.0 软件对组间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 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和HAMA 评分比较(见附表) 。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HAMD 和HAMA 评分比较(±s)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HAMD 和HAMA 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 <0.01;两组间比较,2) P <0.05;3) P <0.01。

由附表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组于治疗第1 周,帕罗西汀治疗第2 周HAMD 和HAMA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均<0.01) 。两组间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 和HAMA 评分下降明显,提示起效较快。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8 周,艾司西酞兰组痊愈19 例,显著进步7 例,进步7 例,无效2 例,治愈率54.3%,有效率74.3%,而帕罗西汀组则分别为18 例,9 例,6 例,2 例,治疗愈51.4%,有效率77.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经TESS 评定,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9 例,口干3 例、恶心4 例、食欲不振4 例、便秘2 例、头晕3 例、心悸2 例、乏力3 例;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11 例,分别为4、5、6、3、3、4、2 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实验检查均无异常。

3 讨论

艾司西酞普兰是二环氢化酞类衍生物消旋西酞普兰的单一右旋光学异物体,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HT 的再摄取,从而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有关[2]。

本文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但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的第1 周HAMD 和HAMA 评分下降明显,说明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抗焦虑起效快。从不良反应看,两药不良反应均少且程度较轻,除失眠需合用苯二氮类药物外,其他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总之,艾司西酞普兰能快速有效控制抑郁、焦虑症状,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是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的理想药物。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9:579.

2 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7,420~421.

3 叶建飞,江红霞.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3) :155.

猜你喜欢

汀组共病艾司西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浅谈散偏汤合四逆散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