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2012-11-16周济忠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4期
关键词:甲强龙动脉血体征

周济忠

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周济忠①

目的:探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率为96.7%,对照组缓解率为81.7%,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症状得到改善、使气道反应性得到降低、使发作频率得到减少,提高了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甲强龙; 支气管哮喘; 地塞米松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1]。由于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故而采取及时、正确、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病者等,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促和肺部哮鸣音等临床表现。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9~63岁,平均(37.8±5.2)岁;病情程度:轻度16例,中度31例,重度13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2岁,平均(37.2±5.3)岁;病情程度:轻度17例,中度31例,重度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和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补液、口服缓释氨茶碱、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静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比利时辉瑞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注册标准JX20000424,注册证号h20080284)治疗,80 mg/次,2次/d,行静脉注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6)治疗,15 mg/次,2次/d,行静脉注滴,两组疗程均为5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未做肺功能检查,这是由于支气管哮喘中、重度患者无法耐受肺功能测定。选取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的人数及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动脉血PaO2作为观察指标。缓解:咳嗽、喘息、气促和肺部哮鸣音等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得到改善;未缓解:上述相关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5.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58例,缓解率为96.7%;对照组缓解49例,缓解率为81.7%,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值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PaO2值为(91.1±5.4) mm Hg,对照组动脉血PaO2值为(83.6±4.5) mm Hg,两组治疗后动脉血PaO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值比较(±s) mm 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值比较(±s) mm Hg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可逆性及弥散性等特点。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而哮喘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转化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可能会有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出现。由于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故而采取及时、正确、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药物目前共有五大类,在这其中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繁多,甲强龙、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均为目前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这其中最近几年,应用最为广泛的则是甲强龙,可静滴或静注给药。甲强龙在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聚集及活化起到抑制作用;对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造成干扰,使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减少;减少微血管通透性;对细胞因子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从而预防气道重塑;活化并提高气道平滑肌β受体的反应性。故而,应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症状得到改善、使气道反应性得到降低、使发作频率减少,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的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率为96.7%,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的对照组缓解率为81.7%,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血PaO2值为(91.1±5.4) mm Hg,对照组动脉血PaO2值为(83.6±4.5) mm Hg,两组治疗后动脉血PaO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具有用药方便、起效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症状得到改善、使气道反应性得到降低、使发作频率减少,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1] 方涛,徐永丽.甲泼尼龙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1,29(5):456-45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 李宝华,黄薇,衣凤芸,等.甲泼尼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597-598.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4.017

①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 广东 始兴 512500

周济忠

2012-06-26) (本文编辑:车艳)

猜你喜欢

甲强龙动脉血体征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普米克令舒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