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肌力的影响

2012-11-13李晓飞罗霏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3期
关键词:个体化肌力肢体

李晓飞 罗霏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吉安 343000

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肌力的影响

李晓飞 罗霏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吉安 343000

目的研究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89.28%)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肢体肌力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

个体化康复护理;脑卒中;生活质量;肢体肌力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急、病程长,绝大多数患者在经历急性期住院后带着伤残回家康复。现代康复医学认为[2],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得到持续的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笔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个体化康复护理,结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7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2例,女24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或家属也均知情同意;全部患者均经头颅MR或CT检查确诊,并且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进入恢复期,临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减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年龄40~85岁,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61.3±5.9)岁;首发病例25例,再发3例。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62.7±5.3)岁;首发病例23例,再发5例。两组脑卒中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指导、防止便秘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专业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在脑卒中患者常规专业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①建立健康档案:医护人员为个体化康复护理的主要实施者,为每个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干预人群资料进行登记,即开始健康教育,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规章制度,说明病情,使患者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治疗依从性、认知和心理状态,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指导,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②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教育,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卒中的基本知识,如病因、诱发因素、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减少诱发因素,促进康复,减少复发率,使其能战胜疾病信心,能积极配合康复和治疗。③个体化康复护理:评估所有脑卒中患者的肌力、语言表达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指导。康复训练是一个有计划、长时间的过程,医护人员需要取得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应采用指导、示范、家属协助保护和监督,患者主动配合的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个体化康复护理包括:肢体被动运动,坐位、站位的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等。④循证护理: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及循证应用)。⑤个体化药物治疗干预: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期应有不同的药物治疗,主张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按时、按量个体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服药方法、讲解药物疗效的副作用。比如,当脑卒中患者的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时,西医西药主要以稳定血压、促进脑代谢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为主,采用脑循环促进剂和脑代谢赋活剂的药物,中医中药则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⑥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性格、文化素养及心理状态做出初步评估,然后针对的进行心理支持,消除他们内心存在的疑问。对于患者的任何努力和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其感觉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充满信心面对困难与挑战。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1.3 效果评价

1.3.1 疗效判断标准干预6个月后,日常生活中10项功能能完成3项,手的灵活程度为差;5项为良,6项以上为优。日常生活中10项功能项目包括写字、梳头、洗脸、刷牙、打结、系鞋带、扣纽扣、开关电灯或龙头、用筷子或匙子、拿水杯。总优良=优+良。

1.3.2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WHOQOL)表进行评分[3],以改善率评价干预6个月后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改善率≥50%为显效;改善率≥25%且<50%为有效;改善率<25%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3.3 肌力的分级0级: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Ⅰ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Ⅱ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优良率(89.28%)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57.1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上肢肌力及下肢肌力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上肢肌力的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肌力的比较[n(%)]

3 讨论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是积极、肯定的[4]。它可使脑卒中患者受伤后脑语言中枢残余功能通过语言训练得以充分利用,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降低致残率[5];康复训练还可增加脑卒中患者大脑皮层的厚度和营养,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性。王晋芳等[6]认为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认为加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康复治疗介入越早越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并能有效防止和减轻继发运动障碍的发生。医护人员与脑卒中患者交流时,应该需要极大的耐心,切不可语言生硬,甚至嘲笑,注重心理护理。用微笑、眼神等给患者以肯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同时要指导患者的家属掌握与脑卒中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同时康复训练环境尽可能安静,避免噪音,需要有信心、耐心、恒心,应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生活质量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7-8],目前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安宁等[9]对15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认为年龄、性别、学历、有无配偶、患病时间均可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指导、防止便秘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在脑卒中患者常规专业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89.28%)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57.1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以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轻瘫)。罗福明等[10]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干预,对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有明显疗效。易春霞[11]也认为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康复功能锻炼可明显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肌体肌力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1]李秀习.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56-657.

[2]侯月奴.528例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7):610-611.

[3]Lucas CR.The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questionnaire:Spanish developmentand validation studies[J].Qual Life Res,2012,21(1):161-165.

[4]黄偓.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48-149.

[5]何芳.浅谈中老年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5):157.

[6]王晋芳,邰迎东.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及抗抑郁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64-565.

[7]杨彩霞,张玉兰,王敬师,等.Roy适应模式在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0):1358-1360.

[8]尤丹.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及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48.

[9]安宁,赵微,刘艳翠.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0-11.

[10]罗福明,梁玉芳.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干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132-134.

[11]易春霞.缺血性脑卒中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8):53-54.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limb muscle strength in patientsw ith stroke

LIXiaofei LUO Fei
Operation Room,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 City,Jiangxi Province,Ji'an 343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limb muscle strength in patientswith stroke.Methods56 stroke patients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each group had 28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professional nursing for strok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ventional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professional nursing.Results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9.28%which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57.1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total efficiency of quality of life improv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71%whi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0.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After the intervention,limb muscle strength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muscle strength in patientswith stroke.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Stroke;Quality of life;Limbmuscle strength

R473

C

1673-7210(2012)11(c)-0141-03

李晓飞(1975.10-),女,江西莲花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学的研究。

2012-09-26 本文编辑:冯婕)

猜你喜欢

个体化肌力肢体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