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山县耕地土壤养分变迁与提升对策

2012-11-08章增强陈月丹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象山县全氮速效

章增强,杨 杰,陈月丹

(1.浙江省象山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浙江 象山 315700;2.象山县农业科教信息中心,浙江 象山 315700)

象山县地处浙东沿海,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耕地总量小,人口稠密,目前人均耕地仅为0.039 hm2。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关系到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受立地条件限制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养分不平衡等现象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肥力是耕地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安全。作者剖析了象山县土壤肥力的演变情况,并分析了导致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提出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为保护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依托象山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及粮食功能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于2008年起在全县范围内的耕地共采集土壤样品1 773个,土样包括县内全部5个土种(水稻土、红壤、黄壤、潮土、滨海盐土)。

1.2 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参照 NY/T1121.1—2006;有机质测试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 (NY/T1121.6—2006);全氮测试采用凯氏定氮法(NY/T 53—1987);有效磷测试采用盐酸-氟化铵提取,钼锑抗比色法 (NY/T1121.7—2006);速效钾测试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NY/T889—2004);阳离子交换量 (CEC)测试采用EDTA-乙酸铵盐交换法(NY/T1121.5— 20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现状

对1 773个土壤样品养分检测结果表明 (表1),象山县内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整体水平较高,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且变化较大。

表1 象山县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

根据宁波地区土壤养分分级标准[1],象山县土壤有机质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2 级和3 级;全氮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全氮平均值达到1 级标准;速效钾分布较为平均,以1,2,3 级为主;县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偏低,缺磷土壤 (4 级以下)约有40%;土壤的保肥性较为满意,ECE 平均值为17.30 cmol·kg-1,达到2 级标准,且总体分布适中,低含量值少 (表2)。

表2 象山县耕地土壤养分各级别的比例

2.2 土壤肥力演变

2.2.1 有机质

耕层土壤有机质是最重要的土壤肥力成分之一,其含量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紧密相关[2]。第2次土壤普查象山县采集的440个耕层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6.7 g · kg-1,变异系数为26.4%,比现在的有机质平均值高23%。但现在的有机质分布更为均衡。第2 次土壤普查时,各乡镇间存在较大差异,最高的乡镇达60.3 g·kg-1,而最低仅为20.6 g·kg-1,两者相差近2 倍;现在有机质含量最高的黄避岙乡为39.5 g·kg-1,最低的丹东街道为19.6 g·kg-1,相差不到1 倍,且各个乡镇的数值均较为接近,说明经过近30 a 的土壤培肥,有机质不均衡的现象有所缓解,全县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基本能保证作物的需求。

各个土种之间,因成土母质和种植历史的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浅海沉积母质发育的灰泥田种植历史在1 000 a 以上,土壤剖面发育好,有机质含量最高;而同是浅海沉积母质发育的淡塘泥田,种植历史较短 (短则几十年,长的也只有几百年),土壤剖面发育差,有机质含量低。黄泥砂田和洪积泥砂田介于两者之间。

2.2.2 全氮

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有机质含量高,全氮含量一般也比较高[2],因此象山县土壤中全氮含量也较为丰富。第2 次土壤普查全县土壤中全氮平均含量为1.99 g·kg-1,变异系数为28%。最高值为 3.36 g · kg-1,最低值仅为1.4 g·kg-1,两者相差1.4 倍。现73% 土壤中全氮>2 g·kg-1,为1 级,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与施肥方式和种类的改进及重视地力培育有关。

2.2.3 有效磷

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不能直接被利用,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通常较低,有效磷是指能为当季作物吸收的磷量[3]。第2 次土壤普查时,平均含量为3.36 mg·kg-1,变异系数为108%。这说明当时全县的速效磷含量偏低,地区之间差异悬殊,最高的乡镇达11.4 mg·kg-1,最低乡镇仅为0.07 mg·kg-1。全县土壤中速效磷含量<3 mg·kg-1,即极缺的土壤样品占总样品的53%,<5 mg·kg-1的缺磷耕地面积大。

现在象山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有大幅提升,达到22.2 mg·kg-1,处于2 级水平。但乡镇间分布也不均衡,含量最高的墙头镇达56.2 mg·kg-1,最低的西周镇仅为6.6 mg·kg-1。1/3 的乡镇平均含量<20 mg·kg-1,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缺磷土壤面积较大。

2.2.4 速效钾

第2 次土壤普查时,象山县耕地速效钾含量平均为79.9 mg·kg-1,变异系数为72%。土壤速效钾虽属中等,但由于地形复杂,成土母质多样,不同类型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很大。总的来说是浅海沉积母质发育的淡塘泥田大于垦植历史较长的灰泥田,而红黄壤或洪积物发育的黄泥砂田、洪积泥砂田含量最低。淡塘泥田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63.4 mg·kg-1,属丰富;灰泥田速效钾平均含量为70.6 mg·kg-1,属中等;黄泥砂田、洪积泥砂田速效钾平均值分别为 44.3 mg · kg-1和41 mg·kg-1,为缺乏。经普查统计,全县因严重缺钾而明显影响产量的水田达0.5 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26.4%。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差异,除了与母质类型有关外,还与种植历史长短、产量高低有很大关系,种植历史长、复种指数大的土壤,缺钾问题更易突出。

经过近30 a 对土壤进行因缺补缺,目前象山县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较为合理。各乡镇速效钾含量60.3~190.9 mg·kg-1,缺钾 (速效钾含量<100 mg·kg-1)的乡镇只有3个。大部分乡镇土壤中钾元素处于中上水平。

2.2.5 CEC

CEC 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可将其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也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4]。因第2 次土壤普查没有进行CEC 检测,无法掌握其变化趋势。但现在的检测结果显示,象山县大部分土壤中CEC 量15~20 cmol·kg-1,位于2 级水平,土壤保持肥力性能较好。

3 提升对策

3.1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改良土壤性状

合理耕作制度,是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的重要措施。象山县多数耕地为淡塘泥田,耕作层薄,粘滞性重,要注意合理深耕晒垡,增加耕层厚度,降低犁底层厚度,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保证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目前象山应用广泛的稻-麦,稻-麦-菜等种植制度,容易引起土壤中的钾素缺乏,在酸性红黄壤地区的侵蚀土壤中尤为突出,加强冬季绿肥种植,有助于提升钾肥的有效性。

3.2 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象山县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县以来,通过宣传科学施肥,采取推广商品有机肥、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措施,使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结合施用,肥料结构和用量更为合理,化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商品有机肥需求大幅增加。2011年,全县推广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达166.7 hm2,有机配方肥486.7 hm2。当前应坚持季节积肥与全年积肥相结合,重点在秸秆还田以及畜、禽类粪便的合理利用上,加大推广应用质量稳定的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有机配方肥力度,努力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充分发挥有机肥对耕地的持续培肥作用。

3.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整用肥结构

肥料中主要养分比例的协调平衡,是作物高产优质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当前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时要重视补施钾肥,控氮稳磷。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必须大力推广精确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开展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模式,减少单一型、低浓度化肥的施用,以解决施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4 加大监控力度,减轻耕地土壤污染

目前对耕地土壤构成污染的主要有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因此应当加大监控力度,严禁向水体或农田直接排放工业污水,有效防止工业三废里的有害物质对耕地土壤的污染。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宣传推广应用力度,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对耕地土壤环境的污染。

[1]王飞,周志峰.宁波市耕地地力评价及培肥改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凯,王景宏,洪立洲.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肥力与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08,29 (4):6-9.

[3]王志强.南通市各农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21:221,223.

[4]廖菁菁.农田土壤磷素的时空变异及形态转化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5]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河南3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J].土壤学报,2011,42 (3):627-631.

猜你喜欢

象山县全氮速效
如何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叫醒太阳公公
保定市满城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分析
煤矸石山上不同种植年限和生长期香根草各部位全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比较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
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性比较
红碱淖流域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