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法
——以乌鲁木齐市两所中学为例
2012-11-06蔡万玲多里坤乌斯曼江肖永刚
蔡万玲,多里坤·乌斯曼江,肖永刚
(1.新疆教育学院 理学分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2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法
——以乌鲁木齐市两所中学为例
蔡万玲1,多里坤·乌斯曼江1,肖永刚2
(1.新疆教育学院 理学分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2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前新疆中学要实现 “双语”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 “双语”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改进,校本教研是非常适宜的培训手段。课题组对两所中学 “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学 “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法。
中学 “双语”教师;校本教研;内容与方法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都强调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开创了以 “学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从而诞生了教师的校本培训;八十年代后期,英美等国大规模开始实施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并很快推广;我国的校本培训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是伴随着 “八五”师资培训的进程而逐渐探索形成的。新课程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转变身份和作用。“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譬如,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不确定发生、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和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充满多样性、变动性的课程情境下,教师不能只是一位执行者和旁观者,而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能把教学的信念内化,以此来研究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在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教研的实施已经成为推动新课程的关键因素。
校本教研,是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为了改进学校教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行动研究。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科建设,形成学科特色,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2005 年新疆启动了中学教师新课程校本培训实验[3]。校本教研的开展不是新课题,可以说我们已经关注了许久,也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如提高中小学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汉语水平、汉语授课能力等。但面对新课程实施中学科教学遇到的问题、新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都需要从学校教研的角度给予关注和研究,使教师借助于教研搭建的平台,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开展新课程背景下新疆中学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法研究极有必要。课题研究的试点学校有新疆乌鲁木齐市第23中 (高中)和第16中学 (初中)两所学校。
1 校本教研的内容
调查显示,新疆乌鲁木齐市第23中 (高中)和第16中学 (初中)两所学校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校本教研内容主要有三种类型:教学型教研 (日常性教研)内容、研究型教研 (专题性教研)内容和学习型教研 (提高性研究)内容。
1.1 学习型教研 (提高性研究)
学习型教研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 “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称。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表1是乌市第23中学和第16中学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培训侧重内容的问卷结果统计表。
表1 两所学校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培训侧重内容的问卷结果统计
通过对两所学校调研,了解到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对校本培训侧重要求: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在两所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1.25%、45.00%。乌市第16中学所占比例较大。对汉语授课能力的培训的需求,乌市第 3中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占比例为18.75%。
校本教研是 “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两所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 《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等。沙龙研讨是一种由教师自愿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讨论会。在这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不拘形式地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讨论、争论,各种观点互相碰撞,使自己在不同的见解中提高认识,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两所学校强调教师勤写教学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 “备课”。教学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抓总结提炼对教师提升认识很有好处。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用它去指导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1.2 教学型教研 (日常性教研)
教学型教研 (日常性教研)以 “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式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富有创意和改革精神的教案、教学设计,有个性特色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这种校本教研类型在学校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也是行之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两所学校抓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学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抓集体备课。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有中心发言人,有准备具体内容。中心发言人预先写好 《备课记录》,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同时抓教材培训。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而对新教材,很多少数民族教师还不懂怎么教,这就急需进行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1.3 研究型教研 (专题性教研)
研究型教研 (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 “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立研究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
两所学校抓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 (1)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2)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3)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 (4)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表2是乌市第23中学和第16中学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科研课题情况的问卷结果统计表。
表2 两所学校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科研课题情况的问卷结果统计
通过对两所学校调研,了解到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科研课题:乌市第16中学参加校级以上课题和发表论文大于50.00%,乌市第23中学加校级以上课题和发表论文低于38.00%,两所学校主持校级以上课题教师很少。
2 校本教研的方法
通过调研,了解到两所中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实践中做好 “三个结合”,即教研与教学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教研与师训相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1 开展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开展教育科研的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澄清部分教师在校本教研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其实,课堂教学就是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包含着研究的性质。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是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创新。为此我们要立足于平时每一节课教学与研究,把 “教学”当作 “研究”,勤写教后随笔与反思,大胆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2 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保证
校本教研的氛围主要指观念氛围,乌市第23中学和第16中学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的理论,邀请教育科研专家以及市进修校老师到校进行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引导教师树立三个观念:(1)明确教研与课改的关系,树立 “教育要改革、教研须先行”的观念。 (2)明确教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 “向教研要质量”的观念。 (3)明确教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研的主力军”的观念。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 “教研先导”,“向教研要质量”的思想观念,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之中。
2.3 加强领导与管理,构建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
首先,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组织领导,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到位。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校本教研指导小组,负责教研立项、评估和指导。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语数课题小组,制定各科课题实验方案。其次,完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实现校本教研工作到位,一是目标管理,每学期制定具体的校本教研管理目标,明确职责,各尽其责。二是过程管理,包括课题确定、实施方案、探讨研究、阶段总结材料或论文以及对现有科研成果的评估等程序。第三,建立表彰奖励,检查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精神和物质的激励因素,制定优惠政策,并把教育科研成果列入教师考核之中,为教师校本教研提供动力保障。
2.4 加强指导与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对教师指导与帮助,努力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
2.4.1 开展多种校本培训。两所中学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式主要有: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使教师了解和掌握科研知识;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校内组织教师观看有关教育科研的录像;举办校本教研的经验交流会;开展课题研究汇报课;请校内教科研有成果的教师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树立校本教研标兵,让大家学习等。
2.4.2 鼓励教师承担实验课题。具体做法是:市级重点课题 《乌市第23中学民汉青年教师有效发展的行动研究》,要求教研组长和市级骨干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要参加课题组,分学科进行研究。对于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每个教研组都申报了课题,目前基本上各个学科都有一项小课题的研究任务,满足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需求,促使每位教师成为研究者。
2.4.3 开展经常性校本教研活动。首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可以成为某一研究课题的素材,将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将失败的原因归纳出来,就可以看成是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甚至在工作中经过自己精心准备而上的一节好课,潜心钻研而写成的一篇好的例案,富于独创性地设计一道开放性的习题等,都可能为教师取得的教研成果提供例证。其次,要围绕学校的实验课题进行不断探讨与研究,做到每位教师期初写好课题实验计划,隔周开一节互听课,每学期开一节学区性汇报课,做一次课题研究经验介绍,写一篇最佳教案,期终写好一篇课题实验总结或论文。第三,帮助教师总结教育科研成果,要求每位教师平时要注意教研资料的积累。学校每学期均收集每位教师的教科研经验总结或论文、最佳教案、教学随笔等材料,并将其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2.4.4 利用网络进行校本教研。在线论坛,打破时空限制,让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聊天”式交流。聊天式的交流,是最轻松的,在彼此的对话中进行交流。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自己的QQ群或聊天室,邀请全国各地自愿接受培训的老师加入。让老师们和名师面对面进行聊天。如 “校本研修网”、 “新思考网”均定期组织研讨一个专题,由群里的教师负责主持,参与的群成员非常踊跃。正如群里有些老师说的:能加入到群里来,即使不说话,能 “听”大家的发言,对于成长的老师也是很大的收获。聊天式的交流,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所有内容都会被随时贴在公共空间里,供大家再学习,再讨论。 (2)“帖子”式交流。现在很多网站都设置了教育版块,如教育在线、成长在线、基础教育论坛等多家专业论坛。每天,这些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都在论坛上忙着翻帖、读帖、回帖。凡是读到精彩之处,读到质疑之处,都会跟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字,要么是鼓励的言语,要么是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学习的老师而言,这就是在培训,在拓展视野,在与别人思维的火花碰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博客”式交流。博客,又叫网络日记。大凡熟悉网络的教师和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博客。每天工作结束,都会把一天教学中、研究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一点一滴形成文字,写成随笔,发到自己的博客上,任别人品读、批评。坚持每天写博客,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更利于教师练笔,自然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培训。在众多网络培训中,博客式交流应该是教师最好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方式。
我们课题组对两所中学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校本教研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适合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法。
[1]李永生.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的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6):58-59.
[2]蔡万玲.新疆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6):65-66.
[3]蔡万玲.中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校本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45-46.
G632.0
A
1674-3652(2012)02-0092-04
2011-12-23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创新学习方式研究》(FFB108173)资助;新疆教育学院院级课题《中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XJJY200906)。
蔡万玲,女,新疆乌鲁木齐市人,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庆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