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理念在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中的运用※

2012-11-02李董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检索评价

李董男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合肥230038)

现代教育理念在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中的运用※

李董男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合肥230038)

对现代教育理念在《中医药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从教育性质、平均指标、教学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方式和学习态度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该课程教学的一般模式、流程和形成性评价等考核方式,并对现代教育理念中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现代教育理念;中医药信息检索;形成性评价

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快地渗入到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中,它与传统教育的教育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笔者就其在《中医药信息检索》(下简称《检索》)课程中的运用分八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 教育性质

传统教育是基础性教育,而现代教育是创新性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国外发达国家已将信息素养纳入学校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我们的《检索》课程也不再强调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和记忆,而是越来越偏重于计算机文献数据库和网络信息的检索利用,强调对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增强信息情报意识,初步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有效检索和管理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相关文献,为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可以说,《检索》课程是整个本科-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所有创新性学习活动的基础。同时,现代教育理念一直强调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也必须以信息检索作为基础,没有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的毕业生必然不具备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平均指标

现代教育以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获取知识能力强弱为指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人员在制定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按既定目标(知识认证、技能技巧、智能发展、个性发展)努力。《检索》课程因自身的特点,对传统教育所强调的知识认证尤其是识记要求不多,而更多地期望学习者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不断获取相关医学知识。

教学者在本课程的教学策略上应该注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如制定半开放的现场检索课题(如“中西医结合治疗____疾病”),指导学生完型、拆解、合理分工与协作,完成这些课题,写出检索报告。我校本门课程一般安排27课时,分9周上完,笔者经过实践,认为现场检索宜放于第6周,主要检查学生查询电子和纸质材料的能力,剔选材料、汇总成文的能力,以及参考文献引用的规范性。在现场检索时,必须注意指导每个学生掌握专业数据库的查询方法,尾注、脚注、交叉引用方法等。

同时,注意把国内外及自身的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如国内外各种文献数据库如PUBMED等的使用方法,各种最新信息管理软件的使用技巧等内容。

3 教学主体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作用,而现代教育则期待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这绝不是说教学者就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已知去发现未知,多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信息意识的培养时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如何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面对信息危机(如虚假医药广告、药品知识产权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通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来及时解决。同时重视挖掘单元中具有思想教育性内容,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中国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曹炳章、陈存仁等为搜集和保存医药文献所做的贡献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注意收集、学习其他教学者的先进教法,吸收新教育思想、理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1989~1990年出生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怀疑精神,但缺乏深入探究学术问题的能力与耐心,如何引导他们关心学术问题,继而去尝试查询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甚至完成科研论文或报告,对于教学者是极具挑战性的。

4 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科书为主,而现代教育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以活动教学为主。我们不能再像对中小学生那样,简单地教给学生科学结论,而是应该讲述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以启发学生探索精神。布置闭合式和开放式的题目,通过团队协作和个人努力,完成检索报告和综述论文的写作,让他们实际感受中医药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严谨性。备课时注意阅读基本教材以外的有关参考书等,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问题的锻炼,如文献半衰期、特种文献的价值(笔者发现,学生较多依赖书籍和期刊,较少使用特种文献)等,同时在讲授信息检索部分时偏重于各种网络数据库尤其是Web of Science系列工具的查询,信息管理部分时介绍EndNote、NoteExpress等管理软件、RefViz等分析软件的使用等,使同学开始自己动脑怀疑已有结论、同时通过检索获取相关信息解决疑问,正如徽州理学大师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是灌输式教育(注重结果——考试成绩),而现代教育是启发式教育(注重过程——素质培养),后者重视教学进程各环节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结果、分析)的整理优化。

在教学方法上,对《检索》课程,我们应去芜存菁,精选教学内容,把握各单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把它们与医学学科新进展进行有机联系,如让学生自己去找《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去查PUBMED,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询最新的国内外资料,而且是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归,在技能和知识两方面充实他们。同时采取鼓励引导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错误的或陈旧的问题,要耐心。注意针对现在的九零初一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针对他们的阅读习惯,选择多种形式的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如相关软件使用和网络检索工具查询,我们都采用现场查询,由老师实际操作,学生学习的效果较快且好。

注意精心设计教学策略,编制科学的课程程序,使内容与形式方法做到优化组合。笔者初步采用现代教育理念,为《检索》编制课程程序如下:

6 教学管理

传统教育强调统一,现代教育强调特色。如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最突出的印象往往是美式教育的开放和包容。在那里,整堂课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聊、讨论,下课时老师也没有权威性的总结。中国学生可能会问:老师,您就没有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吗?老师会这样回答:“任何东西都没有标准答案,我的作用就是开发你的想象力,给你想象的动力。”其实技术的东西都容易掌握,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一种开放的思想方式。“知识”往往是比赛记忆力,而人类最大的财富是想象力,超越前人想象是最有意义的。

如果老师给出了科学的、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自然能给学生以知识,但往往也占据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束缚了他们智能的发展,管理起来固然方便,却不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掘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完善自我。《检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在面对同样的课题时,每个人的检索策略都是不同的;在面对同样的资料时,每个人的切入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种差异性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

7 考核方式

现代教育理念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开卷考试+专题报告(论文)+技能测试”。这也就是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体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好处:

①“形成性评价”将试卷考试、论文与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监控教学质量,帮助教学者及时准确掌握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使学生按既定目标发展,完善受教育对象的知识认证、技能技巧、智能发展和个性发展。其中的小论文部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课上课外用自己的已知去发现未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了解到学科最新进展,将书本上的成熟理论与现实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②“形成性评价”使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得到保证,“形成性评价”便于教师将每个教学单元的新知识、新概念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准确地表达给学生。同时,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识理解问题,将理论与应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三篇小作业分别为:第一周:请阅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选择你感兴趣的方向,查询相关资料,写一篇读后感。第四周:传统文献检索,自主查询两则新安医家医案,并做出分析。第六周:现场检索,“中西医/中医/西医/针推治疗疾病”,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篇检索报告。

在“形成性评价”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小作业、论文和考试等具体形式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清晰了解学科特点,紧扣课程内容,得到练习,得到收获。

8 学习态度

从传统教育的“要我学(被动)”到现代教育的“我要学(主动)”,这中间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创造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检索》课程半开放型的现场检索选题,开放型的小作业和论文,都有这样的功效。同时,选择恰当的范例以及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造成问题的情境,以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面对三大医学两难问题时,我们是该选择放弃,还是积极进行相关资料检索,以做出在那种情境下的最佳处置方案。

9 结语

总的来说,笔者以为,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①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生命成本太大,学的东西与他们所需不成比。我们教育者应该利用各种可能和机会深入学生,关心和研究学生(现在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还是比较认真的,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考研和就业上,专业的精细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等尚显不足),与学生保持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他们的所需,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②原有的学生评价标准单一。“什么样才是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一代代小中大学生,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多元评价体系”,推行“形成性评价”。人才需求本就有多标准、多渠道,而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将这“两多”贯彻下去,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心中有数,对自己有更为积极的评价,面对困难时也有更多的自信从容面对。如德国学者弗兰克《活出意义来》所说:“人生的意义并非只有获得成功这一条,还有另外两条,一条是静默地思索,一条是忍受苦难与孤独。”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也应多元化。对学校的成功与否、专业的优秀与否、教师的敬业与否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单一的指标,尤其是唯大小而论、唯经济而论、唯分而论,画地为限,给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平添束缚,而应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给予更多的自由,让教育者有“立于云海以观风”的畅快。

笔者尝闻《孟子》云“君子有三乐”,第三乐即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略作此文,与诸师友同乐。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9.027

1672-2779(2012)-19-0043-03

2012-07-18)

国家973专项课题(NO:2011CB505401); 安徽中医学院引进人才基金(NO:2006rc001)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检索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