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手法整复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化的探讨
2012-11-02黄子冬陈苍海卢贤伟
黄子冬,陈苍海,卢贤伟
(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椎-基底动脉系统即后循环系统,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其它各级分支组成,主要的分支供应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丘脑和上段脊髓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1]。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其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着时代发展,CT、DSA及MRI的临床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此种病症的诊断手段。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深入研究后循环缺血,使得后循环缺血诊断及合理治疗等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由于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的缺乏,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无法实时监控,也不能得到合理而及时的治疗。笔者采用最新VCT成像技术,对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显示中医药整复效果对椎动脉及其毗邻结构的恢复疗效,讨论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诊疗天数基本一致。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治疗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治疗组用中药外敷手法整复后,用VCT进行扫描颈椎横突孔并同时测量每个节段双侧突孔直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不给予其余任何外敷手法治疗,治疗后用常规螺旋CT进行基本扫描。
1.2 治疗方法
1.2.1 整脊寻隙复位法
该方法分三步:第一步为舒筋理肌法,患者采取坐位,治疗首先使用基础手法,揉捏患者颈部肌肉及韧带,对肩部肌肉进行提拉,重点在于要按揉风池穴,此处需要用拇指和中指指腹,且用掌根轻揉枕部,手法的最佳刺激量应以患者能忍耐的酸胀度为限。第二步为调脊法,现以C2棘突偏右为例,患者采取坐位,挺直腰部及颈项,肩部放松,颈部屈为35°左右(向右侧屈30°),医者站位于患者背后,需用右手拇指固定偏歪棘突,而左手放置于患者前额部,向右下方瞬间旋转,此时常听到咯咯声,触诊偏歪棘突纠正,逐渐压痛减轻或消失。最后一步是善后稳定手法,对于头晕症状较重者,首先应做头部按摩,在结束之后,应在其颈肩部采取刮痧手法、拔罐约7~10min。
1.2.2 中药外敷
取当归25g,桂枝20g,川芎2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荆芥20g,防风20g,葛根20g,丹参20g,红花15g。将上药加工成粗药面,调醋加热,装入布袋,平放于床上,颈项部枕于药袋上,连续使用20d,换药面[2]。
1.3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128层CT进行扫描。治疗后对治疗组进行64排128层CT扫描,并做好随时监测。扫描的主要内容是椎动脉及椎动脉横突孔、椎动脉的迂曲、狭窄及狭窄程度。通过比对VCT及SCTA扫描结果敏感度,了解64排128层CT与常规螺旋CT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检测的敏感度。
2 扫描结果
经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中药外敷手法整复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后,通过三维CT曲线重建,椎动脉及椎动脉横突孔、椎动脉的迂曲、狭窄及狭窄程度等均可显示。结果显示,治疗组已有5例患者扫描检查后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其横突孔直径在4~5mm,症状明显减轻,原有病症体征已消失大部分,6例患者横突孔直径在3~4mm,症状稍有减轻,其余患者横突孔直径均在5mm以上,扫描检查发现其椎-基底动脉供血转为良好,身体状况已恢复正常。对照组原有10例重度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发现症状体征仍无明显改善,中度患者10例,症状有所减轻,横突孔直径回复至3~4mm,原有轻度患者5例,较之前症状体征稍有恢复,横突孔直径回复至4~5mm。扫描诊断结果见表1。
表1 扫描诊断结果 (n)
经扫描计算后发现,椎基底动脉狭窄的CTA及VCT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5%、87.6%。
3 讨论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相应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也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研究证明,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学者认为颈椎退变、骨质增生、颈椎不稳、异常活动、椎间盘突出、椎动脉壁交感神经受刺激等因素均可引起该病症的发作,随之引起椎动脉的迂曲、狭窄和痉挛,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颈椎病的病症会引起颈性眩晕,据研究证明,这是由于在多因素作用于颈椎下,其内源性稳定及外源性稳定发生失衡,进而使椎体力学平衡及肌肉力学平衡被破坏,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痉挛,导致颈性眩晕。舒筋理肌法是属于整脊寻隙复位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局部肌肉痉挛得到缓解,并能改善组织营养。调脊法是使颈椎前屈和旋转的同时,能让椎间孔受到牵张,再加上交点上落有调颈的力量,因此能帮助病变颈椎的椎间孔张开,使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得到改善,最终有效地调整了颈椎与椎动脉之间的生理平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基于调节脊柱的内外平衡原理,使错位的关节重新复位,脊柱力学平衡得到重建[3]。椎动脉型颈椎病在古代医学属于“眩晕症”的范畴内。《病机十九条》上曾注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虚则眩,即是朱丹溪所讲的“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也就是说明此种病症以虚为本,病因病机即为外伤劳损,体虚或是年老者体弱,乘虚而入的风寒湿邪使得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瘀血内生,最终不能上行荣养清灵之府而致,故治疗应拟疏风通络,活血化瘀之方。该方中当归、川芎、丹参、红花有活血化瘀,养血通络的功能;荆芥、防风、透骨草、伸筋草可以疏风活络;而桂枝、葛根温通经脉。由药理研究证明可知,当归所含有的多种成份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极佳的促进作用,有实验表明,当归注射液对脑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的作用[4]。采用该方的大剂量外敷可以改善颈部血流,使椎体小关节血管、神经处于稳定状态;桂枝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5]。全方配伍,将其热敷于颈部,同时与整脊寻隙复位疗法相配合,可以使血管的弹性得到改善,椎-基底动脉的痉挛、狭窄能得到解除,椎动脉的正常血流供应也可以有效恢复,脑组织血氧供应得到大力改善,最终神经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历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像诊断是临床不断争论的课题,以往的检查手段如平片等,大多是通过观察本病发病机理中所涉及的机械性因素,进而间接判断其椎动脉的受压情况。椎动脉造影被临床推荐,作为诊断该病金标准,但是又因其创伤性及并发症多,检查费用较高等问题常常难以被患者所接受,使其诊断价值受到很大限制。现今具有全新的CT扫描系统的64排螺旋CT,标志着多层螺旋CT已经向容积CT世界迈进,CT成像技术就此进入了新纪元,图像质量与覆盖范围的完全统一得到了实现。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螺旋CT即为美国通用(GE)电器公司生产128层容积CT,它又被称为VCT。与传统CT相较,该CT扫描速度快,扫描后呈现的图像高度清晰,计算机能对其进行功能强大的后处理。此种CT辐射低,在临床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全身各部无创成像方面,64排128层CT使CT应用技术进入了多排多层CT应用的新纪元。它的应用尤其在心脏、神经、肿瘤以及外周疾病这四大领域达到了全新的境界,被称为发现疾病的“火眼金睛”。64排128层容积CT优势具体如下:
(1)具有64排等距探侧器,每360度扫描能够产生128幅薄层图象,而与此同时相对X线辐射剂量不增加。
(2)拥有0.625mm扫描厚度,空间分辫率明显提高了,大范围的高分辫率各向同性成像得到真正实现,同时获取了大量的、前所未有组织细节显示;1s完成全肺高分辫扫描,无检查禁忌。5s内即可完成全身扫描,为挽救生命提供了宝贵时间,是急诊检查首选。
(3)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根据临床需要组合不同厚度图像。可以多方向、多角度展示病变特点;结肠内窥镜功能可以与结肠镜媲美。
(4)无创性高分辫率和大范围的血管造影,尤其是显示冠状动脉、头颈部动脉及四肢血管,可以大部分取代传统有创的血管造影。
(5)CT灌注模式,覆盖范围达80mm,可观察器官整体血流分布,利于脑中风早期诊断、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
近年来螺旋CT成像(SCTA)发展越来越快,普及度越来越高,SCTA曾是椎底动脉系统造影的最普遍检测器械,和其他成像手段相比,SCTA创伤性小,并可对病变处多方位检查比对,并较之MRI,它对骨性结构的造影明显占优,三维造影技术能立体并全面展示椎动脉及其周围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给医者的诊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椎基底动脉横突孔狭窄程度及椎基底动脉易发病症的诊断手段有MRI、CTA等,本文成像技术就椎基底动脉狭窄敏感度进行比较,基底动脉狭窄的CTA及VCT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是79.5%、87.6%。结果证明,64层VCT能够清晰再现患者病患处的真实情况,在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成像上比常规螺旋CT更敏感,因此其无创技术在某些程度上可以替代原有螺旋CT的有创检查。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和进步,在螺旋CT(SCTA)的基础之上,64层128排CT的出现使医疗诊断上升到了新的台阶。较之以前成像器械,VCT属于微创技术,能够高清晰高质量高效率地显示椎底动脉系统的影响,能够及早发现病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64排128层CT为椎底动脉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VCT是医疗诊断的又一重要进步,本文就基底动脉的狭窄进行比较,不仅确证了中药外敷对患者的疗效,更确证了VCT的先进技术,及肯定了其对椎底动脉及毗邻系统的敏感成像技术。总之,我们把64排128层CT技术应用于显示用中药外敷手法整复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化,即以显示椎动脉,并通过三维重建,帮助医者了解患者椎动脉及其毗邻结构的治疗情况,这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基于我们对此技术初步应用于临床诊断,尚未见国内类似文献专题报道,而64排CT此种对患者痊愈情况的判别方式,我们对其精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85,586.
[2]薛战礼,陈 鹏 ,初继发,等.中医手法整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性眩晕15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5):55-56.
[3]王雷,王遵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300例[J].中医药研究,2008,22(4):85-86.
[4]谢玲,杨凌江,李晓惠.当归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2008,16(6):56-57.
[5]吕超.桂枝温经通脉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药杂志,199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