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2-11-02孙传海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本院甲状腺癌分化

孙传海

(北海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临床治疗实践中,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肿瘤疾病,其中有81%~87%为分化良好类型,有10%为预后差的未分化癌[1]。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约有1/3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会复发。本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取所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40例,对其进行131I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4~66岁,平均(44.1±1.2)岁;其中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的患者有23例,行甲状腺一叶切除加对侧半叶切除的患者有5例,行甲状腺全切加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有12例。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40例,术后2~6周接受131I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对接受131I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转移部位及治疗周期与疗效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1.2.2 治疗方法

治疗前的准备:在患者接受甲状腺癌手术的2~6周准备接受131I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方案前需停用甲状腺激素或禁食含碘的食物6周,且在接受131I治疗前两周使用1周的利尿剂,治疗前1周给予碳酸锂,直到治疗结束后1周[2]。在对患者进行131I治疗前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T3、T4、TSH以及Tg水平进行复查,用74~185MBq(2~5mCi)131I进行SPECT全身显像,对是否存在肿瘤参与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加以再次确认。治疗:为将残余的甲状腺组织或者甲状腺瘤组织彻底清除干净,经131I显像甲状腺部位有浓聚的给予清甲,3~6个月后进行131I显像,如果清甲成功,行甲状腺素治疗方案;如清甲效果不理想,且有转移症状,继续行131I治疗;对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的患者给予5.55~6.47GBq(150~175 mCi),对于出现肺转移的患者则给予7.4GBq(200mCi)131I。

1.2.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调查,以6个月为1个调查间隔,用74~185MBq(2~5mCi)131I进行SPECT全身显像,如残余肿瘤或转移灶彻底失去摄取131I的功能,并且甲状腺球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则可以判定为痊愈;131I显像部分消除,甲状腺球蛋白有明显减轻,则判定为好转;如果与接受治疗前进行对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或出现新的转移灶,甲状腺球蛋白未降低或出现上升趋势,则判定为无效。痊愈以及好转均计入有效。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PECT全身显像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74~185MBq(2~5mCi)131ISPECT全身显像后,之前的甲状腺部位都存在放射性浓聚,28例患者未接受颈部淋巴结清扫,其中19例患者出现了颈部反射性浓聚,接受颈部淋巴结清扫的12例患者汇总,同样有5例患者出现了颈部淋巴结放射性浓聚。所有患者经过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并未显示有远处转移症状,经131I全身显像后发现有4例患者存在肺部单发性结节,5例患者为多发结节,另有6例患者存在骨放射性浓聚。

2.2 治疗结果

本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31I治疗后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临床疗效 [n(%)]

表1中相关数据显示,本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31I治疗之后,乳头状腺癌痊愈14例,好转6例,治疗有效率达83.3%;滤泡状腺癌患者痊愈8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81.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相比较有关文献资料所报道的治疗有效率为92%较低,其中原因可能是本组患者的病期较晚。

2.3 术后转移病灶部位和治疗周期及疗效间的关系

表2 术后转移病灶部位和治疗周期及疗效间的关系(n)

表2中相关数据显示,对术后残存以及淋巴结转移,131I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对肺转移以及骨转移的效果不尽理想。

3 讨论

依据当前医学界的普遍观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应以外科为主,对存在指征患者在手术之后接收131I治疗方案,对残存及转移灶进行清除,同时配合使用甲状腺素进行抑制性治疗,对控制复发率以及降低死亡率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3]。当前关于131I治疗指征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本院使用131I治疗方案的患者全部是外科手术后怀疑存在局部肿瘤残余或者是存在转移灶的患者。本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31I治疗后,乳头状腺癌痊愈14例,好转6例,治疗有效率达83.3%;滤泡状腺癌患者痊愈8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81.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相比较有关文献资料所报道的治疗有效率为92%较低,其中原因可能是本组患者的病期较晚。对术后残存以及淋巴结转移,131I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对肺转移以及骨转移的效果不尽理想[4]。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方案之前需停用甲状腺激素或是禁食含碘的食物6周,并且在接受131I治疗前两周使用1周的利尿剂,总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进行131I治疗,难度较低,副作用较小,总有效率较高,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1]国兰兰,高沁怡,李亚明,等.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疗效的因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5):926-929.

[2]张王峰,袁梦晖.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评估[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8):1516-1518.

[3]曾学良,李沐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9,17(1):7-9.

[4]孙东兵,孙凤英,邵明华,等.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29-30.

猜你喜欢

本院甲状腺癌分化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8例
神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