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012-10-31罗远辉
罗远辉
心血管疾病(CVD)仍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总死亡率的 70% ~75%[1]。冠心病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高居内科疾病首位。本院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本人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6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67.96±8.87)岁;糖尿病病程为3~15年,冠心病病程为1~12年;全部患者均符合WTO公布的糖尿病及冠心病诊断标准[2]。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统计对比表(±s)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统计对比表(±s)
观察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4.82±0.52 4.24±0.50 3.4964 <0.01 TG(mmol/L) 1.64±0.15 1.42±0.21 3.8476 <0.01 HbA1C(%) 6.53±0.44 6.09±0.28 3.7831 <0.01收缩压(mm Hg) 129.35±9.00 120.90±10.53 2.7271 <0.01舒张压(mm Hg) 80.71±5.27 76.57±4.09 2.8437 <0.01 ST段下降次数(次) 95.58±3.92 140.05±10.74 16.9532 <0.01 ST段下降持续时间(s) 123.11±6.67 163.32±6.48 18.8401 <0.01 ST段压低面积(mm2)TC(mmol/L)206.15±14.34 263.05±21.57 9.8256 <0.0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 mg,1次/d,于晚餐或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 mg,1次/d,于晚餐或睡前口服;联合应用苯那普利,10~20 mg/次,1 次/d,口服。
1.2.2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治疗1年后观察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ST段下降次数、ST段下降持续时间、ST段压低面积。
1.2.3 统计学方法 各项观察指标对比采取t检验,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
2 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并发症的机率。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慢性炎症反应,使得心血管意外发生机率明显增高。近些年来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已经超出了单纯降糖的传统概念,而是更加注重全面控制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
心血管疾病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既为血脂紊乱。阿托伐他汀属于新型的降脂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对胆固醇与辅酶Q的生物合成产生抑制[3]。同时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具有调节内皮功能及控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使脂质斑块保持稳定且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苯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服用12个月后可逆转心室的重塑,临床中对无禁忌证的冠心病患者提倡尽早应用[4]。苯那普利的主要功效是降低血压,同时还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另外苯那普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国际冠心病治疗指南中提倡将苯那普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当中。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苯那普利主要通过ST段的改变起到改善心肌缺血的治疗目的,从而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次数,从根本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阿托伐他汀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且ST段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的说明了联合用药的优越性。因此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的显著优势,可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 刘菊,梅群超,黄婷.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微循环学杂志,2011,21(3):57-59,I0002.
[2] 刘裕忠,夏子荣,张嶂.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T-1、hsCRP的影响.山东医药,2011,51(28):99-101.
[3] 吴婷竹,龚金龙,洪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安徽医学,2011,32(8):1118-1120.
[4] 宋艳茹,陈虹霓.美托洛尔与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比较.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3):28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