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2012-10-31苏红丽
苏红丽
我国疾病监测数据显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人数已达9000万余,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约占糖尿病(DM)总人群的90%。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T2DM患者越来越多。T2DM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口服降糖药一直是治疗T2DM的一线药物,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老年T2DM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社区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60~75岁,男女不限;全部病例发病时间在2~8年;所有患者未接受胰岛素治疗,无严重肝、肾疾患、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应激情况。临床诊断依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或OGTT 2 h PG≥11.1 mmol/L,或FPG≥7.0 mmol/L[1]。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5岁;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伴随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选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原口服其他磺脲类药物者停用,有伴随疾病者维持原治疗方案。两组均予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1次/d,总疗程12周,治疗组格列齐特缓释片起始剂量为30 mg/d,早餐前顿服,前4周为调整期,根据血糖变化,每周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为120 mg/d。调整目标为空腹FPG≤7.0 mmol/L或2 hPG≤10.0 mmol/L。对照组优降糖初始剂量2.5 mg/d,最大剂量10 mg/d,剂量超过5 mg/d时分为2次服用。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PG、2 hPG、GH-bA1C,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体重指数(BMI)等指标。
统计处理: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
表1 治疗前后FPG、2 hpG、GHbA1c的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1(2.94%)例出现一过性低血糖症状,追问病史有进食量减少的诱因,嘱患者恢复食量后,未再出现,未调整药物剂量;对照组12(35.29%)例出现低血糖反应,最低血糖达2.3 mmol/L,口服葡萄糖后症状缓解。因反复低血糖反应,8(23.53%)例放弃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格列齐特缓释片组明显低于优降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血脂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肝功能、肾功能、体重指数(BMI)无显著变化。
3 讨论
格列齐特的作用机理是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从而降低血糖,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活性标记物,增加t-PA活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2]。格列齐特缓释片以格列齐特为主药,加入羟丙甲纤维素聚体亲水基质,进入胃肠液后可扩张成凝胶状,活性成份逐步释放,释放方式与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相吻合,与血糖波动水平一致,它的吸收不受消化酶pH及食物的影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脂代谢紊乱,延缓和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不仅降糖效果明显,安全性好,而且每日服药1次,治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7 版,778.
[2]许曼音,等,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