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2008-2010年早产儿2岁以内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2012-10-30石炼丽
程 波 石炼丽
本文对2008-2010年在我县出生的176例早产儿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进行随访监测,并与同期在我县出生的正常足月儿进行比较,以期探讨早产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2010年我县出生的早产儿(32~36周出生,出生后Apgar评分10分)17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2例,女94例;另选取同期在我县出生的正常足月儿(出生后Apgar评分10分)19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2例,女93例。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周岁随访,并在随访时进行体重、身长、头胸围及血红蛋白的测定,且在1周岁进行DDST测试,比较两组各项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A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χ- ±s)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表1) 由表1可见,两组小儿出生时血红蛋白、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指标均存在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小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χ- ±s)
2.2 两组小儿6月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小儿6月时血红蛋白和胸围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而身高、体重、头围指标仍存在差异。
表2 早产儿与足月儿6月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χ- ±s)
2.3 两组小儿1周岁时生长发育情况(表3) 由表3可见,早产儿与足月儿1周岁时,血红蛋白、体重、胸围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但身长和头围两组间仍存在差异。
表3 两组小儿1周岁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χ- ±s)
2.4 两组小儿2周岁时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表4) 由表4可见,早产儿与足月儿2岁时血红蛋白、体重、胸围均无显著差异,但身长和头围两组间仍有差异。
2.5 两组小儿1岁及2岁时DDST筛查率比较 观察组1岁及2岁时DDST筛查阳性率均为7.4%(13/176),而对照组阳性率均为2.6%(5/1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均为4.66,P<0.05)。
3 讨论
3.1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1]。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发生早产的原因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母体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胎儿因素双胎为多数。早产儿虽然受先天性因素影响,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生长发育会相对不足,但早产儿有很大的生长潜力,最佳时期是1岁以内,尤其是前半年,有明显的持续追赶生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泰顺县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在出生时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血红蛋白均存在差异性;1岁及2岁时体重、胸围、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但头围、身高两者之间仍有差异。3.1.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岁及2岁时早产儿的身高仍落后于足月儿。说明早产儿出生后早期身长增加仍受到一定的限制。Santos等[2]的研究表明,虽然早产儿的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儿,但在出生后两年内发生营养不良和生长停滞的危险度仍明显增高。因此,有必要对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进行密切监测。当然,身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种族等[3]。
3.1.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早产儿头围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显著,周岁时早产儿的DDST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早产儿是易引起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头围可直接反映颅骨和脑的发育情况。众所周知,人脑约有1千亿个脑神经细胞,其增殖期主要从妊娠3个月至出生后1岁,婴幼儿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易接受环境中良性的刺激,该时期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重组能力,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一些能力就不可能获得或达不到最好水平。因此,按不同年龄段及其发育规律积极给予早产儿良性的感知觉刺激是很有必要的。
3.2 本次调查的结果初步提示,无合并症的早产儿出生后至2年的生长发育仍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加强对早产儿的随访管理和后期干预势在必行。早产儿出生后如果及时进行早期科学的干预,及时、合理地添加辅助食品及维生素等,则有可能使其生长发育尽快赶上足月儿,这也是我们可以办得到的。本次调查也为探讨对泰顺县山区早产儿后期生长发育进行科学的干预治疗,改善早产儿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调查资料。由于本次调查时间跨度相对较短,因此还需今后进一步观察总结。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64.
[2]Santos IS,Matijasevich A,Domingues MR,et al.Late preterm birth is a risk factor for growth faltering in early childhood:a cohort study[J].BMC Pediatr,2009,16(9):71-75.
[3]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