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结合运行机制之研究

2012-10-26曹月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产学学校企业

曹月梅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联合院徐州医药分院,江苏徐州 221000)

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结合运行机制之研究

曹月梅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联合院徐州医药分院,江苏徐州 221000)

职业教育;产学结合;运行机制

1 基本概念

1.1 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又称作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到未来就业的岗位环境中去,让学生接触社会,在“做”中了解和熟悉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从而在心理和技能上产生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产学结合又称产教结合。前者的“学”是对受教育者而言,后者的“教”是对教育者而言,尽管提法有异,但本质相同。由于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故称“产学结合”更妥。

1.2 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机制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人们后来将机制一词引入其他研究领域,用XX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XX肌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

1.3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它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1]。

2 产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涵义(见图1)

图1 产学结合的内在结构及运行机理

(1)投入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

(2)由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结构。

(3)结构所发挥出的机能。

(4)运行的基本模式。

2.1 产学结合运行过程中所投入的要素

产学结合运行的基本要素是学校、企业、物资(设备、设施、产品)、资金、信息。学校人员包括参加产学结合的所有人员,包括校级领导、系部管理人员、教师队伍、参与学生,这是运行机制的主体。企业人员包括企业董事、企业人力资源部、药品研发部、生产部、经营部、车间班组等各部门人员。物资包括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它们是运行过程中被利用或作用的对象,主要有设备、产品、设施等。资金要素包括运行时的全部资本垫付,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产学结合所借助的必要手段,包括教研费用、学生工资等。信息要素包括专业行业信息、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学校管理信息等,它是连接企业学校关系,连接产学结合运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纽带[2]。

2.2 产学结合运行的结构

产学结合运行过程中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产学结合领导委员会、产学结合协调小组、师生和员工队伍三大结构。

产学结合领导委员会履行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订有关的管理章程,以确保目标实施的职能。产学结合协调小组履行实施中具体事项的协调、管理职能,使运行过程中人、财、物和信息各要素之间保持最佳组合关系,发挥最高效率。以确保产学结合按原有计划、章程顺利实施任务的完成。师生、员工队伍履行产学结合各项具体目标实施的职能。

2.3 产学结合运行的机能

产学结合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形式可表现为教学合作、科研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四大机能[3]。

教学合作机能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以实施“共同育人”为目标。

科研委托机能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学校利用实验仪器和人才优势进行相关研发工作,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或协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人才交流机能以取长补短为原则,通过校企互聘形式,达到校企共同提升的目的。

资源共享机能以物尽其用为原则,校企双方搭建公共资源平台,以保证其他机能的有效发挥。

2.4 产学结合运行的基本模式

2.4.1 合作教学运行的基本模式(1)理实一体化模式。它是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理论学习、职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具有3个特点:一是产学结合紧密,工作中有学习,学习中有工作,产学融为一体;二是教室与车间一体,车间即教室,教室即车间;三是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徒弟一体。这是我们积极倡导并正在实践的一种教育模式[4]。

(2)项目化教学模式。即围绕具体的生产或产品开发项目或某项任务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做都围绕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我校中药制药专业已进行多年的项目化教学,创建了完整的项目教学课程体系。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已对企业生产流程、设备操作基本掌握,看得懂、做得来、上手快,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产学融入教学模式。具体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提供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要求等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另一种是依托专业建立的校办工厂,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产学合作,生产与教学融为一体。实施产学融入模式,学校在教学上掌握完全的主动权,有利于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的实施,降低运作成本[5]。

(4)工学交替模式。根据专业的办学条件,主要采取“工学集中交替模式”,就是将学生在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的时间集中安排在最后学年或一学期,主要采取“2+1”工学交替模式。实施这种模式,实习单位都有健全的育人机构;指导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编写,并根据需要组织部分课程教学;参与指导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和毕业鉴定;参与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将学生实习与就业统一起来,有利于实现双向选择[6]。

(5)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式”教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实现了就业零距离。具体可分为①远期订单模式:企业在学生尚未入校或刚入校就下订单,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②中期订单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一年以后,用人单位再下订单,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完成后面的教学[7]。

(6)双证融通模式。即教学目标与国家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接轨,课程设置与岗位(群)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融合。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药制药高级工或中级工证书)。

2.4.2 科研合作运行的基本模式[8](1)全权委托式:企业提出一定的成果目标,支付一定的薪酬或股权,将科研项目完全委托给学校,如新药批号、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公关、提升质量标准等。一般是技术实力不强的企业与研发力量较强院校的合作方式。

(2)资源租赁式:企业技术人员利用学校实验设施开展研究工作,并担负一定的教学指导任务,或者学校研发人员利用企业仪器设备开展研究工作,成果按一定比例校企分享。

(3)全面融合式:学校和企业研发人员协同研发课题,资源共享、全程合作、成果共享。一般为有多年友好合作基础的单位间的合作模式[9]。

2.4.3 人才交流运行的基本模式(1)学校输入式:学校邀请行业资深专家作为教学顾问,或邀请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给师生做专题报告、指导实践教学,或请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宣讲企业文化。

(2)学校输出式:学校安排教师为企业培训员工,做专题报告,或学校定期、有计划地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以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技能。

(3)双方互聘式:双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聘请自己所需人才。使双方保持更充分、更平等、更密切的交流关系。

2.4.4 资源共享运行的基本模式(1)企业资源输出式:企业提供学校设备、设施,学校负责为企业培养其需要的个性化的技能人才[10]。

(2)学校资源输出式:学校提供企业实验设施,企业用于产品的研发或技术攻关,同时肩负学校的部分实训教学任务。

(3)校企融合式:一类是学校自办企业,企业附属于学校,在经济相对独立核算的同时,完成学校一定的教学实训任务;另一类是企业办学,学校附属于企业,企业成为学校实训教学的“近水楼台”和强大后盾。

3 逐渐完善产学结合新机制,推进产学结合健康、持续发展[11]

(1)政策机制。国家应加强政策制度的保障以及长远的企业绩效考核标准,使企业被动参与产学结合转变为积极寻求产学结合。

(2)利益机制。学校、企业、学生应有适宜的利益分配机制,而不能完全倾斜于企业一方,否则合作只能是昙花一现,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3)交流机制。产学结合,常涉及两个单位、两种管理制度,常是一点式结合,即只是牵头合作的部门的交流合作多些,展开后其他部门、人员合作热情往往不高。如何形成以点带面的全方位合作机制还有待于探索。

(4)教学体系的重建机制。产学合作由于学习方式、地点、内容、时间都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有极大的差异,如何创建新的教学体系(课程安排、考评方法,管理制度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重新建构和完善。

[1]温景文.农业高职教育应对WTO发展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2(5):36-38.

[2]刘守义.通过比较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79-83.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R].2005-11-11.

[4]李宏德.对我国产学合作教育政策的思考与建议[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35-37.

[5]吴岩.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杨祖宪,邱福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8-9.

[7]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8]熊志翔.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蒋笃运.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8-11.

[11]常小勇.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选择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7):41-42.

G40-03

A

1671-1246(2012)10-0007-03

徐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ZJ0909)

猜你喜欢

产学学校企业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贵州中小企业产学联合问题研究
学校推介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