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2-10-25薛波

人民论坛 2012年26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传承校园文化

薛波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坚持整体性和协调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举的原则,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和优势,科学统筹部署,健全导向机制,搭建展示平台,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传承创新水平,构建“立体化”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 传承 创新 基本原则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新媒体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对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重任,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利用新兴媒体技术手段引领带动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符合时代发展且富有自身特色的新媒体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应用研究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来看,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应该是当下高等院校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然而,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研究远远落后于其发展现状。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较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就目前应用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制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文化传承创新存在一定的薄弱、局限和缺失现象,从而造成高校的历史积淀、校园精神、文化底蕴、文化特色等得不到充分展现,亟待解决内容单调、主体缺乏、信仰缺位、传承断层以及创新不足等系列问题。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

新媒体视角下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高校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和未来走向具有导向作用。坚持整体性和协调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举的原则,这既是文化传承创新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传承创新取得良好实效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和谐原则:整体性和协调性并举。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统筹部署规划,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好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以促进新媒体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坚持整体性和协调性并举的和谐原则,即要求将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项长期、持续工作来抓,逐渐形成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文化,促使校园内部管理和环境因素与建设目标一致、紧密结合、相互联系且各显其能,才能确保优秀的校园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和发扬升华。

互补原则:主导性和主体性并举。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处于一种动态互补、相对平衡关系。教师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方向的把握和宏观的管理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学生主体性则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变“我被参与”为“我要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

发展原则:传承性和创新性并举。传承与创新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对于创新来说,传承是发展基点和立足根本;对于传承来说,创新则是必然要求和发展使然。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并举的发展原则,强调既要充分考虑校园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又要不断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以保持连续变化和有机生长。否则,离开传承谈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只传承不创新就会缺乏生命力。

多元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举。校园文化从精神实质上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性是指校园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不变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它是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立足基点和必要前提。而多样性是指校园文化在传承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式差异性,它意味着校园文化传承要不断有所创新和突破。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途径探讨

科学统筹部署,谋划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开篇布局。科学统筹部署,是谋划好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从战略高度推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科学谋划好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开篇布局。首先,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统筹部署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党、政、工、团、学各部门应明确职责,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有关工作张弛有度、协调推进、落在实处。其次,找准方向定位,扎实有效推进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结合高校的历史现状,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入挖掘、提炼并传承先进理念、文化精神和优秀经验,寻找校园文化结构的内在关联性;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带动师生自觉践行和发扬先进文化,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健全导向机制,提高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自信。健全导向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新媒体视角下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机制主要涉及文化精神、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第一,培育校园文化精神。高校要有意识地培育师生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学科特色等文化精神要素进行总结与提炼,对优秀的校园文化要加以保护利用、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第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正确把握师生员工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新媒体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有关行为予以物质、精神或情感激励,逐步建立健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在综合考虑内容全面性、方法科学性、主体多元性、方式灵活性和结果运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既符合文化传承创新要求又符合学校客观实际的评价机制。第四,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高校应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主动探索新方法,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新媒体技术运作,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强化各种信息的监控、分析、加工和处理,遏制有害信息传播,以营造正面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搭建展示平台,改变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方法。目前,尽管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在未来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应本着“搭建好平台、找准着力点、注重参与性、考虑实效性”相结合原则,切实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搭建文化传承创新的多样化、立体化展示平臺。首先,加快新媒体建设。正确认识、把握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加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让新媒体成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窗口。其次,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互动、体验、引导和渗透式的平台,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不断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再次,注重新旧媒体利用。正确把握分析新旧媒体特点,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实现新旧媒体优势互补,使新旧媒体更好地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所服务。

强化队伍建设,推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科学发展。建设一支专门的技术人才队伍,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首先,加强专业人员的选配。选拔配备具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和新闻传媒专业背景人员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用专业的视角引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其次,重视业务学习、培训和研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促进他们熟练掌握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增强运用的本领和技巧,牢牢把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权;同时要重视工作研讨,注重有效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切实解决新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文化传承创新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也是现阶段我国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战略性全局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随时关注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牢牢把握新媒体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和优势,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和发扬校园文化精神,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传承创新水平,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向纵深方向发展延伸,构建“立体化”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为推动高校新媒体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学工厂模式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CSZ11062,GZYLX2011006)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传承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