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的经脉、穴位筛选

2012-10-24北京中医药大学00029尹真祯周双琳张红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脾经任脉经脉

北京中医药大学(00029)尹真祯 周双琳 张红林

北京东直门中医院(100700)杜琳2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100053)周宏3

糖尿病是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时代病、高发病,针灸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的文献报道很多。但是,针灸穴位众多,文献中所选穴位也不尽相同,为此,笔者翻阅了近10年来关于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中的针灸选穴,针对相关度较高的79篇文献进行穴位和经络的筛选,并综述相关文献的选穴意义,以期为提高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服务。

1 十四经高频穴位筛选统计及结果

我们采用该穴位在79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79=该穴位的出现频率的方法,进行统计整理,以期获得该穴位的频率值。例如:我们共选用了79篇高相关度的文献,其中有4篇文献中采用了鱼际穴,在计算频率时则4÷79=5%。依次对穴位频率值进行计算,方法同上。

1.1 肺经高频穴位 在肺经的11个穴位中,出现了7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鱼际5%、中府4%、太渊4%、尺泽3%、列缺1%、经渠1%、少商1%。由此可以分析:鱼际、中府、太渊是肺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1~7]。

1.2 大肠经高频穴位 在大肠经的20个穴位中,出现了5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曲池15%、合谷14%、阳溪1%、手三里1%、肩髃1%。由此可以分析:曲池、合谷是大肠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3 胃经高频穴位 在胃经的45个穴位中,出现了9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足三里57%、天枢8%、内庭5%、四白3%、上巨虚3%、解溪3%、承泣1%、梁门1%、丰隆1%。由此可以分析:足三里、天枢、内庭是大肠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8~19]。

1.4 脾经高频穴位 在脾经的21个穴位中,出现了6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三阴交59%、血海10%、阴陵泉8%、公孙5%、地机3%、太白1%。由此可以分析:三阴交、血海、阴陵泉是脾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5 心经高频穴位 在心经的9个穴位中,出现了2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神门4%、阴郄1%。由此可以分析:在文献报导中采用心经治疗糖尿病的穴位不多[20~37]。

1.6 小肠经高频穴位 在小肠经的19个穴位中,出现了2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腕骨1%、天宗1%。由此可以分析:在文献报导中采用小肠经治疗糖尿病的穴位不多[38~55]。

1.7 膀胱经高频穴位 在膀胱经的67个穴位中,出现了21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脾俞41%、肾俞38%、肺俞16%、膈俞16%、胃俞16%、肝俞14%、三焦俞10%、攒竹5%、睛明4%、膀胱俞4%、承山4%、大肠俞3%、次髎3%、委中3%、委阳3%、昆仑3%、天柱1%、厥阴俞1%、心俞1%、关元俞1%、承筋1%。由此可以分析:脾俞、肾俞、肺俞、膈俞、胃俞、肝俞、三焦俞是膀胱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56~71]。

1.8 肾经高频穴位 在肾经的27个穴位中,出现了6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太溪24%、涌泉8%、照海5%、阴谷3%、水泉1%、复溜1%。由此可以分析:太溪、涌泉、照海是肾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9 心包经高频穴位 在心包经的9个穴位中,出现了3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内关10%、劳宫1%、大陵1%。由此可以分析:内关是心包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10 三焦经高频穴位 在三焦经的23个穴位中,出现了5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外关5%、丝竹空4%、支沟3%、阳池1%、天髎1%。由此可以分析:外关、丝竹空是三焦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11 胆经高频穴位 在胆经的44个穴位中,出现了9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阳陵泉11% 、京门4%、瞳子髎3%、阳白3%、风池3%、悬钟3%、肩井1%、风市1%、环跳1%。由此可以分析:阳陵泉是胆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12 肝经高频穴位 在肝经的14个穴位中,出现了3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太冲6%、章门5%、期门1%。由此可以分析:太冲、章门是肝经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1.13 任脉高频穴位 在任脉的24个穴位中,出现了11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关元23%、中脘22%、气海16%、神阙6%、中极5%、膻中3%、水道1%、下脘1%、上脘1%、廉泉1%、承浆1%。由此可以分析:关元、中脘、气海、神阙、中极是任脉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附表1 高频穴位表

1.14 督脉高频穴位 在督脉的28个穴位中,出现了6个穴位,其频率由高向低的排序依次是:命门8%、大椎5%、腰阳关1%、至阳1%、百会1%、上星1%。由此可以分析:命门、大椎是督脉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常用有效穴位。

2 高频穴位筛选统计及结果

我们对文献中出现的十四经的全部穴位汇总进行筛选统计,选取出现率(f)≥10%的穴位进行排序,认为这些穴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见附表1。

3 高频经脉的筛选统计及结果

我们用本经出现的穴位数÷本经穴位总数=本经络的出现率,并在十四经中进行比较,依此找出高频经络,结果见附表2。

从表中可见:

出现率在60%以上(含60%)的经脉是:肺经64%。

出现率在50%~60%(含50%,不含60%)的经脉是:无。

出现率在40%~50%(含40%,不含50%)的经脉是:任脉46%。

出现率在30%~40%(含30%,不含40%)的经脉是:心包经33%、膀胱经31%。

出现率在20%~30%(含20%,不含30%)的经脉是:脾经29%、大肠经25%、心经22%、肾经22%、三焦经22%、肝经21%、督脉21%、胃经20%、胆经20%。

出现率在10%~20%(含10%,不含20%)的经脉是:小肠经11%。

说明肺经、任脉、心包经、膀胱经、脾经、大肠经在糖尿病治疗中为常用经脉。

4 非十四经穴的取穴情况

我们采用该穴位在79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79=该穴位的出现频率的方法,进行统计整理,以期获得该穴位的频率值。例如:我们共选用了79篇高相关度的文献,其中有27篇文献中采用了胰俞穴,在计算频率时则27÷79=34%。依次对穴位频率值进行计算,方法同上。

4.1 奇穴:胰俞34%,夹脊5%,太阳4%,鱼腰3%,八邪、八风、外劳宫、维胞、肾系穴、曲泉均为1%。

4.2 耳穴: 内分泌9%,胰点、三焦均8%,皮质下、肾、渴点均6%,脾5%,胃、肺均4%,饥点、大肠、肝、膀胱、神门均3%,交感、便秘点、肝胰点、耳甲腔均1%。

附表2 十四经经脉频率表

4.3 足底穴:胰点、肾均3%,脾、肝、肺均1%。

4.4 其他:有1篇文章报道配选头皮针之额旁三线治疗。有1篇文章报道用第2掌骨侧生物全息疗法治疗,取穴为第2掌骨侧相关穴位——肺、胃(或胰、脾)穴、肾穴,选配同侧下肢内侧穴位——肺、胃、肾三穴。有1篇文章报道用奇经全息疗法治疗,取糖尿病反射区(督脉上第3~7胸椎棘突间隙压痛点)。还有报道局部治疗或用阿是穴治疗的文献。

5 分析

从以上对79篇文章筛选经、穴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到:

5.1 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的所选经络、穴位覆盖面广,包含了十四经穴、奇穴、耳穴、足底穴和其他丰富多彩的生物全息疗法选穴。

5.2 在整体高频穴位筛选中出现频率≥10%的穴位依次排序为:三阴交59%、足三里57%、脾俞41%、肾俞38%、胰俞34%、太溪24%、关元23%、中脘22%、肺俞16%、膈俞16%、胃俞16%、气海16%、曲池15%、合谷14%、肝俞14%、阳陵泉11%、血海10%、三焦俞10%、内关10%。

5.3 文献中所选穴偏于针对脏腑取穴。以上19个高频穴中有8个穴位是背俞穴(脾俞、肾俞、胰俞、肺俞、膈俞、胃俞、肝俞、三焦俞),有3个穴是任脉的穴(关元、中脘、气海),有3个穴是手足阳明经的穴(足三里、曲池、合谷),有2个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三阴交、血海),有3个穴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穴(太溪、阳陵泉、内关)。

文献中背俞穴是出现率较高的穴位,说明了近10年来取穴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原则以及人们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早已不是局限于传统对消渴病“阴虚燥热”的理解,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用发展的眼光在重新理解糖尿病[72~77]。任脉有“妊养”之功,关元、中脘、气海均是任脉上具有保养作用的大穴,这更说明了人们对当今糖尿病“虚损”病机的认识。手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可补养糖尿病气血不足。三阴交、太溪是足三阴经下肢的特定穴,是传统常选用治疗糖尿病的穴位。血海、阳陵泉、内关分别从气血阴阳、气机角度综合调养糖尿病。

猜你喜欢

脾经任脉经脉
任脉释名浅析*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调好脾经身体棒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最方便的健身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