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2012-10-24姚向珍
姚向珍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 波315010)
健身健美运动在国外有二百余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体育健身产业蓬勃发展,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健身俱乐部消费的群体中,年青人所占比例较高,掌握他们的体质现状是作为科学评价健身效果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体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体质特征,为年青会员更好地了解自身体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发育健全、无先天性疾病(耳聋、痴呆、发育迟缓等)、运动功能障碍(重症关节炎、假肢等),并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20~34周岁的1 356名宁波市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其中男会员652名,女会员704名。具体分为20~24岁(男子221名;女子288名)、25~29岁(男子230名;女子202名)和30~34岁(男子201名;女子214名)3个年龄段。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具体测试指标如下:①身体形态:身高、体重;②身体机能:肺活量、台阶指数;③身体素质:握力、坐位体前屈、原地纵跳、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间、俯卧撑(男子)及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子)。
1.2.2 测试方法和器材。测试方法按照《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1]》中的指导方法,测试器材采用北京鑫东华藤体育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成人GMCS-Ⅱ型体质测试器材,具体型号如下(表1)。
1.2.3 数理统计法。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数据检验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重点计算:①按照年龄段组内的实测有效样本量。②计算各年龄段组内的平均数(Mean)和标准偏差(SD),并采用 Mann-Whitney(U)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研究结果
活量及台阶指数方面,虽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会员的体重指数,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男会员在健身俱乐部入会前的体脂肪含量已超出正常值,女会员则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准区域范围内(表2、表3)。
表1 本研究的体质测试仪器名称一览表
2.1 不同年龄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特征比较
结果显示,健身俱乐部男、女会员的各年龄组在身高、肺
表2 不同年龄组会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基本特征(男性)
表3 不同年龄组会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基本特征(女性)
表4 不同年龄组会员身体素质的基本特征(男性)
2.2 不同年龄组身体素质的特征比较
结果显示,俱乐部男、女会员的前臂肌力(握力)、反应速度(选择反应时)、腹肌肌力(仰卧起坐)/上臂肌力(俯卧撑)、下肢爆发力(原地纵跳)均无组间差异(P>0.05)。在男会员方面,代表平衡能力的闭眼单脚站立有组间差异(P<0.05);而女会员方面,代表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也同样有组间差异(P<0.05),这说明女性的柔韧素质在20~24岁年龄区间已进入峰值,随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表4、表5)。
表5 不同年龄组会员身体素质的基本特征(女性)
3 讨 论
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整体表现为组织、器官及身体形态和重量的变化,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改变的过程。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断分化和完善,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运动机能不断获得和提高[2]。但人体进入成熟期后就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结束,当机体在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方面达到峰值后,随即进入缓慢的衰退过程。
3.1 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身体形态的特征比较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形态测量包括观察与计量两个过程,前者属于有姿势的观测,后者属于有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的测量[3]。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3]。一般而言,体重与身体横断面积的发育成正比,与肌肉量成正比[2]。体重的增加表示肌肉量、肌力的增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因此,人类形态学把体重作为客观反映人体长、围、宽,厚度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
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无论男、女的身高在出现微幅下降的同时,体重呈现逆向增长趋势。此外,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体重指数方面,男性会员各年龄组呈现显著性差异,且超出正常范围(18.5~22.9),进入Ⅰ度肥胖范围。主要原因是从人体在衰老过程中,成骨细胞活性的下降会让关节软骨、椎间软骨的胶原纤维逐渐丧失,使得椎间盘萎缩,脊椎骨扁平,引起身高下降[4]。而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神经精神因素、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无规律是促使体重急剧增加,最终导致体重指数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5]。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得知,由于受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6]的影响,男性会员加入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多以减肥“瘦身”为主;而女性会员中多是在保持原有身形的基础上,以健体“塑身”为目的。可见,健身目的不同是体重指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身体机能的特征比较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而呼吸是机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是以自主神经反射为主,有躯体神经参与支配的骨骼肌收缩活动。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环节组成。因此,呼吸机能主要从肺通气功能的量和对呼吸运动控制能力的质两方面来测量与评价[2]。其评价肺通气的主要指标就是肺活量,肺活量的测量结果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之分,绝对值尚不能全面地反映通气能力,可用相对值更客观的反映肺通气功能水平[3]。江崇民等(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16~29岁、女性在20~24岁年龄阶段肺活量基本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男性在30~44岁、45~54岁、55~64岁年龄阶段形成了三个下降平台,而女性在45~59岁、60~69岁年龄阶段形成了二个下降平台[7]。其他研究也同样出现相似的结果[8-11]。本研究结果也发现,20~24岁年龄组的男性会员的肺活量均高于同组,而女性则与之相反,但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上述结果相一致。
在安静状态下,无法测量人体心血管机能潜力,测量心血管机能一般采用定量负荷试验。令受试者承受一定的定量负荷后,根据恢复期的脉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不同变化,评定受试者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试验,统称为定量负荷试验。其中台阶试验是最具备代表性的,通过运动时间与不同时期恢复心率的相除计算出最终的台阶指数。借此评价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无论男、女在20~24岁年龄组中的台阶指数均高于组内的其他两组;这与赫秋菊等(200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说明,多数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的身体健康状态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3 健身俱乐部年青会员身体素质的特征比较
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不同形式的肌肉活动,通常把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它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更确切地讲,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2]。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会员在代表平衡能力的闭眼单脚站立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是由于年龄的增长使得脑干和小脑中的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2],最终影响到平衡能力。女性会员在代表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组内比较时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由于女子从30岁开始骨中矿物质逐渐丢失,导致骨质变硬、变薄,从而降低了关节的可动域,最终影响到身体的柔韧性[13]。
此外,男性会员除平衡能力和柔韧能力不及女性人群外,其他身体素质均好于女子。原因在于,女子骨骼重量占体重较轻,抗弯能力较差,但韧性较佳。脊柱椎间软骨较厚,弹性和韧性优于男子,其次,女子的肌肉和韧带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可进行动作幅度大、稳定性较强的运动[14]。再次,女子特有的肩窄盆宽体型,决定了具有身体重心较低的特点,特别是瑜伽中的单脚支撑动作,有氧操的屈膝收腿、踢腿动作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平衡能力与腰腹力量。因此,平衡能力强于男子。而女子的肌肉力量平均为男子的2/3左右[15],因此,女子在需要绝对力量及绝对速度的项目中,其运动能力明显弱于男子。特别是女子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小于男子,这也是握力小于男子的缘故。
4 结 论
受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健身俱乐部男性会员的体重指数已进入Ⅰ级肥胖范围,而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的组间无明显差异;年龄组在20岁~24岁区间的男性会员的闭眼单脚站立和女性会员的坐位体前屈均显著好于25岁以上各年龄组。总体看,因健身目的的不同女性会员的体质状况虽好于男性,但整体健康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1] 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0-12.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40-296.
[3] 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0-73.
[4] 赫秋菊,李莉,张慧.辽宁省成年人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65-70.
[5] 刘志敏,刘明革,于秀,等.“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13-19.
[6]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4-83.
[7] 江崇民,张一民,苏立忠,等.澳门市民体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1):3-15.
[8] 王丽.对全国成年人体质现状的动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57-1659.
[9] 别业军.乌鲁木齐市成年人体质状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3):120-122.
[10] 乌兰图戈,李伟.对我国东西部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5):48-49.
[11] 屈进,吴初竹,余立功,等.贵州省成年人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39-640.
[12] 赫秋菊.辽宁省成年人体育锻炼对体质状况影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153-154.
[13] 杨光,白翠瑾,牛凯军,等.太极拳运动对弱体质老年人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2):97-99.
[14] 任园春,查萍.瑜伽练习前后高校女生动、静态平衡功能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3):352-353.
[15] PAUL POSADZKI,SHEETAL PAREKH,NEL GLASS.Yoga and Qigong in the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A Conceptual Synthesi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0,16(1):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