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与利用研究文献述评——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0~2011)检索期刊为分析样本

2012-10-23时冬梅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光盘管理系统图书

郭 雁 时冬梅

(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 商洛 726000)

对于随书光盘的管理,目前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随书光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已成为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依据,利用高级检索,共检索出495条记录。笔者发现高校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经历了一个“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的科学的发展过程。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文献的数量特征及其原因;二是文献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的内容分析方法,以篇为分析单位,对所检索期刊进行非介入性研究。

1 文献的数量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1.1 文献的数量特征

图1直观地反映出2000~2011年间,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所收录的刊载有关随书光盘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2000~2003年,文献数量增长相当缓慢;2004年以后,文献数量大幅增加;到2010年达到高峰;2011年出现小幅下滑。

图1 2000~2011年文献年度发表数量柱形图

如表1所示,2000年万方数据所收录的关于随书光盘的研究文献只有1篇,是《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5期所刊载的《随书光盘管理的实践与体会》;2001年仅增加了1篇;2002年也只发表了5篇,增长较为缓慢;2003~2004年,所收录文献数量由10篇增长到30篇,出现了较为迅猛的增长,直至2009年,每年的发文数量都保持着10篇左右的增长幅度;2010年达到高峰,计85篇,2011年又出现了小幅下滑,共76篇。

表1 2000~2011年文献年度发表数量统计

1.2 文献数量呈现如此特征的原因

1.2.1 文献数量的增长与图书附盘率的增长成正比

随书光盘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产物。我们所提到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是指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字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1]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随书光盘如雨后春笋,作为一种依附于图书的载体文献,已经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读者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图书的可视性、直观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起到了辅助阅读的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新出版图书的附盘率已达5%~20%,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

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由于我国的多媒体技术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图书的附盘率比较低,随书光盘在馆藏文献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其面向读者的服务较少。因此,此阶段研究随书光盘的文献数量持续走低并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图书的附盘率逐渐增长,馆藏文献资源中随书光盘的比重日益加大,研究随书光盘的文献数量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总之,文献数量的增长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图书配盘率的增长成正比。

1.2.2 文献数量的增长与随书光盘的管理利用实效成反比2000~2011年间,有很多的图书馆人致力于研究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研究随书光盘的文献数量却呈现了下降的趋势,笔者认为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一所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地去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显而易见,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所取得的实效越大、越多,研究文献的增长率势必越少,二者成反比。

2 文献的研究主题

2.1 随书光盘的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如表2所示,常见的随书光盘的传统管理模式总共有两种:①图书和随书光盘合藏,光盘和图书一起入藏书库,一起外借,优点在于书和光盘在一起,便于读者查找;缺点是光盘不易管理,易造成丢失、划伤和折损,故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为绝大多数图书馆摒弃。②图书和随书光盘分藏、分借。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光盘的使用寿命,不容易丢失;缺点是不便于读者查找,即使找到,也只能在指定的电子阅览室使用,可以刻录拷贝,但不能外借,且受图书馆工作时间的限制。目前很多图书馆还停留在此种管理模式上。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最大程度的需求。所以,为了实现随书光盘资源收藏的完整性与利用高效性的统一,为了实现随书光盘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敢于打破随书光盘的传统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找寻新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表2 随书光盘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利弊

2.2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新型管理模式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主要由随书光盘管理软件和磁盘阵列存储系统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可以用图2来示例说明。[3]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

2.2.1 自建随书光盘管理系统

通过研究文献,笔者发现自建随书光盘管理系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办法。其基本理念是图书馆建立一个动态网页,以数据库的方式对光盘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将光盘内容压缩上传至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读者通过校园网随时随地利用光盘资源,供众多读者同时使用。[4]

图2 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结构

这种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采用了目前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主流技术——即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三层体系,以数据库+光盘ISO镜像数据的方式对随书光盘进行管理(如图3所示)。[5]这种B/S/D三层架构具有易维护的特点,不需要对客户端进行维护,维护主要集中于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真正意义上的零配置工作方式。[5]这样,用户就可以实现24小时浏览、检索、下载随书光盘等操作。因此,不仅提高了光盘的利用率,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光盘损坏、丢失、复本不足等问题。

图3 随书光盘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该管理系统的功能流程设计为两大模块:前台服务和后台管理(如图4)。前台服务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登录、光盘检索、光盘文件浏览、光盘文件和阅读工具下载、光盘申请等功能。后台管理模块供系统管理员使用,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权限设置、IP地址管理、MARC数据导入、上传光盘文件、处理读者反馈信息、下载量统计等。

图4 随书光盘管理系统流程设计

根据该系统的功能需求及软件、数据量的需要,系统服务器端硬件平台的一般配置为:多核3.0G以上处理器、2GB内存、2TB×3块(或更大的磁盘阵列)硬盘空间、DVD光驱、千兆网卡,可采用RAIDS进行磁盘镜像,以防止因某块磁盘故障造成数据丢失;系统客户端硬件平台的一般配置为:P4-2.8G处理器、1GB内存、80G硬盘空间、DVD光驱、100M网卡(如表3)。系统服务器端软件平台,一般采用Microsoft的Windows2003server,后台数据库的构建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客户端的软件平台一般要求具备WindowsXP或Windows7操作系统、IE6.0以上浏览器、虚拟光驱、解压缩等常用软件。[5]可见,系统对客户端的软硬件平台要求远远低于服务器端。

表3 自建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硬件平台对比

诸多的高校图书馆,如青海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等都是自主研发设计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普遍运行稳定,实现了对随书光盘的有效管理,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极大地完善了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及电子文献服务体系。

2.2.2 购买随书光盘管理系统

除了自主研发设计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还有不少高校图书馆直接购买专业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将其与各自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相整合,对随书光盘进行有效管理。目前,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较有影响的产品有北京畅想书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非纸质资源管理系统”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大学图书馆等多家高校图书馆均购买的是“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

畅想之星非书资料管理平台是应国内图书馆非书资源检索系统的具体要求和校园网的独特环境所开发的非书资源系统应用发布软件,其整体框架采用.NET的B/S架构,运行环境与自建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要求基本一致,与图书馆OPAC接口可实现双向无缝链接,可直接从馆藏目录提取MARC数据,或从该公司远程套录部分MARC数据,可批量导入MARC数据,也可手工录入新纪录。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强大的回溯功能、便捷的读者检索、良好的统计功能、丰富的免费视频资源,而且分布式存储的功能可以使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存储系统或硬盘上,支持多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可以使图书馆的硬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6]因此,对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校图书馆来说,购买相对成熟的专业的非书资料管理系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3 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弊端

2.3.1 存储压力愈来愈大

研究文献表明,近5年来,随书光盘不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单张光盘的容量也越来越大。CD-ROM格式的光盘容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DVD-ROM格式的光盘更多地出现在随书光盘中。面对随书光盘容量急剧增长的情况,虽然可以其存储空间,但是新置设备的费用过大,远远超出一般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所承受的范围。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文献指出,各高校必须提前做好面对硬盘容量急剧增大、存储设备压力过大的成本准备方案。同时,应该做好光盘剔旧工作,对于没有价值、无人问津、超过实效期的光盘,应及时地从系统中剔除,以释放空间。[7]

2.3.2 光盘上传速度无法满足读者需求

由于光盘数量大,制作镜像速度慢,工作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压缩镜像光盘,因此,光盘的上传速度跟不上读者需求,无法实现与图书上架同步。[7]

2.3.3 涉及加密的光盘无法上传和使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随书光盘出于保护版权的目的进行了加密处理。即便能够成功生成镜像文件上传,但读者下载后,也总是提示出错或者找不到文件,依旧不能满足读者需求。[7]

3 解决网络化管理模式弊端的举措

3.1 随书光盘实体与光盘镜像交互式管理

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笔者建议高校图书馆实行随书光盘实体与光盘镜像交互式管理,即以光盘镜像下载为主,以光盘实体的拷贝、外借为辅的管理办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保证读者需求满足最大化。这样,就可以弥补由于加密而无法上传和使用给读者带来的损失。随书光盘完成网络化发布后,还可以考虑把多余的光盘副本随图书一起流通。光盘的传统管理模式与网络化管理模式并用,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随书光盘的有效利用。

3.2 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共建共享

为了缓解随书光盘网络管理系统存储空间的压力,有效改善光盘上传速度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问题,笔者建议以地区、省、市为单位,建立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共建共享系统。目前,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等教育部门已经做出了非书资源共建共享的尝试。部分兄弟院校,如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发了基于WEB管理和利用的“图书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2008年底,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大连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与之正式建立了随书光盘馆际共享合作关系。[8]在此系统下,随书光盘的制作由结盟单位共建完成,实现光盘最大限度集成,减少了各成员馆的工作量,节省了存储空间,减轻了经费负担,确保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3.3 随书光盘资源管理的社会化

随书光盘信息管理社会化,就是通过改变资源管理主体和载体形态的方式,使以往由图书馆管理的这部分过渡性资源转变到由社会相关行业进行管理,在更便于读者利用的前提下,使图书馆能够彻底摆脱以往管理上的困境。它包括两种解决方案:出版业管理方案和资讯业管理方案。应该利用图书馆行业作为出版商、资讯服务商最大团体用户的地位,建立“大”文献建设和“大”文献管理理念,通过积极协调与出版业、数字出版业之间的关系,将文献建设和文献管理由图书馆内部拓展到文献信息生产和商业服务领域,从根本上解决随书电子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问题。[9]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思考的新举措,笔者认为其有一定的合理性。

[1] 赵微风.多媒体技术.[2012-05-0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303816.html.

[2] 王磊.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152-154.

[3] 李明子.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8):71-74.

[4] 王芳,程荣芳.图书馆随书光盘复合管理模式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0(12):120-122.

[5] 艾冰,赵晓红.基于B/S模式的数字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12):61-63.

[6] 吴乾清.基于畅想之星平台的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与发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6):143-146.

[7] 童旭.基于畅想之星平台的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实践与探索[J].情报探索,2011(11):89-91.

[8] 赵志强,等.随书光盘的合作管理与利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68-71.

[9] 张梅.随书光盘:载体的过渡性与管理的社会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20-22.

猜你喜欢

光盘管理系统图书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光盘行动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光盘小熊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光盘光荣